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虛擬街道

開發區虛擬街道

開發區虛擬街道總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6萬餘人,其中常住人口2.3萬餘人。轄2個行政村、6個社區居委會。09年劃歸吳江縣。1950年9月12日復歸吳縣。1994年撤鄉建鎮,設越溪鎮建制。

基本信息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網
吳中區轄8個街道、7個鎮:長橋街道、越溪街道郭巷街道橫涇街道、香山街道、蘇苑街道、龍西街道、城南街道、甪直鎮、木瀆鎮、胥口鎮、東山鎮、光福鎮、西山鎮、臨湖鎮。

越溪街道
總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6萬餘人,其中常住人口2.3萬餘人。轄2個行政村、6個社區居委會。
自公元前221年置吳縣始,即為吳縣轄地。909年劃歸吳江縣。1950年9月12日復歸吳縣。1994年撤鄉建鎮,設越溪鎮建制。2001年8月,越溪鎮與長橋鎮合併,組成新的長橋鎮,在越溪設辦事處(其管轄範圍不變,職能不變)。2002年3月,原越溪鎮境域又從長橋鎮劃出,併入吳中經濟開發區,原屬橫涇鎮的前莊村、南章村、木里村、旺山村四個村劃歸為越溪辦事處管轄,人口也比原來增加8000多人,轄區面積也增加16平方千米,已初步成為吳中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04年3月從吳中經濟開發區劃出,成立越溪街道辦事處,隸屬吳中區管轄,下設2個行政村、6個社區居委會。 >更多資料

橫涇街道位於吳中區西南部,北連木瀆,東接越溪,南臨東太湖,西與浦莊相鄰。面積53.3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2萬人。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
古時,轄區北部的堯峰山、七子山橫斷南北交通,習稱為橫山;南面的溪涇與橫山平行,被稱為橫涇塘。據傳,齊相管仲、鮑叔牙曾在橫山腳下擇地分金,留下分金墩遺蹟,故名橫金。元代橫金有一條長源街,行坊林立,商賈盈市,因地勢較低,數遭水患,居民逐漸移遷至橫涇塘兩岸,重新形成集鎮。“橫涇”也由此替代了“橫金”。明代設定橫金巡檢司駐守,當時橫金鎮為吳縣六鎮之一。民國時,橫涇為區公所駐地。解放後,先後設人民公社、鄉、鎮、街道。1993年3月撤鄉設鎮。2004年3月撤鎮改設街道。 >更多資料

龍西街道
位於吳中城區,成立於1997年,東瀕西塘河,南臨京杭大運河,西至盤蠡路,北連邱家橋,面積3.2平方千米。轄9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約57597人。 >更多資料

蘇苑街道
位於吳中城區,東臨京杭大運河,南至澹臺湖,西瀕西塘河,北接蘇州城區湄長河,面積為6.4平方千米。轄1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6萬餘人。
吳縣縣委、縣政府於1987年2月,設立團結橋辦事處,89年9月改為新區辦事處。後隨著轄區內居民住宅區日成規模,居民人數達2萬多,考慮到城區管理的需要,撤銷新區辦事處,成立吳縣開發區城管局,但街道辦事處職能未變,其側重點放到了城市管理上。1993年12月,城管局又劃歸長橋鎮管理。吳縣市委、市政府於1997年6月28日將城管局從長橋鎮劃分出來,設為蘇苑、月浜、龍西三個街道辦事處,當時市區人口已達3萬多人,面積6.9平方千米,已初步成為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蘇苑街道辦事處也於次年年底由二級局上升為一級局。2002年7月,原蘇苑、月浜合併為蘇苑街道。 >更多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