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掘生命之泉

開掘生命之泉

《開掘生命之泉》是2006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志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書名:開掘生命之泉

圖書編號:1429738

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定價:20.0

ISBN:750331929

作者:吳志軍

出版日期:2006-06-05

版次:1

開本:32開

簡介

在偉大祖國歡慶56歲華誕之即,在吳祖澤院士迎來70歲生日之時,作者終於完成了《開掘生命之泉》的寫作,三年以來複雜、焦慮的心情,隨著這本傳記最後一個字的完成,終於變得清澈、寧靜了。

1994年,作者剛調到軍事醫學科學院,吳祖澤院士被任命為該院院長。1995年,作者作為主要工作人員,參與了對他的典型宣傳。1999年,總後勤部組織人員撰寫反映總後院士群體形象的集子--《二十四顆星的故事》,作者有幸受領了吳祖澤院士撰寫一萬字通訊的任務,也就是在這次採訪中,奠定了作者要給吳院士定傳記的決心。這個心愿直到2002年5月才得以實現。

吳志軍是一位學新聞出身的作者,卻自來有一種對文學的鐘情和追求。所以在寫新聞報導的同時,竟在短短几年內出版了三本長篇紀實文學。文學關鍵是對人的觀察和研究,這部傳記《開掘生命之泉》正是這樣。主人公吳祖澤院士是一位著名科學家,作為中國造血幹細胞研究領域的排頭兵,40個春秋忘我工作、不懈探索,取得令世界醫學界矚目的成就。但是以傳記文學的形式來一表現一個科學家的工作和生活,對作者和主人公都是一個考驗。可喜的是作者吳志軍和傳主吳祖澤都經受住了考驗,一支樸實無華的筆對一顆寬容、平靜的心,於是,讀者看到了一部真實的人物傳記。真實是最重要的,也唯有真實才會存永。

目錄

開篇 奏響生命的樂章

第一章 少年立志

重返故鄉,尋訪舊居

時局所迫,舉家遷往上海

上海,這座著名的城市,是他受到啟蒙教育和成都的地方

建設新中國的火熱氛圍和一部電影兩本小冊子,奠定了吳祖澤的愛國主義思想和奮鬥目標

第二章 青島求學

山東大學給優秀的吳祖澤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學習知識不能靠死記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只有不斷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

第三章 攜筆從戎

面對祖國的挑選,他義無返顧地聽從了召喚

回到闊別四年的家鄉,他的事業從這裡起航

是金子,在哪裡都閃光

第四章 神聖使命

一切真知來源於科學實踐

蘑菇雲下的莊嚴事業

研究工作圍繞實戰的需要

第五章 與血液結緣

一個民族沒有第一流的科學成果,就沒有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在這個重要科學領域,中國決不能空缺

抓住機遇,遠渡英國求學

開啟我國造血幹細胞研究之門

第六章 科技創新 造福人類

繼承經驗重要,創造性地發展更重要

創新,是科學發展的生命、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科學家永恆的追求

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就,吳祖澤沒有停步,他把自己要跨越的橫桿又挪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心繫大眾,研以致用

第七章 全軍最高醫學研究機構的掌舵人

為中國成功舉辦第31屆軍事醫學大會創造條件

開掘新穎領域中的“生命之泉”

第八章 樂為人梯育後人

慧眼識才

精心育才

不僅重視個體人才的培養,而且重視學科梯隊的建設

第九章 科學研究與產業化

認真思考、反覆權衡,確立新的目標

實現理想的道路崎嶇不平

在改革中不斷發展、不斷完善

第十章 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

後記

作者簡介

吳志軍,男,現任職於中國民航大學和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通信工程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天津市通信學會高級會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星基航空通信導航關鍵技術和網路信息安全。發表學術論文20篇,其中SCI收錄4篇,EI收錄5篇;主持完成包括國家“863”項目在內的科研項目6項;獲得2004年中國通信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