閻志高

閻志高先生(1882~1961年),河北省清河縣人。先生出生於著名的武術之鄉,家境頗為富裕。他自幼習武,先學長拳,後在永年縣讀中學時,投於一代太極大師郝為真先生門下改練太極拳,後自創八十一式太極拳拳譜

學武經歷

由於師傳有法,加之自己勤學苦練,幾年後,他深得太極精義。嗣後,入保定武備學堂學習,專修太極拳。課餘又學了形意拳、八卦掌,集三家武技於一身,武功堪稱大成。50年代他來瀋陽教拳時,除教授武派太極拳、械外,還有八卦門的三義刀、二十四跑刀、八卦指路刀、八卦對劈刀、雙頭蛇(槍),以及長拳門的楊家槍、風火棍、對花槍、空手奪白刃等器械。可惜的是,能全面繼承其技藝者寥寥無幾。閻先生從武備學堂畢業後,常游京津,與中華武士會的李存義、楊明漪等先生過從甚密。閻先生對拳術各家很是了解,京津武林知名人士贊其為誠篤君子。1923年出版的《近今北方健者傳》(又名《拳勇見聞錄》)一書中,詳載了閻志高表演的太極十三勢、太極桿(槍)、太極刀和打手(推手)四項。他還向中華武士會介紹武派太極拳,與京派深以練柔者為異。曰:“不丟不頂,太極意也。以不丟不頂為極則,而恪守不化、則牽動四量撥千斤之妙用。”50年代初,閻先生應瀋陽武術界知名人士霍夢魁、李荃英、高雲五、田彩章、卜榮生、郭壽三、管永年等七人的邀請,來到瀋陽,於城內軍署街設場授拳。1950年至1961年十餘年間,授徒600餘人,其中得其一技之長者六十餘人,能重師承師者僅十餘人,有河北清河縣劉欽洲,河北薊縣田彩章,山東蓬萊張學善,遼寧撫順趙慶玉,哈爾濱趙炳然,瀋陽市陳明潔、卜榮生、劉常春、王清泉趙潤生、肖玉普、康國福等。恩師功力深厚,其所用太極刀重6.5公斤,太極桿(槍)重16公斤。其輕功亦不平凡,當年他家境殷實,為防賊匪洗劫,將庭院四角設有崗台(俗稱炮台)。閻師上崗台時並不用梯,而是以“太極提縱術”平地而起,拔身登上崗台。熱兵器時代,武林高手被槍炮擊中之事時有發生,先生覺得武功再高亦比不得木倉彈,從此便不再練輕功。1955年秋,一日老師高興,眾弟子便請老師演練太極提縱術。師傅說:“幾十年沒練了,現年事已高,試試看吧。”遂取太極桿橫放再地,雙足距木桿約半米,立身站定,挺拔(提頂)而起,雙足離地約三十里米,越過木桿約半米,說:“今只能如此了。”令在場弟子大開眼界。恩師一日教徒弟太極推手時,讓徒弟站在牆角處。只見其動作如“雲手”的姿勢,雙手向前上方一揚,徒弟則騰空而起,後背貼牆,但未有跌撞疼痛感。被徒弟們美其名曰“貼大餅子”。入秋的一天,幾名徒弟陪老師到大西門外看馬戲雜技。回歸途中,見一藝人練重約30公斤的石礅子(舉重)。老師停步觀賞,讚賞並賞賜藝人後,乘興下場單臂舉起石墩演練了一套大刀式。觀眾見之齊聲喝彩,無不贊其“好功夫!”志高老師一笑與藝人禮別。由於老師英明在外,許多人對他非常敬仰,也有一些不大服氣者。一日午後,來了一個彪形大漢,自詡瀋陽某拳場名教師,言語見還特意顯露出腰間光閃閃的九節鞭。閻老師隨手操起太極桿說:“既已亮出傢伙,就請動手吧!你是客人,讓你有個便宜(鞭對棍)。”來者見老師凜然相邀,卻遲遲怯步,不敢妄動,最後,竟悄然溜去。還有一位趙某習長拳20多年,自恃武藝高強,來訪並欲與老師交手一試。老師說:“既練了那么多年,有什麼拿手的,儘管用吧。”只見趙某雙臂掄圓,上步照老師面門打去。當時我未見閻老師如何接手、發手,但見趙某身彎如弓,雙足離地約60厘米飛了出去,臀部觸碰木板牆,將牆(2寸半木方,6分厚木板造)砸了個大窟窿,人被打進隔壁屋中。稍停,趙某才蹣跚走出,一言不發地溜走了。1955年至1958年,閻老師曾先後率領弟子10餘人參加全國武術比賽,並親自登台表演,得到武術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評價與讚賞,並被各級體育組織聘為武術裁判。1960年,恩師深感年邁,欲歸故里安享晚年,遂停止授徒而歸。途經天津附近,所乘火車發生脫軌事故,恩師不幸身負重傷。當時有同鄉張先生護送他到天津鐵路醫院搶救,終因傷勢太重醫治無效,於1961年元月在天津逝世,終年78歲。後人將靈柩運回故鄉安葬。轉瞬之間,恩師已離開我們39年了,可先生的音容笑貌依稀就在眼前。在恩師逝世39周年之時,撰是文以祭先師。

閻志高傳八十一式太極拳拳譜

1,太極起勢2,左右攬雀尾3,十字手單鞭4,提手上勢5,白鶴亮翅
6,翻身摟膝打掌7,手揮琵岜8,摟膝打掌9,進步搬攔捶10,豹虎歸山
11,撇身捶12,合手13,如封似閉14,十字手斜單鞭15,肘底捶
16,倒攆猴17,合手18,白鶴亮翅19,翻身摟膝打掌20,手揮琵岜
21,海底針22,扇通背23,撇身捶24,退步搬攔捶25,如封似閉
26,十字手單鞭27,雲手28,乘勢29,高探馬30,雙峰貫耳
31,左右分腳32,轉身瞪腳33,十字步34,進步栽捶35,翻身二起
36,摟膝指襠捶37,伏虎勢38,對心捶39,連三腳40,十字步
41,進步搬攔捶42,豹虎歸山43,撇身捶44,合手45,如封似閉
46,十字手斜單鞭47,野馬分鬃48,如封似閉49,十字手單鞭50,玉女穿梭
51,如封似閉52,十字手單鞭53,雲手54,單鞭下勢55,金雞獨立
56,倒攆猴57,合手58,白鶴亮翅59,翻身摟膝打掌60,手揮琵岜
61,海底針62,扇通背63,撇身捶64,退步搬攔捶65,上步如封似閉
66,十字手單鞭67,雲手68,乘式69,高探馬70,抄手打掌
71,轉身十字擺蓮72,摟膝指襠捶73,上步如封似閉74,十字手單鞭下勢
75,上步七星76,退步跨虎77,轉身擺蓮78,彎弓射虎
79,進步打捶80,懷抱雙捶81,合太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