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學院交通學院

閩江學院交通學院

7、獲得較好的交通系統分析、設計鍛鍊,具有初步的本專業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2)與福州、台灣相關交通運輸企業共同建立專業實訓、實習基地,以滿足專業實踐教學的需求。 按照交通學院的發展規劃,未來5年擬引進專業教師9人,師資引進計畫如表3所示。

交院簡介

閩江學院

閩江學院是全國首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中心,設有工商管理(MBA)等多個碩士點。

學校面向全國本一、本二招生。學院座落於福建省省會、美麗的濱海城市福州,校園占地168.49公頃(約合2527畝)。校舍建築面積約90萬平方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習近平同志曾任閩江大學6年校長。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多人,各類藏書209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億元。學院開設56個本科專業,涉及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歷史學、法學、藝術學等八大學科門類。學院擁有雄厚的師資,現有教職員工1000多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80%、碩士或博士學位的教師占90%。擁有半個世紀優良辦學傳統的閩江學院將在“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的校訓激勵之下,堅定不移地實施“按發展需要培養人”的發展戰略,繼續鞏固和深化“閩台合作、產學關聯、公辦社助、國際有為”的辦學特色,努力朝著“開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國內知名綜合性大學之一而奮鬥。中華大學

台灣中華大學於民國七十九年三月正式獲教育部核准創立中華工學院,自八十六年八月經教育部核准改名為中華大學。中華大學現有工學院、管理學院、建築與規劃學院、人文社會學院、資訊學院,觀光學院,休閒遊憩規劃與管理學系、餐旅管理學系及觀光與會議展覽課程,設有:22個學系、3個學士學程、15個碩士班、3個博士班、10個碩士在職專班。

閩江學院交通學院

交通學院是結合閩台合作項目,通過與台灣中華大學聯合辦學,開展閩台高校本科層次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組建的二級學院。該項目以交通工程作為切入點,側重軌道交通、道路交通等方向的培養;通過整合海峽兩岸優質本科教育資源,融合台灣和國際接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培養面向現代交通工程,並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交通工程專業的本科層次高級技術人才。
招生計畫

專業名稱 學歷層次 學制 工科 學費標準 合作學校
交通工程(道路交通方向) 本科 70 15000 台灣中華大學
交通工程(交通運營管理) 本科 130 15000 台灣中華大學
專業簡介
交通工程(道路交通方向)培養具備道路交通工程系統分析、交通規劃、控制與管理工程設計、道路工程施工、計算機套用等技術基礎,掌握交通工程相關業務技術,能夠從事國內外交通政策研究、交通規劃與設計、交通控制與管理、道路工程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交通工程(交通運營管理)培養面向交通工程領域中具有前沿學科的交通規劃、交通運輸組織管理與控制、智慧型交通系統、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等技術領域。並根據軌道交通運營與管理的需求,培養電子、計算機綜合技術和控制理論等基礎知識和交叉學科知識。能夠從事國內外交通規劃、捷運營運、管理、控制及智慧型交通系統設計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辦學特色:
Ø 多元合作辦學——引進台灣先進成功經驗,面向海西產業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套用型和技能型高級人才;
Ø 兩岸強強聯合——結合大陸優質生源,引進台灣優質教育資源,由台灣中華大學提供合適教材、資深教授來榕授課;
Ø “3+1”模式——本科四年學習期間,三年在國內學習,一年在台灣中華大學學習;在台學習期間,將到台灣相關企業進行見習;
Ø 兩岸證書並行——學生完成學業後頒發閩江學院的畢業證書及學士學位;在台學習科目將由台灣中華大學授予相應的修業證書。

北京校區

閩江學院北京校區於2011年成立,2011年6月,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為蒙代爾國際企業家大學注資,閩江學院副董事長陳發樹成為該大學新董事會董事長,董事會成員及學校領導機構也進行了調整。新組合的閩江學院北京校區進行優勢資源整合,打造具有中國內涵的世界一流商學院,服務中國的工商管理教育。蒙代爾國際企業家大學(現閩江學院北京校區)曾聚集了八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五位國際經濟學大師,以及柳傳志、段永基等上百位成功企業家擔任客座教授。 目前,閩江學院北京校區的教授團隊除蒙代爾先生外,還集聚了閩江學院商學院院長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費爾普斯、閩江學院、加州大學教授盧志揚、北京大學教授何志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林伯強、德國漢堡大學教授WOLF等中外經濟學、管理學著名教授、學者二十餘位。閩江學院北京校區將作為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經濟系、管理系、美術學院等其他院系用地。為把閩江學院打造成世界一流大學奠定基礎。

研究生院

2011年10月17日,國內首個創業與創新專業碩士點正式落戶閩江學院,宣告一個專業創業與創新人才基地的誕生。閩江學院理事長何志毅教授表示,新華都商學院已經儲備了師資團隊、研究團隊、國際合作等多方面資源,依託創業創新專業碩士點,閩江學院將持續推動我國創業創新教育的體系化建設和發展。 “作為國內首個創業與創新專業碩士點,閩江學院創業創新專業碩士點的建立,將彌補我國教育體系在創業與創新教育體系的缺失,填補我國創業創新教育的空白”教育界專家表示。創業創新教育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其中美國是最早進行創業教育的國家,現已開設創業學位教育的學校有200多所,並建立了100個以上的創業中心或創業教育研究會。美國Babson College,整個學院專注從事創業與創新教育,連續15年排名全美第一。創業創新教育有力推動了美國經濟的發展。 2011年5月,閩江學院成立了創業與創新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綜合前期所作的研究,完成創新案例近20個的徵集與寫作。此外,學院整合全球頂級資源,開展創業與創新研究項目,其中,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院長、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費爾普斯牽頭的全球創新力指數研究,是基於埃德蒙·費爾普斯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多年來在評價國家創新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而進行的研究項目;在費爾普斯院長率領下,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還開展了中國青年創業領袖公益教育培訓項目,幫助成長中的創業青年成長為中國未來的經濟領袖。基於新華都商學院在創業創新領域的成績及較強的師資隊伍和研發隊伍,國家教委選擇了在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設立創業與創新專業碩士點。 “創新創業教育在中國還處於初步階段,只有紮實推動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才能使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進入穩定發展的良性循環。”新華都商學院理事長何志毅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據悉,該碩士點今年10月馬上開始招生,為更多擁有創新潛能和創業激情的大學畢業生提供系統化的創新與創業教育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運籌學、交通運輸學、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系統規劃與設計、計算機套用及智慧型交通等方面知識,能在政府發展計畫部門、交通規劃與設計部門、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部門、交通運輸企事業單位等從事交通系統規劃、交通工程設計、交通信息化管理、交通控制系統開發、智慧型交通、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規格和要求

本專業學生要求具有根據區域和城市規划進行道路交通規劃設計、道路交通工程設施設計、交通信息

及控制系統設計、交通運輸規劃與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備在交通運輸管理、交通信息工程、道路機電工程等領域從事專業工作的綜合素質。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和外語綜合能力;
2、掌握計算機技術基礎、計算機套用基礎、計算機專業套用的綜合能力;
3、系統掌握本專業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主要有交通運輸學、交通工程學、運籌學、計算機技術、交通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4、具有根據區域和城市規划進行道路交通規劃設計、道路交通工程設施及其控制和系統設計的基本能力;
5、具有交通運輸組織指揮、交通運輸企業生產和經營的基本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了解國內外智慧型交通的發展動態;
7、獲得較好的交通系統分析、設計鍛鍊,具有初步的本專業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學制和學位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交通工程學、系統工程學、交通運輸學
主要課程:運籌學、交通工程學、系統工程、交通規劃、交通設計、交通管理與控制、測量學、交通運輸學、地理信息系統、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與監控仿真實驗、軌道交通系統概論、交通港站與樞紐、列車運行組織等。

教學特色

交通工程專業為閩台合作項目,採用“3+1”的雙校園培養模式。充分利用和發揮雙方院校的優勢教育資源,建設以交通信息採集與分析、道路交通控制、路網交通分析與管理、運輸物流規劃與管理、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汽車服務等為主要內容,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交通領域相關專業技術人才為特色。
建設措施:
1、EAP英語教學。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儘快與國際接軌,交通學院採用澳大利亞EAP學院英語教育體系,高標準、嚴要求,學生使用小班化教學,中外教合作模式,全面訓練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2、開設了博雅教育體系。通過整合校內外優質教學資源,邀請專家開設講座,引領學生涉及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生命科學與物質科學等學科領域,培養跨領域、創新型、複合型、套用型本科專業人才。
3、強化專業綜合能力。在專業教學方面,交通學院彰顯兩岸合作特色。通過引進台灣中華大學在專業發展方向及師資方面的優勢,制定更高規格的人才培養方案。學生除一年到台灣中華大學學習之外,其他學期均有一定量的專業課程由台灣中華大學教師擔任,同時引進和學習台灣高校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項目實訓等方面的全真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專業綜合能力。

教學大樓

2011年6月,總投資5000萬,可容納2000名學生、總面積近1萬平方米的的教學大樓的正式投用入。辦學條件將大大提升,實力躍居全國閩台合作本科大學首位

實驗室建設

實踐教學是工學專業的重要環節,因此實驗室及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專業建設的主要內容,是關係到培

養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保證。在實驗室建設中,採取如下措施:
1)充分利用閩江學院、台灣中華大學已有的實驗室設備,進一步充實實驗儀器設備,完善功能,增加實驗實訓項目,以滿足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
2)與福州、台灣相關交通運輸企業共同建立專業實訓、實習基地,以滿足專業實踐教學的需求。
交通學院實驗室可分為三個層次:
①基礎實驗室
②專業實驗室
③實訓基地
目前閩江學院、台灣中華大學已擁有大部分的基礎實驗室、小部分的專業實驗室,台灣中華大學已有機械工程、土木工程、運輸等專業的基礎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
閩江學院相關專業實驗室包括交通工程實驗室(含交通電子、交通信息)、電子電工實驗室(含電工、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等)、電子工程實驗室(含單片機技術、智慧型儀器、微機原理、高頻電路等)、信息工程實驗室(含DSP、嵌入式系統與技術、EDA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等)。
交通工程專業實驗室均為2006年後建成的,實驗室設備先進,設施齊全,能有效地支撐各項實驗活動的開展,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交通工程實驗室下設四個分實驗室(如表4所示)。
表4 已有交通工程專業實驗室
序號 實 驗 室 名 稱 實驗室面積(m) 儀器設備總值(萬元)

1 交通信息採集實驗室 20 50
2 交通仿真實驗室 100 40
3 交通控制實驗室 100 30
4 智慧型交通實驗室 100 80
按照交通學院的發展規劃和專業設定,在已有實驗室的基礎上,分批建設相關專業試驗室,擬建的試驗室如表5所示,預計總投資700萬。
表5 擬建專業實驗室分類
專業實驗室 分實驗室 實驗室面積(m) 預算(萬元)
金工實驗室 1.鉗工實驗室 200 50
2.機加工實驗室 200 150
3.熱加工實驗室 150 20
汽車運用工程實驗室 1.車輛構造實驗室 200 30
2.車輛電氣實驗室 100 30
3.車輛振動與測試實驗室 100 30
4.車輛制動與安全實驗室 100 30
交通運營管理實驗室 1.道路交通運營實驗室 100 30
2.軌道交通運營實驗室 150 250
物流工程實驗室 1.物流仿真實驗室 100 50
2.物流實物模擬實驗室 100 30
總計 1500 700
註:規劃表中預算費用根據實驗設備套數較少的情況測算的,如果資金充裕,可增加台套數。
專業實驗室採用開放式管理,在實驗教學課時之外的時間對師生開放。在做好本職教學工作之餘,專業實驗室還應該承擔並完成一些校內外的科研工作,並充分利用實驗室軟、硬體條件開展各項研發和創新活動。實驗室應以綜合性、設計型實驗項目以及科研項目為主要實驗內容,是學生模擬現場、創新基地和教師科研場所,同時要以本專業實驗室為依託,定期開展各種如交通仿真等大賽,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活動方面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根據閩台合作項目的精神,突出校——校——企聯合辦學的優勢,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的優勢資源,建立專業實習與實訓基地。目前正在計畫建立的實習與實訓基地主要有:福州市城市捷運有限責任公司、福州公交集團公司、盛豐(物流)集團、福建省交通科學技術研究所新奇特車業服務有限公司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以在道路交通科學研究院所、交通工程企業公司、交通院校等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也可以在道路交通、高速公路、捷運公司、物流等交通運輸企業從事交通系統規劃、交通設計、交通運營管理等工作。

師資介紹

交通學院的師資隊伍將由閩江學院師資、台灣中華大學師資及外聘師資(主要是交通運輸運營企業的專業技術與管理高級人員、相關高校的專業教師等)組成。
1)閩江學院師資:目前共有教職工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講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人。
2)台灣中華大學的師資:目前共有專業教師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助理教授3人,所有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
2、交通學院引進師資計畫
交通學院將根據學科專業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逐步充實教師隊伍。為此,針對交通學院的實際情況,提出“引進、培養、外聘”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總原則。
①引進:根據學院引進人才政策,有計畫分批次地引進高學歷、高職稱人員,並注意年齡結構,根據我院學生逐年增加,以及專業發展建設的實際情況,逐年引進人才。
②培養:積極鼓勵現有教師參加進修或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實現學院“骨幹教師博士化,一線教師碩士化”的師資隊伍建設目標。
③外聘:根據交通運輸工程相關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擬從企業聘請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與紮實理論基礎的實踐教學型師資。加強與國內外知名企業的聯繫與技術合作,建立一支穩定的有豐富實踐經驗並掌握最新技術和技能的兼職教師隊伍,對專業課程和實訓課程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套用能力,滿足交通行業對套用型人才的需求。
按照交通學院的發展規劃,未來5年擬引進專業教師9人,師資引進計畫如表3所示。
表3 2011-2015年師資引進計畫

專業 需求專業 職稱、學歷要求 需求人數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道路與鐵道工程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橋樑與隧道工程
副教授以上或碩士以上 2

1
1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道路與鐵道工程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車輛工程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副教授以上或碩士以上 3
1
1 1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管理科學與工程
運籌學與控制論
副教授以上或碩士以上 2


1 1

國際合作

近年來,學校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美國和麗山大學、波蘭科沙林理工大學,以及國內的北京大學,台灣中華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逢甲大學、台南科技大學等海內外高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合作。與加拿大布魯克大學聯合舉辦的孔子學院,成為全國新建本科院校承辦的首個孔子學院和福建省屬高校承辦的首個位於北美地區的孔子學院。

與美國 名校合作

日前,閩江學院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洽談合作事宜。根據最新規劃,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計畫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等學府建立多方合作研究平台,並成立相關研究機構,專門研究中西方市場經濟的比較研究,目前商學院正在向海內外排名前100名的大學招聘特聘教授。
閩江商學院擬構築中外合作辦學試點改革平台,與杜克大學富卡商學院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通過引進杜克大學的教育資源,構建國際一流師資隊伍,建立國際合作研究平台,培養國際一流的商科專業人才。

與加拿大名校合作

2011年3月,為促進中加兩國教育交流,經省教育廳同意,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約克大學、聖瑪麗大學、溫莎大學、布魯克大學、紀念大學、西門菲沙大學等加拿大7所綜合實力位居前列的高校將福建省研究生招生點設在閩江學院。
3月13日,在加拿大聯邦國際教育總署(CBIE)的董事會成員、UBC資深留學生心理顧問、加中國際教育集團總裁Frank的帶領下,聖瑪麗大學商學院院長David Wicks、溫莎大學研究生院院長Mrs Alison Samson、布魯克大學商學院副院長Dr. Danny Cho等加拿大高校領導蒞臨我校。閩江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兼海外教育學院院長李秋斌接待了加方來賓,就學生交流項目以及輸送留學生事宜、教師培訓項目與來賓們做了廣泛交流。我校商學院副院長田利輝參加了會談,和李處長共同為來賓們全面詳細地介紹了新華都商學院的建設情況,並就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等事項進行了積極的磋商。加方來賓對我校商學院的師資建設、課程體系設定和雙語教學模式表示高度讚賞。經過會談,雙方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閩江學院超山島

校內景點超山島 概念性規劃設計 閩江學院超山島位於閩江學院西北角,總用地面積約38600㎡,總建築面積23993㎡,建安造價約2億

元。擬建設一座具有現代化商業教育氣息,兼有中國風格,具備教學、辦公、研究等多種功能的校內景點小島。 超山島西側岸邊,特別規劃有36幢水岸專家別墅,給頂級的國內外學者專用。同時在山頂上新規劃有藏書閣和國際會議中心。結合超山已有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的老民宅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將來打造一個“超山論壇”吸引全世界商學院的頂級名流來超山論劍。可以想像,這必然將成為整個福州大學城最具人文歷史的一個國際學術聖殿。 還特別把西側湖面命名為“未名湖”。並在北岸超山西南角,將別規劃一座文昌塔,以表示對北京大學未名湖畔雅文塔的敬意。同時既可登高望遠,又可作為博士研究生靜思學習的又一好場所。不管是從環境形象,還是風水氣場上,該塔將成為超山的一個主要景觀標誌和靈氣所在。 本規劃還專門規劃設計有三個休閒小船碼頭。在“未名湖”上泛舟也是閩江學院的一個最好室外課堂。使得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課堂,讓學院師生能真正“道法自然”的進行案例學習和討論。將來在超山東側的直線水面上還可舉辦類似劍橋牛津的水上賽艇活動。所以,新華都商學院的詩意泛舟和激情比賽,將來一定會成為全國大學生的羨慕對象。 ?超山島建築: 1、 五套四合院,為五大研究所。採用各具特色的中式四合院。如北京四合院、福州三坊七巷、蘇州園林
式、徽 派院落和閩南大厝式。 2、一座大圓土樓式五星酒店及會議中心。其中設有9種風格的套房(法式、英式、意式、德式、澳式、南美、日式、泰式、俄式)。酒店管理——新華都商學院酒店管理公司。參照——洲際酒店、希爾頓、麗茲卡爾頓等世界品牌。 3、 山頂建一座書院和超山已有的寺廟及道觀成為“儒、釋、道”成為三位一體的文化聖地。同時也是常委會級別的最高端會議場地。取名為“凌煙閣”,隱喻超山將會人才輩出,如同唐朝開國的風雲人物。 4、學校內直升飛機停機坪,打造全國第一。 5、水面的充分利用,打造賽艇基地。三條賽道,邀請北大、清華隊來福州一展風采。 6、預留一個小跑馬場地,將來在旗山腳下再獨立設定馬術俱樂部。由新華都商學院學生創辦管理,讓整個大學城的學生都來參與。成為全國第一家大學生馬術俱樂部。 7本綠化規劃特別創意一個18洞的推桿式小高爾夫球道,位於主樓西側和北側的沿河湖岸上邊上。師生們可以一邊推桿,一邊研討案例,成為國內首創的商學院室外課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