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豁

基本信息

【詞語】:開豁
【注音】:kāi huō
【釋義】:①寬闊;爽朗:霧氣一散,四外都顯得十分~。②(思想、胸懷)開闊:聽了報告,他的心裡更~了

詳細解釋

1. 形容思想或胸懷開闊。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夫其明濟開豁,包含弘大,陵轢卿相,謿哂豪傑。” 宋 陳亮 《與章德茂侍郎書》:“侍郎開豁亮直,足以起士氣;高明宏遠,足以壯天朝。”《紅樓夢》第一二○回:“太太這么一想,心裡便開豁了。”
2. 解除;消除。
李白 《贈別從甥高五》詩:“積蓄萬古憤,向誰得開豁?”
3. 形容空間開闊明朗。
范成大 《早發周平驛過清烈祠下》詩:“登嶺既開豁,入林更清涼。” 元 乃賢 《李老谷》詩:“峯回稍開豁,夕陽散微影。” 孫中山 《建國方略·第二計畫》:“自 襄陽 以上,皆為山國;其下以至 沙洋 ,則為廣大開豁之谷地。”
4. 謂使思想、胸懷開闊。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五:“大抵登山臨水,足以觸發道機,開豁心志,為益不少。”
5. 通曉明白。
韓維 《次韻和平甫同介甫當世過飲見招》:“疑懷滯義一開豁,有如暗室來明缸。” 元 劉壎 《隱居通議·理學一》:“鄰有一染匠,常往聽講,久之,忽大悟曰:‘元來世間道理如此。’自是聰明開豁,遂能詩文,不復為匠。” 明 張居正 《進講章疏》:“皇上萬幾有暇,時加溫習,庶舊聞不至遺忘,新知日益開豁。”
6. 謂對他人的罪名或過失予以開脫並寬免。
《水滸傳》第三六回:“知縣自心裡也有八分開豁他,當時依準了供狀,免上長枷手杻,只散禁在牢里。”《蕩寇志》第八九回:“如今他已不敢強了,姊姊開豁了他罷。”《清史稿·食貨志一》:“又以 徽州 、 寧國 、 池州 三府世仆捐監應考,常為地方所訐控,上諭:‘此等名分,總以現在是否服役為斷。如年遠文契無考,著即開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