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

間諜王―戴笠與中國特工

各省的藍衣社第十一章 當我們的力量不足時,撤退是自然的。 第二個外圍組織存在的時間與力行社一樣長,它叫“革命青年同志會”,是力行社的一個“內層”。

圖書簡介

作者: (美)魏斐德 著,梁禾 譯
出 版 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7-12-1
  • 字數:
  • 版次: 1
  • 頁數: 604
  • 印刷時間:
  • 開本: 大32開
  • 印次:
  • 紙張:
  • I S B N : 9787214046024
  • 包裝: 平裝
定 價:¥42.00

編輯推薦

謹以此書紀念魏斐德先生逝世一周年!
《間諜王》捕捉到了戴笠的為人、解釋了蔣介石對他非同尋常的信任,並揭示了戴笠是如何從20年代末逐漸上升到權力高峰直至1946年他的死亡。這部全面而詳盡的著作將我們帶進了蔣介石的權力核心,並將許多以前鮮為人知的國民黨體制內幕的黑暗角落披露出來。本書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戴笠和國民黨特工的認識,而且加深了我們對這一階段民國史的了解。
一個非凡的秘密警察,一個陰影般的險惡幽靈,他的生活體現了20世紀中國所具有的、在封建式的多變個性與難以逾越的職業紀律之間的平衡。他就是戴笠――蔣介石的頭號情報大師。 本書作者魏斐德運用從中國大陸、台灣和美國蒐集到的大量從未披露過的歷史檔案資料,以令人驚嘆和非同尋常的歷史細節,出色的講述了戴笠是如何從20年代末逐漸上升到權力高峰直至1946年他的死亡。特別是作為蔣介石的特務頭子是如何在國民黨的政壇險灘中騰挪盤旋,不斷上升的,以及如何在國民黨內外和全國建立、擴張其龐大的間諜王國。

內容簡介

本書敘述了一個非凡的秘密警察,一個陰影般的險惡幽靈――戴笠的一生。他的生活體現了20世紀中國所具有的、再封建式的多變個性與難以逾越的職業紀律之間的平衡。戴笠及其創建的國民黨特務組織,是蔣介實反共反人民的忠實爪牙,在為蔣排除異己,維護國民黨專制統治,以及保護蔣介實安全方面效盡犬馬之勞,犯下了種種罪行。同時,抗日戰爭期間,在抵抗日寇、剷除漢奸方面也做過一些工作。戴笠來自於這樣的一個背景:作為閉塞的“中等縣城”里的精華,他克服了某種城鄉之間的差別――再具有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個人關係的鄉村世界與一個更加廣闊、充滿職業責任和冷冰凍的專業知識的領域之間的差距……

作者簡介: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先後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國政治學院、柏克菜加州大學。曾為柏克萊大學亞洲學哈斯基金教授,曾任美國社會科學院院長、柏克萊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美國歷史家學會會長。出版並已譯成中文的著作包括:《大門外的陌生人》,1966年、2002年:《歷史和意志》,1973年、1998年、2003年;《中國帝制的衰落》,1975年;《洪業:清朝開國史》,1985年、2003年;《上海歹土》,1996年、2003年。

目錄

中文版序 舞蛇者說
前言 幽靈
第一章 多面人戴笠
第二章 打流
第三章 投奔
第四章 十人團
第五章 “力行運作”――蔣的共濟會
第六章 創建力行社
第七章 力行社與藍衣社
第八章 藍衣社的“法西斯主義”
第九章 意識形態的競爭:藍衣社和CC派
第十章 各省的藍衣社
第十一章 1932-1935年的上海站
第十二章 行刑隊
第十三章 行刺
第十四章 警察學校
第十五章 躺進棺材
第十六章 裙帶
第十七章 戰爭與別動隊
第十八章 訓練營
第十九章 密碼戰爭
第二十章 戴笠、梅樂斯及中美合作所的成立
第二十一章 中美合作所訓練營
第二十二章 間諜
第二十三章 戰時戴笠的走私網
第二十四章 戰時重慶的軍統
第二十五章 隕落之星
跋 妖魔
附錄
 附錄一:1939年下半年特訓總隊(後為西北青年勞動營)組織表
 附錄二:1943-1945年間軍統機關組織表
 附錄三:中美特種技術合作協定
 附錄四:中美合作所訓練班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中文部分
致謝
特別紀念
 未盡的文字緣
 青燈
媒體評論 讓人拍案叫絕。魏斐德把他自己對中國歷史的廣博知識,他關於中國警察的著作,他講故事的能力,以及他十年來對蔣介石的希姆萊(戴笠)的探究結合起來,從而將中國最引人想像、最恐怖的魔鬼之一活現了出來。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傅高義(Ezra F.Vogel)
魏斐德以令人驚嘆和非同尋常的歷史細節,出色地描述了蔣介石的頭號情報大師戴笠的上升過程。《間諜王》捕捉到了戴笠的為人,解釋了蔣介石對他非同尋常的信任,並揭示了戴笠是如何從20年代末逐漸上升到權力高峰直至1946年他的死亡。這部全面而詳盡的著作將我們帶進了蔣介石的權力核心,並將許多以前鮮為人知的國民黨體制內幕的黑暗角落披露出來。該書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戴笠和國民黨特工的了解,而且加深了我們對整個這一階段民國史的了解。
 ――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柯林頓政府對華政策顧問、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 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
如果福爾摩斯是一位歷史學家的話,他可能會去寫魏斐德令人驚奇入迷的戴笠的故事。戴笠多年來是那個充斥著政治陰謀、警察恐怖、走私販毒、尋艷獵色的龐大的秘密世界的頭子,他在二戰中也是美國的合作者,他的痕跡在中國20世紀歷史的幾十年里都可以見到。由於魏斐德所揭示的如山的證據,如今戴笠已不再是“亞洲的神秘人物”了。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俄蘇問題專家 史蒂芬・柯亨(Stephen F.Cohen)

書摘

第七章 力行社與藍衣社
這個社團的背景現在已經交待了。人們管我們叫藍衣分子或恐怖分子。這沒關係。關鍵是如何製造一個新的革命氣氛來引導革命民眾……在中國必須採取果斷的行動來暫緩局勢,這也是一種根本的解決辦法。而我們現在需要的正是一種根本的對策。我們當前的問題不是日本人。我們的問題不是東北省份及熱河受到侵略。假如我們能夠維持現狀,目前就夠了。作為一個革命政府,丟失一點領土關係不是太大。當我們的力量不足時,撤退是自然的。今天我們丟失了領土,但當我們有力量時,我們將把它們奪回。歷史告訴我們,失去領土的人們必須努力才能收復它。重要的問題是民族的生存。為使中國免遭毀滅,我們應當重振民族精神。雖然我們僅有一個縣的領土,但是如果我們能夠重振中國民族精神,我們就能夠收復失去的領土。為了這個根本解決辦法,我們的組織應當擔負起責任――重振我們的民族精神……忠、孝順、德性、愛、和與平應當成為我們取得禮、義、廉和恥的核心指導原則――中國的民族精神由它們組成。日本法西斯和義大利法西斯的成功全靠了這些。我們若要革命成功,我們必須建立黨的獨裁。
傳說中的蔣介石秘密演講(1932年春)
外圍組織
1932年3月1日,在宣誓成立力行社的次日,力行社的創始人們在南京黃埔路的辦公室開了一次幹部會議。開會的目的是建立一個領導班子並成立外圍組織。賀衷寒主持會議,鄧文儀宣讀了蔣介石定的該組織幹事名單。幹事會將成為該社的常務領導班子。該社第一年的常務幹事兼書記是總書記滕傑。次年由賀衷寒接替,第三年由劉健群擔任。除書記處以外還有四個部門:鄭介民負責的總務處,蕭贊育下面的組織處,康澤領導的宣傳處,以及先由桂永清、後由戴笠指揮的特工處。
1933年1月,從各外圍組織來力行社的代表變得越來越多,又一個檢察會成立了。它負責指導分支機構的工作、執行紀律、審查賬目和主持新成員入社的宣誓儀式。其成員聽從幹事會指揮,但他們有權在組織內關押和槍決不法分子,而相關的秘密報告可以直接呈送力行社書記處。
為執行保密原則,他們都宣誓不泄密,幹部們決定建立兩個前沿組織。第一個是“革命軍人同志會”,潘佑強為常務幹事和總書記。這個同志會很快就辦得非常成功,其會員也迅速增加。許多人認為它之所以得人心是由於胡宗南的資助,該同志會被當作是“浙江圈”(包括戴笠)在軍隊里的一個臂膀。結果,革命軍人同志會很快被解散了。1933年春力行社成立代表大會後,蔣介石以它會干擾軍隊里的正常指揮系統為理由,命令廢除革命軍人同志會。但他授權在力行社總部內成立了軍事處,並任命杜心如為其頭目。
第二個外圍組織存在的時間與力行社一樣長,它叫“革命青年同志會”,是力行社的一個“內層”。葛武啟任常務幹事和總書記,乾國勛負責組織,康澤管宣傳,劉誠之調度總務。革命青年同志會是力行社最早的掩護組織:它的名字被用來招收新成員,在它的資助下,許多力行社的特務活動得以在其他組織和機關里展開。大多數成員是黃埔的畢業生或其他右翼組織的中層幹部。另外還有包括大學教授在內的高級知識分子,以及黨組書記、科長、處長、局長和廳長這類的中層官僚。組織內層的所有骨幹或書記要么是力行社成員,要么是在該社通過支會擴大後的中央級幹部。革命青年同志會的總部設在南京中央軍事學校明瓦廊大院內校友信息局的調查處裡面。
革命青年同志會一度有兩萬成員,經過“民主集中”和預算制度得到加強。該會的每一層經費由上一級撥給。總經費由會員費補貼,但主要資金來自軍事委員會的一個特別部門,並由蔣介石親自審批。該組織每一個層次的地方機構顯然都是軍事委員會下屬調查局的通訊處,負責調查軍事委員會中央各學校畢業生,同時又與黃埔校友會掛鈎。所有省市的分支機構的門上都掛有通訊處的牌子,它有權向本機構工作人員頒發身份證。不過,書記們和各組的頭目能以參謀一類的軍事頭銜公開活動。每個分支機構都有代名。選定的代名須經省一級或中央辦公廳的批准,然後便可在所有的通訊中使用。高一級的組織會以“弟”稱呼低一級的組織,下級組織則以“兄”稱呼上級組織。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