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作文·門道:曹文軒講作文

開心作文·門道:曹文軒講作文

《開心作文·門道:曹文軒講作文(國中應試版)》收錄了《讓寧靜走進心靈》;《人在“江湖”》等作品。文章怎么寫?文章可教嗎?這套“門道”的意義,就在於它對從前寫作模式的叩問,在於它提出了若干需要我們一起來探討的有關中小學生寫作的問題。《開心作文·門道:曹文軒講作文(國中應試版)》是其創作的作品之一:寫作經驗首次傾囊相授,讓你快意抵達作文秘境!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開心作文·門道:曹文軒講作文(國中應試版)》由曹文軒主編;章敏編著。曹文軒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精擅兒童文學,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是中國少年寫作的積極倡導者、推動者。

作者簡介

曹文軒,作家、學者。1954年生於江蘇鹽城。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擔任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副主席。代表性長篇小說有《草房子》《紅瓦》《根鳥》《天瓢》《青銅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等,主要文學作品集有《憂鬱的田園》《薔薇谷》《追隨永恆》《三角地》等,主要學術著作有《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第二世界——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小說門》等。200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軒文集》(9卷)。多部作品被翻譯為英、德、法、日、韓等國文字。主編和參與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廣西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新人文讀本》《第二語文》《新語文讀本》《語文讀本》等多種語文教材和語文讀本。曾獲國際安徒生提名獎、中國安徒生獎、宋慶齡文學獎、冰心文學獎、國家圖書獎、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德黑蘭國際電影節“金蝴蝶”獎等40多種獎項。

圖書目錄

第1講靈魂安放之所——論信仰
麥田老師的備課本
主題解讀
第1課經輿可孝,作文可用
1信仰無悔
油麻地大作家
門檻
油麻地小寫手
你還會這樣選擇嗎
2“笑”的信仰
油麻地大作家

油麻地小寫手
給生活以微笑
3堅守自我
油麻地大作家
成為你自己
油麻地小寫手
在堅守中成就自我
第2課應考指南,作文可學
讓信念開花
路上
那珠玉流彩的一幕
第3課積累與運用
隨處可見,信手拈來
第2講天使之翼——論純美
麥田老師的備課本
主題解讀
第1課經典可學,作文可用
1美麗夢境
油麻地大作家
根鳥的夢
由麻地小寫手
我的夢中小屋
我的夢中小屋
2自然之悟
油麻地大作家
染綠的聲音
油麻地小寫手
我讀懂了這樣一種自然之語
3黃昏之魅
油麻地大作家
迷人的黃昏
油麻地小寫手
沉醉在夏夜小巷的世界裡
第2課應考指南,作文可學
回味那片紅
我眼中的色彩
唯美的記憶
第3課積累與運用
隨處可見,信手拈來
第3講生命的軌跡——論成長
麥田老師的備課本
主題解讀
第1課經典可學,作文可用
1苦難中的成長
油麻地大作家
細馬
油麻地小寫手
那個故事的主角是我
2“自由”成長
油麻地大作家
從文自傳
油麻地小寫手
有時,我也想有自己的天空
3成長“記錄”
油麻地大作家
給我的孩子們
油麻地小寫手
剪貼幸福
第2課應考指南,作主可學
陪伴她成長的照片
那個故事的主角是我
水的成長
第3課積累與運用
隨處可見,信手拈來
第4講人生百味趣當先——論趣味
麥田老師的備課本
主題解讀
第1課經典可學,作文可用
1童年趣事
油麻地大作家
我和祖父
油麻地小寫手
讓童年像門前小河般流過
2趣味之辯
油麻地大作家
論趣
油麻地小寫手
保持樂趣,發展興趣
3頑皮之趣
油麻地大作家
異想天開的桑桑
油麻地小寫手
精彩有趣的郊遊
第2課應考指南,作文巧學
打網球,太棒了
快樂的作文課
興趣
第3課積累與運用
隨處可見,信手拈來
第5講照亮現實的陽光——論夢想
麥田老師的備課本
主題解讀
第1課經典可學,作文可用
1大夢無疆
油麻地大作家
我有一個夢想
油麻地小寫手
我擁有一個統一的夢
2人各有“志”
油麻地大作家
言志篇
油麻地小寫手
假如初三不再補課
3動物的告白
油麻地大作家
一隻興昌里小貓的獨白
油麻地小寫手
有這樣一種聲音——聆聽最後一隻麻雀的心聲
第2課應考指南,作文可學
讓我們的靈魂站在高處
有夢想才會有希望
夢的追求
第3課積累與運用
隨處可見,信手拈來
第6講鍛造生命的質感——論挑戰
麥田老師的備課本
主題解讀
第1課經典可學,作文可用
1桃戰自我
油麻地大作家
海牛
油麻地小寫手
動力來自那枚硬幣
2桃戰極限
油麻地大作家
爭奪南極的鬥爭
油麻地小寫手
開在雪山之巔的鮮花
3挑戰命運
油麻地大作家
石縫間的生命
油麻地小寫手
生命的空間
第2課應考指南,作文可學
夢醒時分迎朝陽——致甜甜同學的一封信
感謝你的對手——致甜甜同學的一封信
動力來自壓力
第3課積累與運用
隨處可見,信手拈來
第7講人間最好的大學——論苦難
麥田老師的備課本
主題解讀
第1課經典可學,作文可用
1另類視角
油麻地大作家
人生逆境
油麻地小寫手
痛苦也是一種享受
2苦難中的溫暖
油麻地大作家
二十九條蜈蚣
油麻地小寫手
爸爸的壓力
3超越苦難
油麻地大作家
輪椅間的心靈對話——張海迪寫給作家史鐵生的信
油麻地小寫手
痛苦也是一筆財富——致甜甜同學的一封信
第2課應考指南,作文可學
我和父親一起走泥路
金色苦難
我與苦難的親密接觸
第3課積累與運用
隨處可見,信手拈來
第8講冰凌消融時——論感動
麥田老師的備課本
主題解讀
第1課經典可學,作文可用
1那一首歇
油麻地大作家
有一首歌
油麻地小寫手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2母愛永恆
油麻地大作家
秋天的懷念
油麻地小寫手
我讀懂了母愛
3大愛無言
油麻地大作家
第十一根紅布條
油麻地小寫手
這就是幸福
第2課應考指南,作文可學
被自己感動
腳踏車上的空間
我依然會淚流滿面
第3課積累與運用
隨處可見,信手拈來
第9講世事洞明皆學問——論處世
麥田老師的備課本
主題解讀
第1課經典可學,作文可用
1友誼的奧秘
油麻地大作家
友誼的奧秘
油麻地小寫手
朋友
2說話與處世
油麻地大作家
人話
油麻地小寫手
我的名字叫“尊重”
3人在“江湖”
油麻地大作家
尺素寸心
油麻地小寫手
友善
第2課應考指南,作文可學
為他人開一朵尊重的花
我在幫助別人中得到快樂
學會合作
第3課積累與運用
隨處可見,信手拈來
第10講當靈感來敲門——論感悟
麥田老師的備課本
主題解讀
第1課經典可學,作文可用
1寧情之悟
油麻地大作家
寧靜
油麻地小寫手
讓寧靜走進心靈
2悟隨年增
油麻地大作家
活到老,真好
油麻地小寫手
花樣年華
3換一個角度
油麻地大作家
生活是美好的——對企圖自殺者進一言
油麻地小寫手
幸福原來就是一種樂觀的態度
第2課應考指南,作文可學
牆的故事
別樣
第3課積累與運用
隨處上可見,信手拈來

序言

文章怎么寫?
文章可教嗎?
有人說,文章不可教。
我不同意這個未加證明的決斷說法。
我一直認為,文章與世界上的任何一門科學、任何一門技藝一樣,都是可教的。然而,後來寫出頭的一些作家當中,卻有許多人在說文章是不可教的。對此,我總懷疑他們的動機:這是說文章乃是天才之人才能寫就嗎?這是說他們絕非等閒之輩嗎?我的疑惑是:又正是他們這些人,卻一直在向人們津津樂道地大談特談文章之道。既然你認為文章是不可教的,你又談什麼文章之道和文章技法呢?古往今來,大文章家們又有誰沒有談過此類話題?又有幾個沒有留下一本、幾本的經驗之談?其實,文章家們在寫作過程中一直都在琢磨文章之道,並且總結出了許多文章之道,傳給後來人。有些道,後來還成了法。後來的寫作者們又有誰沒有接受過前人留下的“道”和“法”?又有誰是光靠自己的稟賦和摸索就寫出好文章來的?
世界上沒有什麼神秘的東西是不可傳授的,文章也不例外。
我這么說,並不是在否定天分的作用。就像這世界上的任何工作一樣,肯定有人天分不俗,會幹得好一些,而有人則天分不足,會幹得差一些。但這絲毫也不能成為文章不可教的理由。
但確實也有一些寫作教條是害人的——簡直就是草菅人命。
當下中國,中小學生拒絕、厭惡寫作,已是很廣泛的事情。原因很多,而其中大概有這樣一個原因:與那些僵死的、古怪的甚至變態的寫作教條有關。這些教條根深蒂固於一些成年人的大腦里,然後他們按這樣的道法去教那些天性自由開闊的孩子寫所謂的文章。這些教條猶如捆綁的繩索和囚禁的樊籠,使那些孩子最終將寫作看成了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
我不敢說這個世界上會有一種讓所有孩子都樂於寫作文的方式,但我敢說,這個世界上肯定會有一種不讓所有孩子一提到寫作文就感到痛苦不堪的方式。寫作文也是一種寫作——初級寫作。寫作本應該是一件賞心悅目、十分愉快的事情。舞文弄墨,會使他們獲
得一種精神上的快意。
而這種種模式之中,有一個模式是最要人命的。它最大的弊端在於犧牲寫作個性,不給想像力留下施展的空間。這一模式表現在寫作手法上就是在一種完全格式化了的框架中來完成所謂的寫作。以敘事性的寫作為例,這種格式就是:見景一入境一抒情一升華一煞尾點題。這是一般的中國小的作文寫作的基本模式。這一模式經一代又一代的承續與流傳,已成為一般中國小作文寫作的唯一模式。這一模式表現在寫作內容上,就是在極其有限的觀念之下來確定文章的主題,大千世界,所有一切,都生拉硬扯到這些屈指可數的幾個主題之下,結果既使世界的豐富性無法得到呈示,也使有多種解釋的可能成為不可能。
在這樣一種模式之下的寫作,當然無法指望其能夠產生快意。
如今,這一模式已成為社會“公害”。它不僅使一代又一代人陷入一種僵直的寫作模式,甚至使一代又一代人陷入了僵直的思維模式。它窒息了自由爛漫的孩子們所具有的鮮活的、廣闊無邊的想像力,窒息了他們的誠實品質的舒張,窒息了純潔而自然的情感的抒發,使寫作變成一種生硬的比附,一種培養虛偽習氣的演習,最終導致了成人後的平庸與無趣。它把文字活動這一人類最優美、最令人心情舒暢的活動變成了一種枯燥無味的痛苦的編造。它正在對我們所擁有的優秀的語文歷史,進行著一場漫長而深入的破壞。
這些年我與中國小的語文教育和作文教學發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我也有心想將我的有關寫作(作文)的思考系統地梳理一下,卻無奈總不得清閒,一時無法去完成自己的心愿。現在,有了另樣的方式:有那么一個團隊執著地要對我的一些理念以及我的寫作實踐進行“翻箱倒櫃”。這是一個精心組織的團隊。他們有出版人、編輯,其主力是一些有才氣、有專業知識裝備,且態度極其認真的博士生。他們“整”了我一大堆材料(有些材料,連我自己都早忘了),並且將我的作品橫過來看豎過來看,企圖敲打出一些東西來。於是就有了這套書。他們的誠心、苦心和耐心,我將永遠心存感激。
最後我要說一點意思——這也許是我最想強調的意思,那就是:這一套書中所呈現的寫作理念是開放的,它只是若干理念中的一種理念。文有道,亦有法,但又“文無定法”,這裡頭含有悖論,亦含有玄機。我願意論道講法,但我也相信這四個字是永恆的真理。我絕不希望我的寫作理念也成為一種模式,如果是那樣,那將是非常悲哀的事情了。
我以為這套書的意義,就在於它對從前寫作模式的叩問,在於它提出了若干需要我們一起來探討的有關中小學生寫作的問題。也就是衝著這點意思,我們走到了一起。
達抵作文秘境的,絕對不只有一種路線圖——此乃大法。
2009年5月31日凌晨於北京大學藍旗營小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