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 ( kāi juàn yǒu yì ),成語。打開書本,總有益處。常用以勉勵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有得益。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益:好處,收穫。打開書本,總有益處。常用以勉勵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有得益。

基本信息

開卷有益 ( kāi juàn yǒu yì )
解 釋
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益:好處,收穫。打開書本,總有益處。 常用以勉勵人們勤奮好學,多讀書就會有得益。
開卷有益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

《太平御史》《太平御史》

此故事見於北宋王辟之編撰的《澠水燕談錄》。據說,宋朝初年,宋太宗趙光義命文臣李防等人編寫一部規模宏大的分類百科全書——《太平總類》。 這部書是宋太平興國年間編成的,故定名為《太平總類》。對於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兩、三卷,一年內全部看完,遂更名為《太平御覽》 。 由國家組織學者編纂了《太平御覽》、《太平寰宇記》、《太平廣記》、《文苑英華》等四部大型的類書。宋太宗尤其喜愛《太平御覽》,此書有五十五個門類,共一千卷,字數多達四百七十八萬。他每天要讀三卷,如果因為事忙,當日未完成閱讀計畫,次日一定要擠時間補上。有臣僚勸他說:“陛下既要處理國事,又要讀這部大書,實在太辛苦了。”宋太宗回答說:“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苦。” 宋太宗由於每天閱讀三卷《太平御覽》,學問十分淵博,處理國家大事也十分得心應手。當時的大臣們見皇帝如此勤奮讀書,也紛紛努力讀書,所以當時讀書的風氣很盛,連平常不讀書的宰相趙普,也孜孜不倦的閱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謂。後來“開卷有益”成為廣為流行的成語。開卷,即打開書本,指讀書,意為讀書就有好處,所以人們應該多讀書。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益:好處。讀書總有好處。
成語舉例:開卷有益的說法是正確的,我們歷來提倡多讀書,讀好書。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指讀書總有好處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卷,不能讀作“juǎn”。
成語辨形:卷,不能寫作“券”。
成語謎面:讀書有用論

成語示例

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文儒》:“~,朕不以為勞也。”今乃知出於《西洋記》,……~,信夫。
魯迅《小說舊聞鈔·三保太監西洋記》

成語典故

宋太宗宋太宗
這個成語來源於《澠水燕談錄》,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宋朝初年,宋太宗趙光義命文臣李防等人編寫一部規模宏大的分類百科全書——《太平總類》。這部書收集摘錄了一千六百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分類歸成五十五門,全書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參考書。這部書是宋太平興國年間編成的,故定名為《太平總類》。對於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兩、三卷,一年內全部看完,遂更名為《太平御覽》。當宋太宗下定決心花精力翻閱這部巨著時,曾有人覺得皇帝每天要處理那么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么部大書,太辛苦了,就去勸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過度勞神。可是,宋太宗卻回答說:“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樂趣,多看些書,總會有益處,況且我並不覺得勞神。”於是,他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三卷,有時因國事忙耽擱了,他也要抽空補上,並常對左右的人說:“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宋太宗由於每天閱讀三卷《太平御覽》,學問十分淵博,處理國家大事也十分得心應手。當時的大臣們見皇帝如此勤奮讀書,也紛紛努力讀書,所以當時讀書的風氣很盛,連平常不讀書的宰相趙普,也孜孜不倦的閱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謂。後來,“開卷有益”便成了成語,形容只要打開書本讀書,總有益處。
其他相關
辯論詞
《資本論》《資本論》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多讀書,就會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毛主席熟讀兵書,才可以讓新中國成立的。世界名人培根說過:“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這諸多意思,可一言以蔽之:開卷有益。如果我們不多讀書,哪來的這么多知識呢?如果沒有了知識,我們怎樣辨別人們誰是誰非呢?書是歷史經驗的總結,書是社會文化的結晶。讀書,可以徹悟人生道理;讀書,可以洞曉世事滄桑;讀書,可以廣濟天下民眾。如果我們不多讀書,哪來的豐富詞語去寫作文呢?馬克思開卷,獲益甚多。他寫《資本論》時,就讀了一千餘冊的自藏書,還到大英博物館看了三間房子的書。如果馬克思不開卷讀書,可能就寫不出《資本論》來了。辯論資料古人說,人可一日不食肉,不可一日不讀書。書是全世界人的營養品,讓我們身體強壯,不斷增高,意志堅強。只要注意用眼衛生,每看半個小時就看一下綠色,邊看邊想,不僅會不傷害眼睛,還會讓我們更加健康。所以,看書不會傷害眼睛。我們看書到正正規規的書店買,就不會思想不健康了。我們語文書的第一課,是毛主席寫的,因為他也喜歡讀書,所以才有那么好的文采。我們玩電腦遊戲,遊戲中有許多字,我們要靠讀書認識呀!如果不讀書,就會想街上的有些乞丐,不讀書,弄到最後都無家可歸。古人云:“開卷有益。”確實,博覽群書能使人擁有高深的學問,能言善辯,受人尊敬。古代詩聖杜甫有句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一點是不能否認的,杜甫所博覽過的群書不可記數,雖然許多書都被他翻爛了,翻破了,但書中的知識去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腦子裡,在他寫文章,做詩的時候,一連串的好詞好句便從筆尖順流而下,一篇篇的佳作名詩便流傳千古,被人們傳誦。所以,多讀一些有益的書,是能幫助我們寫出好文章的。書,是人類的營養品,是人類知識的源泉,就像一個文明的國度如果失去了書的文化,那么這個曾經富麗繁華的國度便會遭受到滅亡的威脅。所以說,人是決不能離開書籍的。開卷只有益,沒有壞,不讀書者不成材,讀書者自成仙。所以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開卷有益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但仔細一推敲,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正確。如果我們對每一本書都感興趣,那“開卷有益”就未必有益。現在的同學都喜歡看武俠、言情之類的小說書刊,有時能達到廢寢忘食、手不釋卷的程度。他們一旦進入了書中的“角色”便走火入魔,那他們上課便一心只想著書,沒心思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更有甚者,被書中的角色所吸引,模仿書中人物,有時甚至會走向犯罪的道路。為什麼“開卷”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呢?主要還是在看什麼書。如果大家都去看一些不健康的或不宜身心的書,那就會害了自己。對於那些把人引入歧途的書,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這樣的書雖然情節絲絲入扣,但越是好看就越使你陷得深,所以我們必須在茫茫書海里仔細尋找對自己有益的書,這樣才叫真正的“開卷有益”!菲爾丁說過:“不好的書,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害了。”的確,我們應該讀一本好書,叫個好朋友,它將把你帶進書的殿堂!由此看出,“開卷有益”必須有個前提,就是讀“益卷”,取其精華,只有這樣勤奮讀書,拓寬視野,那你才能真正悟出“開卷有益”的本意,終身受益無窮!在這個信息化的世界裡,讀書是我們獲取知識的只要途徑之一。多讀書可以拓寬我們的知識量,豐富我們的文學修養,對日後的說和寫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的知識就像水庫,大量的閱讀使我們的水庫能夠保持儲存大量的知識,而我們在補充知識的同時,知識也在不停的往外泄漏。這時,如果我們停止讀書,或者讀的書少了,水庫的水很快就會枯竭。只有不停的、豐富的課外閱讀,才能使自己的知識見見豐富,而不會大量流失。大量的知識可以給你的作文提供足夠的素材,不然你憋半天也就才寫出那么幾句毫無疑義且重複羅嗦的話。世事無絕對的,關鍵在開卷人的心了。
“開卷有益”是出自宋太宗的一句話。因為他所讀的《太平御覽》是當時飽學之士歷經七年,精選多種書籍彙編而成的,經過了慎而又慎的選擇,書中的內容當然是有益的,因此稱為“開卷有益”。
《太平御史》《太平御史》
“開卷有益”是說打開書看就一定會有所收益。歌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是的,書無非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師,也是人類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只有勤於讀書,善於讀書的人才會真正的體會到書之樂趣,才能夠看清這世間的美與醜,了解人們自身存在的缺陷,使人們不斷完善,走向進步。
事實如此,美國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小的時候十分重視寫作,但總是在措詞優美,條理清晰等方面欠缺一籌。為此,他的父親鼓勵他多讀書,並把自己認為好的記下來,再用自己的語言闡明道理,然後與原文對照,比較彼此的優劣。富蘭克林遵從父親的教誨,從此多讀書,讀好書,並作讀書筆記,時間一久,他不但寫作有了很大進步,甚至還能發現書中的不足之處。
由此可見,富蘭克林的進步都是他勤於“開卷”,善於“開卷”結果。開卷能使人們陶醉在知識的海洋中,能使我們受到高尚修養的薰陶,能指引我們正確地思考,正確地解決問題,並且善於解決問題。人們都說“學海無涯”,那么書就是在人生大海中航行的最好舵手,因為有它我們才能超渡翰海,因為有它我們才能明辨方向,駛向成功的彼岸。
人們有時也會這樣認為,只有看好書才會獲益。其實不然,有些壞書中的寫作技法也是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的,這不僅可以使我們的寫作方法多樣化,而且還可以增加我們明辨是非的能力,由此可見“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不光告訴了我們應該勤於讀書,還告訴了我們應該善於讀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獲“益”。
古人云:“開卷有益。”確實,博覽群書能使人擁有高深的學問,能言善辯,受人尊敬。
開卷有益的由來是宋太祖說過:”只要是讀書~總會有好處的".自此,開卷有益便成為一個成語.
開卷有益大家也許想問,為什麼要講這個呢?道理很簡單,關鍵在於"總"字..這說的是總會有好處,而不是只會有好處.所以說,開卷有益需要論證的是讀書是有益處而不是讀書無害.(千萬別被反方纏到這.不然一定會輸.原因看完後面的就會明白)
開卷有益開卷有益
首先,對於好書是有益處的,這點大家都明白.所以要論證的是:所謂的壞書是否有它自己的一些益處呢?對於讀書的益處來講,大能大到使人大徹大悟,痛改前非,走向光明之路,取得成功;小能小到學會幾種寫作方法,幾個詞,甚至認識幾個字.這些都是讀書的益處,沒法否認的.因此就可推出幾點來論證壞書也是有它的一些益處:
第一隻要被稱為壞書的,它必定會影響人的性格,使之走向邪路.但是請想想,如果那些壞書如果無法與讀者產生一定的共鳴,使人深入其中,那么哪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如果這書的結構布局,表達方式,構思描寫,語言用詞等都平平無奇,
甚至連一般"流水帳"似的作文都不如,那么怎么會與讀者產生共鳴呢?因此不論它有多壞,在所謂的壞書里至少能學會一些寫作方法,再不濟也能認識幾個字.這能說它無益嗎?
第二不論是壞書還是好書,它都是根據該書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判斷的.也就是說,壞書也是有一定益處.
第三我國古代的老子就有一種觀點: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既然壞書有害,那么就一定有它的益處.
第四也許你想說:"假設有種壞書,內容不堪入目,文章布局全盤錯誤,滿篇病句錯句錯字......"直到沒有優點可尋.但是你想過嗎,即使存在這種書,有人能看的懂嗎?會去看嗎?既然不會去看,那么連"開卷"這個前提都沒了,如何來談開卷是否有益或有害??
第五儘管你可以舉出一堆因看書而墮落,瘋狂,行兇犯法的事例.那這又能說明什麼呢?只能說明是看書的人自己本身心態就不正.那屬於心態問題,不能歸咎於書.難道有人拿刀去砍去殺人,能怪那刀不好嗎???
因此,只要是讀書,都是會有益處的,不論大還是小.所以可以推及"開卷有益"是一定成立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今這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學問越來越深,你不努力跟著跑,便後落伍,並越落越遠。因而為跟上時代的步伐,你就要不斷地學習。
儘管古人說書“浩如煙海”,而我覺得書的世界是“天涯若比鄰。”這話絕對不是唯心的的比擬。世界再大,也沒有阻隔。佛說:“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極了。書的境地呢,卻是包羅萬象,貫通三界。
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在這裡隨意在這裡閱覽。誰說讀書人目光短淺,不通人情,不關心世界呢!這裡可得到豐富的經歷,可認識世界,可結交各色各樣的朋友。經常在書里“串門兒”,至少也可以脫去幾分愚昧,多長几個心眼兒吧!
其實讀書不一定要認真地讀,只要隨便翻閱,積少成多,時間一長,腦子裡也自然有了一個知識的寶庫。試想想這不是開卷的好處嗎?
倘要騙人,這個方法很可以冒充博雅。現在有一些人,和我閒談之後,常說我書是看得很多了。其實我也沒專心看多少書,只是隨手翻翻而已,只是經常翻翻,就多少知道一些了嗎!
開卷有益開卷有益
想做真正的“開卷有益”,還必須自己有這個愛好,嗜好讀書。我想,嗜好讀書,應該像愛鍛鍊一樣,天天練,日日練。生病的時候練,颳風下雪也在練,烈日炎炎更在練,把鍛鍊當作一種愛好。凡嗜書者,他們在每一頁書里都能感到濃厚的趣味。
要做到“開卷有益”,還必須選好適合自己的書,讓自己在喜歡的書中自由地生存、暢遊。
“開卷有益”,我們地去讀書,就能不斷地積累知識,讓自己的精神有所寄託,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看書有益。”但是,仔細一推敲,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正確。如果我們對每一本書都感到興趣,那“開卷有益”也就未必有益了。
現在的同學可能都喜歡看武俠、言情之類的小說、書刊,有時會達到廢寢忘食、手不釋卷的程度,他們一旦看迷了書,便會走火入魔,那他們上課一心只想著書,沒心思學習,成績就會一落千丈。還有些人被書中的一些情節所吸引,模仿書中的人物,有時還會走向犯罪的道路。這不是看書害了自己嗎?這只是“開卷未必有益”中包含的第一層:開卷不一定有益。還有第二層。
其二就是,我們看書,要有選擇。那些不健康、對我們沒有多大幫助的書,就不要看。要看書,就看一些有利於我們身心健康、對我們學習、生活中都有幫助的書。這樣的書就是好書,只有看好書,就不會毀了自己。有人把書比作了朋友,看好書,就是交好朋友,才會進步;則看不好的書,當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樣你就會退步。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只有看好書才會對你有益。因此,我的觀點是:開卷未必有益。我真心的希望,每位同學都能有選擇的看書。而不要因為看錯了一本書,將自己引入歧途,毀了自己的一生。
我認為開卷未必有益。誠然,讀書可以使人增長知識,陶冶性情,修養身心,但“開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漢代劉向曾說過:“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既然是藥,就具備兩種功能:一是良藥,藥到病除;一是毒藥,置人於死地。不是嗎?20年代的德國,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奮鬥》,受其不良影響而論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書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一點也不假,現在就有一部分同學迷上了武俠或言情小說,整天看那些庸谷怪誕的書籍,而把功課“丟”在一邊,導致學習成績一直往下降,最後造成竹籃打水一場空。試想,“開”這樣的書“卷”,能說是“有益”的嗎?“一本好書勝過珍寶,一本壞書比一個強盜更壞。”因此,開卷是否有益,得先看開什麼卷。
有位哲人曾說過,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時,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見書就讀的人,而是會讀書的人。有的人看書不認真思考,只是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式的隨便翻翻,有的人去讀不適合自己的書,有的人甚至抱著獵奇的態度去讀書,試問,這樣的“開卷”,又何益之有?
“開卷有益”這個成語,作為強調讀書的重要性,自然有它的積極意義,但若作為“開卷”就“有益”的斷語,卻是不妥當的
2種理解
1、開卷有益是句俗語~按辯題理解就是只要看書就是好事
那么這個的反方所表達的立場看書也未必一定是好事
成語故事《開卷有益》成語故事《開卷有益》
雙方交鋒點在對於開卷的理解~即~卷的理解按照立場所劃範圍不同~正方可以支持的論點好比是國家法律所允許發行的書,無論從任何方面和角度都可以提升一個人。
反方的論點就是讀書需要+以甄別~不能一味的為讀書而讀書
2、開卷理解為考試中的開卷
這個正方可以從大家對課程的重視度會有所下降等方面闡述
反方可以從提高大家實際能力和綜合閱讀理解、分析能力方面下手
正方觀點是:開卷有益;反方觀點認為:開卷未必有益。我是反方的,我首先是這樣理解“開卷未必有益”的:開卷未必有益包含兩層,一層是開卷不一定有益;另一層是開卷也不一定沒益。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如今這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學問越來越深,你不努力跟著跑,便後落伍,並越落越遠。因而為跟上時代的步伐,你就要不斷地學習。
儘管古人說書“浩如煙海”,而我覺得書的世界是“天涯若比鄰。”這話絕對不是唯心的的比擬。世界再大,也沒有阻隔。佛說:“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極了。書的境地呢,卻是包羅萬象,貫通三界。
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在這裡隨意在這裡閱覽。誰說讀書人目光短淺,不通人情,不關心世界呢!這裡可得到豐富的經歷,可認識世界,可結交各色各樣的朋友。經常在書里“串門兒”,至少也可以脫去幾分愚昧,多長几個心眼兒吧!
其實讀書不一定要認真地讀,只要隨便翻閱,積少成多,時間一長,腦子裡也自然有了一個知識的寶庫。試想想這不是開卷的好處嗎?
倘要騙人,這個方法很可以冒充博雅。現在有一些人,和我閒談之後,常說我書是看得很多了。其實我也沒專心看多少書,只是隨手翻翻而已,只是經常翻翻,就多少知道一些了嗎!
想做真正的“開卷有益”,還必須自己有這個愛好,嗜好讀書。我想,嗜好讀書,應該像愛鍛鍊一樣,天天練,日日練。生病的時候練,颳風下雪也在練,烈日炎炎更在練,把鍛鍊當作一種愛好。凡嗜書者,他們在每一頁書里都能感到濃厚的趣味。
要做到“開卷有益”,還必須選好適合自己的書,讓自己在喜歡的書中自由地生存、暢遊。
“開卷有益”,我們地去讀書,就能不斷地積累知識,讓自己的精神有所寄託,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夠詳細吧?
正方:開卷有益
我的理由是:讀書可以使人增長知識,陶冶性情,修養身心,能言善辯,受人尊敬。
反方:開卷未必全有益
我的理由是:如果盲目開卷,未必有益,如不加選擇地開卷,總會事倍功半,害多益少!
這二句可以做總結開卷不一定有益,也一定無益。
汗牛充棟汗牛充棟
古時候,值得儲藏的書都是刻在竹簡上的,竹簡的製作很繁瑣費力,首先要選擇上等的青竹,削成長方形,再用火烘烤,一方面是為了鐫刻容易,一方面可以防蟲防蛀,然後,鐫刻文章,刻好後,再把一片片單片用絲繩或皮革割成的細繩裝訂成冊,所以很笨重。有個成語“汗牛充棟”就是形容藏書太多,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戰國時的學者惠施外出遊學時,就帶了五車書,後人就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知識淵博。這種書簡只有有錢的大戶人家才能買得起。平民百姓就成了“書非借不能讀也”了。正因為如此珍貴,才決定了古代的書卷卷經典,自然就有了開卷有益一說。所以理解一個詞語不能離開年代背景的。
如今,造紙業發達了,書籍相對就廉價了。什麼書都可以在世面上流通,開卷就未必有益了。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是否有益還要看人的,道德高尚的人看邪書,也能受益,道德低下的人看正書也會別有用心。孔雀吃了蜈蚣、毒蛇等毒蟲後,不但不死,羽毛反而更艷麗、漂亮。如果還沒有孔雀的本事時,毒就是毒,而不是漂亮的羽毛!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其它的花無論多么高貴,都做不到。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拒世俗,蒙塵所染反而轉化為智慧,處處圓通無礙。讀的書越多,智慧越高超,傳播智慧的時候,方便也多。沒修養的人,世俗就是世俗,不僅染自己還要染他人。高潔的人懂得潔身自愛,不去沾染世俗,不過,離智慧還有一段距離。
人要真正成熟,就要磨練自己的性格,要在世俗中跌打滾爬,在世俗中把自己的所學融為智慧。才能為社會作出貢獻,僅僅才高八斗是不夠的,沒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不能發揮作用,所以說,修養才是人生的最大智慧,中國缺的是管理人才,不是技術人才。
讀書要學以致用,無用的書不讀也罷。
第一要解決生存的問題,讀事務書。
第二要解決身體的問題,讀養生書。
第三要解決精神的問題,讀做人書。
第四要解決消遣的問題,讀藝術書。
第五要解決無聊的問題,讀娛樂書。
哪個重要,想讀哪個,要自己選擇了,讀什麼樣的書,就會變什麼樣的人。事務書讀多了,人就變成了技術能手,養生書讀多了,人就變成了養生專家,做人書讀多了,人就變得很明辨通世,藝術書讀多了,人就變得情趣高雅,娛樂書讀多了,人就變得詼諧幽默,如果,智慧尚低,就把糟粕書燒了吧。
這些書,最有用的還是做人的書,做人是一切的基礎,修養是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為人的程度決定了人生的價值!做人看似簡單,幸福就不簡單了,小人得志不值得羨慕。做人的原則是最容易動搖的,窮其一生,也難有幾人對人生達到不惑的!

閱讀軟體

WindowsPhone客戶端
界面開卷有益是一款經典的全平台免費閱讀軟體,每天有數百萬用戶使用開卷有益進行閱讀。開卷有益WP版是最新推出的一款基於WindowsPhone7平台的免費閱讀軟體。軟體功能強大,資源豐富,能本地閱讀和下載大量免費小說、雜誌和漫畫,分類詳盡。界面美觀,靈活易用的閱讀操作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文本快速載入,兼顧易用性和穩定性,讓您輕鬆享受高效便捷的閱讀體驗。
要求
系統要求:wp7.0、wp7.8、wp8.0
手機閱讀軟體
簡介
閱讀軟體閱讀軟體
開卷有益是一款橫跨多個平台的閱讀及圖片軟體,目前支持的手機有:WindowsMobile手機、魅族M8手機以及Android手機,支持TXT、UMD、CHM等文本格式以及JPG、PNG等圖片格式,是WM平台和M8平台上最好的閱讀軟體。
開卷有益已經發布“開卷有益聖誕版”,可以支持UMD格式漫畫。
Android版開卷有益已經內測。
軟體功能和特點
1、多格式文本閱讀:支持TXT、CHM、UMD、ZIP等多種文本格式閱讀,讓您可以一網打盡網上熱門流行小說。
2、滑動阻尼:當下最火的IPhone式觸摸體驗。一指滑動,觸控隨心。在WM掌上系統上實現滑動觸摸的閱讀體驗,就在開卷。
3、智慧型排版,看書賞心悅目:利用獨有智慧型排版引擎,對各種文本小說進行最接近出版紙張閱讀的排版處理。4、國際接軌,英文單詞、整句智慧型判斷:基於智慧型文字辨別功能,讓您體驗純正無誤的英文閱讀。
5、章節目錄,一次搞定:閱讀有序、看書有章,讓網上小說自動生成章節目錄。
6、自我設定,滿足每個人的DIY欲望:我的閱讀聽我的,字型、主題、快捷設定自我設定,人人都有自己style的閱讀地盤。
LOGO
7、皮膚定製,追求無限:開卷通過引擎渲染功能外掛皮膚,無論你是現代派、古典派、IPhone派、android派,都能滿足你在同一系統享受不同環境的感覺。
8、自動播放、輕鬆看書:開卷的自動滾屏瀏覽書籍功能,讓您解放拇指,感受電影般情節片段的享受、從此閱讀不斷點。
9、流暢動畫、一氣呵成:開卷有益從進入到退出,各種功能部件的啟動都是有相應的動畫動作予以顯示,實現良好的人機UE交流,為您的閱讀增添更多的樂趣與享受。
10、更多功能:更多、更好用的功能我們在開發和改進中;也等待您使用過程中發現。

訪談節目

節目簡介
《開卷有益》欄目是武漢建設讀書之城的電視品牌,及時反映武漢市讀書活動進展、書刊出版前沿,引導讀者,服務讀者,反映武漢讀書生活,服務武漢文化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是武漢讀書人的影像訪問,又是展示武漢讀者形象的視窗;欄目是讀書生活快捷新穎的視頻方式,又是讀書間隙的思考片斷;欄目富有時尚而雅致,理性而不乏人氣的風格特色。
電視台:武漢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WHTV-1)
首播時間:周日22:02
節目定位
《開卷有益》欄目是本著“打開智慧之門,點亮心靈之窗”、“知識就是力量,開卷有益身心”的口號為愛讀書、好品書的讀書愛好者帶來的一場饕餮盛宴。作為一檔訪談類周播的讀書欄目,《開卷有益》每周均品讀一本書且邀請1-2位嘉賓到場參與節目錄製,嘉賓或為名校教授,或為作者本人,或為著名出版人,他
《開卷有益》《開卷有益》
們將每部文學作品進行深度剖析,並通過現場的互動提問共同探討作者的創作思想。
節目亮點
作為地方電視台的一檔讀書欄目,《開卷有益》並不滿足於一塵不變的錄製套路,經過欄目組不懈的努力,《開卷有益》正在逐步找到自己的定位。
衝破禁界,抵達境界
在大多數訪談類欄目均採用以演播廳為錄製地點的當下,《開卷有益》欄目組卻不願墨守成規的被禁錮於演播廳之中,企圖衝破牢籠,力求創新。經過欄目組不懈的努力,儘管放棄了演播廳擁有的良好設備環境,但《開卷有益》終於做到了“走出演播廳做訪談”,成功的走進了各大校園,走出了武漢,走進了中國作家富豪榜,將讀書、品書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堅定信念,執著向前
2012年11月26日,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文化盛典在成都舉行,《開卷有益》作為一檔剛開播不久的讀書訪談類欄目,卻應中國作家富豪榜組委會邀請有幸參與其中,隨之前往成都對中國暢銷書作家群展開獨家報導,這也是《開卷有益》開播三個月之後首次將訪談地點延伸到千里之外。此次的“天府行”,《開卷有益》欄目組也不負眾望,三天獨家專訪了鄭淵潔、饒雪漫、南派三叔、唐家三少和江南五位作家,以及《知音漫客》出版人李靖和無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著名出版人周政,圍繞中國作家富豪榜而展開對“知識就是力量,開卷有益身心”的解讀。
然而面對《開卷有益》的不懈堅持,無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著名出版人周政也寄言道:《開卷有益》節目也是不遠千里駕車到成都,用了兩天的時間。這也是跟我們中國一個最大的文化品牌——中國作家富豪榜的一次對接。那么我們有理由相信,強強的品牌對接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開卷有益》節目也將成為我們中國一個具有盛名的文化品牌,我們期待著這一天,我深深的祝福。
節目單
2012年
2012.08.17品讀《約翰·克里斯多夫》
2012.08.24徐世立的《一個孩子的戰爭》
2012.08.31品讀《天虹戰隊國小》(上)
2012.09.07品讀《天虹戰隊國小》(下)
2012.09.14何祚歡《養命的兒子》
2012.09.21《白鹿原》(上)
2012.09.28《白鹿原》(下)
2012.10.05看一座舊城鋪築的武漢往事---方方《武昌城》
2012.10.12一場城裡城外的情感博弈---《圍城》
2012.10.19莫言專題---品讀《檀香刑》
2012.20.26《開卷有益》進校園---劉醒龍與外校學子暢談《天行者》
2012.11.02武漢記者余熙與世界的約會之《約會烏拉圭》---武漢記者余熙丈量世界的腳步[13]
2012.11.09十八大特別節目
2012.11.16品讀《安娜卡列尼娜》
2012.11.23一代文學巨匠---老舍
2012.12.02品讀沈從文的湘西世界之《邊城》
2012.12.09《開卷有益》天府行---獨家專訪童話大王鄭淵潔(上)
2012.12.16《開卷有益》天府行---獨家專訪童話大王鄭淵潔(下)
2012.12.23《知音漫客》李靖專訪
2012.12.30江南專訪
2013年
2013.01.06唐家三少和南派三叔專訪
2013.01.13饒雪漫專訪
2013.01.20周政專訪
2013.01.27《開卷有益》天府行---品讀天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