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龍亭公園

開封龍亭公園

開封龍亭公園位於開封市中山路北端,按清萬壽宮布局而建的古建築群體,自南向北由午門(景區南大門)、玉帶橋、嵩呼、朝門、東西朝房、照壁、龍亭大殿、宋代蠟像館、東西垂花門和東西跨院、北宋東京城和皇城模型、北宋皇城拱宸門遺址、《五嶽真形碑》方亭、北門、東便門等組成,另有植物造型園、盆景園、梅園、園林景觀等,是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被中央文明辦、國家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基本信息

開封龍亭公園開封龍亭公園
國家 AAAA 級旅遊風景區龍亭,位於開封城內南北交通中樞乾線中山路北端。公元 780 年,唐德宗李适在開封(現在龍亭所在地)建永平軍節度使治所,即藩鎮衙署。隨著時間的推進,五代中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將其改為皇宮。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後,也把這裡作為皇宮。金後期同樣相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明王朝統治者更是大興土木,修建了周藩王府。 1925 年改為龍亭公園。 1927 年,馮玉祥二次主豫時,更名中山公園。 1953 年正式命名為龍亭公園。

公園介紹

身為六朝皇宮,占地面積 1038 畝,其中水域面積(包括楊、藩二湖) 710 畝的龍亭景區定然有它的內涵。公園三面環水,風景秀麗,既有北方宮殿渾厚之氣魄,又兼南國園林秀麗之嬌美 ,是國家 AAAA 級景區(點),並以龍亭為主的龍亭湖風景區被中央文明辦、國家建設部、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使龍亭聞名遐邇。風景秀麗的潘楊二湖、被譽為“我國第一座”的宋代蠟像館、素有“中州一絕”美譽的植物造型園、梅苑、探古苑等景點,如眾星捧月般散布在大殿的四周。《九帝迎賓》、《杯酒釋兵權》、《楊八姐遊春》、《李 師師勸 君》等具有濃郁宋代宮廷文化特色的節目,濃厚的宮廷文化氛圍常常使人夢回千年,浮想聯翩。

 龍亭又是一年一屆中國開封菊花花會的主會場,每當金秋十月,園內就形成了花海人潮的壯觀景象。氣勢磅礴、流光溢彩的燈會是龍亭一道亮麗的風景,成為了人們歡度佳節的最好去處。 秀麗的景色、特色的內容,使遊客徜徉其間頓生“暢遊皇家園林,賞析宮廷往事,解讀王朝興衰”之感。“到開封,必游龍亭”,龍亭以是來汴遊客的首選。 按清萬壽宮布局而建的古建築群體,自南向北由午門(景區南大門)、玉帶橋、嵩呼、朝門、東西朝房、照壁、龍亭大殿、宋代蠟像館、東西垂花門和東西跨院、北宋東京城和皇城模型、北宋皇城拱宸門遺址、《五嶽真形碑》方亭、北門、東便門等組成。另有植物造型園、盆景園、梅園、園林景觀等等。龍亭景區三面環水,風景秀麗,加上每年一次的菊花盛會主會場設在這裡,龍亭成了開封的象徵。

龍亭是開封最大的風景區,公園面積為83.13公頃,其中水面過半。龍亭一帶早在一千多年前曾是唐朝宣武軍節度使衙署的所在地,後梁時改建為皇宮,名建昌宮。後晉、後漢、後周定都開封時仍以此地為宮室,改名為大寧宮。北宋時在此建大內皇宮,使之進入了歷史極盛時期。金朝末年,這裡再度成為皇宮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棣在此建周王府,使其保持了不衰之勢。後因黃水泛濫,漸成廢墟的煤山上建了一座"萬壽宮",內設皇帝牌位,文武官員定期到此朝賀遙拜,後改稱"龍亭"。

地址

河南省開封市中山路北段
門票
45 元
開放時間
07:00-19:00
交通
可乘1、20路公車到

節日活動

春龍節:

根據民間傳說,農曆二月初二時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有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的習俗,比作“挑龍頭、吃龍膽”和“金豆開花,龍王升天,幸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菊會:

早在北宋時期就盛極一時,明清時代養菊之風更為盛行,已有近千年的栽培歷史,品種繁多近千餘種,有菊城之稱。深秋時節,滿城金菊盛開,遊人絡繹不絕,形成了傳統的菊花花會。

攻略;

龍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從地面到大殿有72級台階。台階中間是雕有雲龍圖案的石階。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欄圍繞。大殿是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建築,很壯觀。遊人登上平台,入殿觀看陳列的文物後,多在石欄前眺望開封古城景色。龍亭前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道旁有兩個東西對峙的湖,東為潘湖,西為楊湖。傳說,東湖為宋朝“太師”潘仁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個奸臣,宅院裡的湖水是渾的;西湖為宋朝抗遼名將楊業的府第,他捨身救國,是個忠臣,宅院裡的湖水是清的。這個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但反映了人們對忠奸的態度和感情。現在龍亭,潘、楊兩湖,以及龍亭後面的假山花園,都闢為龍亭公園。

從龍亭前的大道,過潘、楊兩湖,再往南,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兩旁店鋪林立,這條大道上是一條寬闊的御道。現在這條大道已仿照《清明上河圖》的模式改建為“宋都御街”,長約400米,兩旁的店鋪全部是仿宋建築,主要出售土特產品、工藝美術品和書畫。宋代著名的樊樓也是按照“三層相高、五樓相向、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的格局加以恢復,主要經營高檔食品及北宋皇宮御菜。這條街與龍亭公園連成一片,成為一個具有宋代特色的遊覽點。開封市內水面比較多,有關方面計畫將這些水面用河道貫通。這項建設一旦實現,遊人就可以乘船從鐵塔等地來到龍亭遊覽,就會更有興味。

每當金秋十月,園內就形成了花海人潮的壯觀景象。氣勢磅礴、流光溢彩的燈會是龍亭一道亮麗的風景,成為了人們歡度佳節的最好去處。 秀麗的景色、特色的內容,使遊客徜徉其間頓生“暢遊皇家園林,賞析宮廷往事,解讀王朝興衰”之感。“到開封,必游龍亭”,龍亭以是來汴遊客的首選。

主要景點

龍亭大殿

宋代皇宮後御苑舊址的一部分,殿下高台乃明代周王府花園中的土山。龍亭大殿是公園內整個清代建築群體中的主體,建於72級蹬道的平台之上。大殿坐北朝南,殿前是貫通上下的用青石雕刻的蟠龍盤繞的御道,雲龍石雕上至今還留有趙匡胤當年的馬蹄印。御道東西兩側各有上下蹬道和便道。龍亭大殿高26.7米,東西長19.10米,南北寬11.90米。殿內開花板上繪有青雲彩紋團龍圖案,殿外飛檐高翹,檐角皆掛風鈴,風鈴隨風作響,美妙無比。龍亭大殿雄踞於高大的殿基之上,巍峨壯觀。特別登上龍亭大殿,潘楊二湖,龍亭公園的秀麗景色,繁華的宋都御道,幽雅的古都風貌盡收眼底,使人感慨萬千。

植物造型園

被稱為“中州一絕”的植物造型園位於龍亭大殿後面。占地面積7.8畝,是用刺柏、側柏等植物綁所成各種動物造型,飛機、火車、塔等模型、西遊記、三潭印月等故事的富有特色的植物園。植物造型園內有“九龍壁”、“群虎撲羊、”“熊貓樂園”、“十二生肖”、北京的“百塔”,開封的“鐵塔”、杭州的“三潭印月”等,不僅造型奇特逼真,其細膻的手法,精湛的修剪技藝,栩栩如生的畫面更令人拍案叫絕。

盆景園

盆景苑又叫芳林苑,位於植物造型園的西側。占地面積6.7畝,是公園內觀賞盆景的場所。園內有樹樁盆景,山水盆景數百盆。千姿百態,造型奇特,清秀淡雅的盆景使人賞心悅目,園林小口山石、水池、花架等的巧妙點綴,更使人流連忘返。

潘楊二湖

潘家湖和楊家湖分別位於龍亭公園的主幹道兩側,東面為潘家湖,西面為楊家湖。潘楊二湖水面自然寬闊,湖岸彎曲,湖岸桃紅柳綠,玉橋飛泓,波光漣涎,景色優美。

探古苑

位於潘家湖內的東湖島上,是根據發生在龍亭一代的歷史傳說和故事而建的。分為北室,東室,西室三處展廳,展示了5組有關龍亭的故事。

東西房

東西房朝各有三開間、五開間一處,南北排列,東西相對稱。建築採取蘇式彩繪手法,古樸 典雅。房朝內展覽的是以故事情節為內容,以宋代九位皇帝為故事背景的“九組蠟像。”

照壁

照壁位於朝門內正中,龍亭大殿和朝門之間。高7.36米,東西寬19米,壁正中開一賀頂式洞門,面對朝門,通過照壁直上龍亭大殿。

嵩呼

在午門和朝門之間,有一座小巧玲瓏、造型優美、裝飾華麗的建築,這便是“嵩呼”。嵩呼文稱山呼,系清代開封地方官員至“萬壽宮”給皇帝進行遙拜、三呼萬歲之外。中間三間為穿心殿式建築,透過穿心殿,即展現出朝門和龍亭大殿。這一層層建築頗似空中樓閣,耐人尋味。

玉帶橋

萬千載滄桑沉浮,梁晉宋金皆往矣,迄今華夏盡舜堯。”是對古代勞動人民明變善惡忠好的歌頌,也是對千百年來龍亭滄桑巨變的讚美。 過午門北行100米,便是“玉帶橋”。玉帶橋南北長40米,東西寬18米,是貫穿東西兩面潘楊二湖的一座石拱橋。因在波光漣涎的水面上彎曲似玉帶,故稱“玉帶橋”。

主要景觀

開封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作為北宋王朝的都城達167年之久。當時的宋京極為繁盛,宮殿建築很輝煌。可惜金人侵占開封時,宋皇宮建築大部分被燒毀了。後來,又經過多次兵燹和黃河決堤,宏偉的宮室已蕩然無存。在過去皇宮遺址上只留下了龍亭這座建築物,而這座龍亭卻是清代所建。龍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從地面到大殿有72級台階。台階中間是雕有雲龍圖案的石階。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欄圍繞。

大殿是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建築,很壯觀。遊人登上平台,入殿觀看陳列的文物後,多在石欄前眺望開封古城景色。龍亭前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道旁有兩個東西對峙的湖,東為潘湖,西為楊湖。傳說,東湖為宋朝“太師”潘仁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個奸臣,宅院裡的湖水是渾的;西湖為宋朝抗遼名將楊業的府第,他捨身救國,是個忠臣,宅院裡的湖水是清的。這個說法沒有科學根據,但反映了人們對忠奸的態度和感情。現在龍亭,潘、楊兩湖,以及龍亭後面的假山花園,都闢為龍亭公園。

從龍亭前的大道,過潘、楊兩湖,再往南,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兩旁店鋪林立,這條大道歷史上是一條寬闊的御道。現在這條大道已仿照《清明上河圖》的模式改建為“宋都御街”,長約400米,兩旁的店鋪全部是仿宋建築,主要出售土特產品、工藝美術品和書畫。宋代著名的樊樓也是按照“三層相高、五樓相向、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的格局加以恢復,主要經營高檔食品及北宋皇宮御菜。這條街與龍亭公園連成一片,成為一個具有宋代特色的遊覽點。開封市內水面比較多,有關方面計畫將這些水面用河道貫通。這項建設一旦實現,遊人就可以乘船從鐵塔等地來到龍亭遊覽,就會更有興味。

如今,龍亭大殿和潘楊二湖的地下,深深地埋藏著唐宣武軍衙署,五代後梁的建昌宮,後晉、後漢、後周的大寧宮,北宋皇宮,金皇宮,明周王府等幾個朝代的宮殿遺址。一幅層層疊疊壓在一起 “ 宮摞宮 ” 的立體畫卷,形成了世上獨一無二的 “ 湖底宮殿 ” ,她是開封城摞城的精華,是世界奇觀的典範。龍亭宮摞宮之謎一步步在人們腦海里變得清晰起來,以清萬壽宮為主體的龍亭湖下面是明代周王府紫禁城,紫禁城下面疊壓著金皇宮,金皇宮下面疊壓著宋皇宮,宋皇宮下面疊壓著五代時期的大寧宮和建昌宮,最底層是唐朝宣武軍的衙署。

在龍亭景區南大門前廣場,有一對雕刻精細,惹人注目的石獅。相傳這對石獅為宋故宮遺物,明代為周王府第之鎮門獅。東雄西雌,雄獅頸下的 “ 睡獅猛醒,匆傷我種 ” 是馮玉祥二次主豫時刻下;雌獅頸下有 “ 獅為宋故宮物,清雍正間移置時傷其二足。民國十七年九月題 ” 字樣,寥寥三十三個字印證了這對獅子的年代和意義。

相關評價

龍亭,不僅因為它獨有的皇家建築群和園林景觀而吸引著八方遊客,還因近年來景區挖掘了人文歷史故事編演的、飽含宋文化特色的宮廷文藝節目:《九帝迎賓》、《踏歌》、《杯酒釋兵權》、《楊八姐遊春》、《李師師勸君》、《蹴菊》、《大宋皇帝臨朝大典》、《宋代宮廷服飾展示演出》、《狸貓換太子》、《皇帝的女兒也愁嫁》等。遊客在賞析宮廷文化的同時,也解讀了大宋王朝的繁榮富強和興衰成敗。

龍亭,因了它的六朝皇宮,從古到今,名人、偉人來開封都會一睹龍亭風采。清朝康有為,民國馮玉祥,為它的文明和歷史所吸引。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古城視察工作時,必到龍亭。龍亭,因了它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成為古城開封的象徵。每年金秋十月,作為聞名中外的開封菊花花會主會場,龍亭景區布置氣勢磅礴,數千種特色品種菊花爭奇鬥豔,笑迎國內外遊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