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侖

開倫式檯球最早起源於法國,又稱“法式檯球”,後來在日本卻非常盛行,有“日本撞擊式檯球”之稱,它是國際大賽項目之一。

簡介

(圖)開倫球檯開倫球檯

開倫式檯球所用的球檯有和其它球檯不一樣的特點,它沒有球袋。是靠球桿擊球而得分的一種檯球打法,台盤的畫線類似於卡羅姆式檯球。

撞擊式開倫檯球以主球直接碰撞兩個球或兩個以上目標球得分。雖然開倫式球檯要比落袋式檯球桌面小些,球的體積大,容易得分,但這並不意味著開倫檯球是一種簡單的、乏味的打法。相反,它的打法不僅花樣多,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其他檯球打法的基礎。在我國的一些檯球廳里很少能見到這種檯球的打法。開倫式檯球每年都要舉辦一次世界性的開倫大賽

歷史

(圖)檯球檯球

開侖是一種球桌沒有袋口的檯球運動,最早流行於法國,隨後傳播至歐美各國,再傳至其他各洲。

早期的競賽項目為四球競賽與三球競賽,兩者規則一樣,只是球數不同而已。選手擊球後,只要令母球先後撞及兩顆子球即可得分。後來因為發明了“賽利]撞法,讓母球及兩顆子球持續集中在一個小範圍內,不斷地撞擊得分,因而創造驚人的高分,失去競賽意義。

為了挽救開侖檯球運動,於是各種改革方案因應而生:第一類是限制在某些區域內的擊球次數,例如自由球競賽及各種障礙線競賽;第二類是額外要求母球或子球碰撞桌邊(Cushion,音譯“顆星”)以增加困難度,例如一顆星競賽及目前最受重視的三顆星競賽;第三類是規定母球或子球要通過球檯上的特定位置,例如5針競賽、9針競賽等。

目前在歐陸各國及亞洲的日本、韓國,開侖是檯球運動中的主流項目。其中的三顆星競賽,為1998年亞運會及2006年亞運會的正式項目。

打法

(圖)雅樂美開侖水晶球雅樂美開侖水晶球

開倫式檯球打法形式有“顆星開倫”、“三星開倫”、“四球開倫”、“直線開倫”、“台線開倫”等等,最流行的要算“四球開倫”。

“四球開倫”有四個球,兩個紅球和兩個白球,兩個白球為比賽雙方各自的主球。舊規則計分方法是:主球撞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球後,可以擁有擊球權。主球擊中一個紅球、一個白球得2分;主球擊中“雙紅”得3分;主球擊中“雙紅”加一個白球得5分。這種2分制、3分制、5分制過去較為常用。但是,新規則全部採用1分制,只要碰到三個目標球中的兩個,就可以得1分,消除了因球的配置所產生的得分差距,計算也比較簡單。

比賽的勝負是以誰先獲得約定的分值為準。所以,當本方獲得擊球權時,應儘量爭取多得分。因“四球開倫”用的球稍重些,所以球桿比其他類型的球桿粗些。

(圖)開侖開侖

“四球開倫”開局的擺球方法為:兩個白球之間有兩個紅球,且四個球在同一條直線上。

當球在檯面上放好後,雙方各向底邊擊打一空桿,決定擊球順序。球離底邊近者獲選擇權;也可以抽籤決定選擇權。開球方以帶黑點的白球為主球,另一方以全白色的球為主球。規則規定,對方的主球可為本方的目標球。

按照規則,開球第一桿必須先撞擊對方白球方為有效,否則,將判作失機,交換擊球權。因開局的擺球是主球與白球之間有兩個紅球,且四個球在同一條直線上。因此開球方一般是撞擊台邊,打兩邊球(即撞擊兩個台邊),使主球撞台邊後再擊中雙球。

在“四球開倫”打法中,台邊的作用非常大。如果不能採用直線命中法,就要儘量利用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多次台邊反彈以達到觸及雙球的目的。在擊球技巧上與三邊卡羅姆檯球有許多類似之處。

競賽方式

(圖)自由球競賽禁區自由球競賽禁區

自由球

自由球競賽禁區自由球是一種常見的開侖檯球競賽方式,使用紅、黃、白球各一個,白球和黃球都是母球,雙方各選一顆當作自己的母球。桌面四個角落畫有斜線,與桌邊構成四個三角形禁區。

自由球競賽的基本得分方式與其他的開侖檯球一樣,必須在撞擊母球後碰撞到其餘兩顆球,但選手在同一輪擊球中,可以在球桌除了禁區之特定角落外的任何地區一直打雪利球,直至達到指定的分數為止。自由球為1998年亞洲運動會及2002年亞洲運動會的正式競賽項目。

三顆星

主條目:三顆星

三顆星競賽使用紅、黃、白球各一個,白球和黃球都是母球,雙方各選一顆當作自己的母球。擊球後母球必需碰到兩顆子球,而且在碰到第二顆球之前,母球必須最少碰台邊三次。

例如:

母球擊打某顆子球,繞三顆星,再撞擊第二顆球

母球繞三顆星,然後撞擊兩顆子球

母球繞一顆星,然後繞兩顆星再撞擊第二顆球

母球繞兩顆星,然後繞一顆星再撞擊第二顆球

三顆星是一種技術性很高的比賽,為1998年亞洲運動會及2006年亞洲運動會的正式項目。

規則

(圖)開侖開侖

開侖檯球規則

1.白球置於開球線上:此時裁判員將兩白球分置於開球線上,即位於三個開球點之左右兩邊,各距長顆星約30公分處,而紅球置於頂點。在比球時,裁判員將有點的白球或黃球放在左邊,另一白球則放在右邊。但如兩選手皆想用同一白球時,則由裁判員抽籤決定。

2.球行進中:選手將球打向頂顆星往回彈。而且至少應有一白球碰到頂顆星,否則應重新開球。但若一選手的球碰頂顆星兩次時,則他失掉開球選擇權。開球時不可使用替身開球。

3.球相碰:如果兩球在中途相碰時,犯錯的(將球打到對手邊的)選手喪失開球選擇權。

4.重新開球:如兩白球在半途相撞且無法判別到底錯在那方時,或者是兩球停留的位置與底顆星距離一樣時,裁判員得裁定重新比球。

5.紅球:如有一方選手的球碰到紅球時,該違犯選手將失去開球選擇權。

6.選擇開球者:選手其中之一的球停留的位置較靠近底顆星者獲得開球權。

擺球點:裁判員將球擺在

(a)紅球放在頂點。

(b)對手的白球擺在底點。

(c)第二顆白球,即開球者的母球,擺在開球者選擇的二開球點之一。

(註:即在底點左右兩邊約18.25公分)。

2.白球:先發打者使用白色球為母球開始打球。若有兩白球時,其中另一球為有點的白球;若有三種顏色時,則僅有先發打者用白球。

3.開球開侖:開球時之開侖應先直接打到紅色球。

4.輪流開球:若是比盤數時,不論比多少盤,選手輪流開球,選手在整個比賽過程中都用同一顆母球。

(圖)開侖開侖

“四球開倫”有四個球 兩個紅球和兩個白球;兩個白球為比賽雙方各自的主球。

舊規則計分方法是:

主球撞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球後 可以擁有擊球權。主球擊中一個紅球 一個自球得2分;主球擊中“雙紅”得3分;主球擊中“雙紅”加一個白球得5分。這種2分制、3分制、5分制過去較為常用。但是 新規則全部採用1分制 只要碰到三個目標球中的兩個就可以得1分 消除了因球的配置所產生的得分差距 計算也較簡單。

比賽的勝負是以誰先獲得約定的分值為準。所以當本方獲得擊球權時應儘量爭取多得分。

因”四球開倫”用的球稍重些 所以 球桿比其它類型的桿粗些 它主要適於雙人比賽。

“四球開倫”開局的擺球方法:

取台盤長邊的1、2、6、7星位 分別對準另一長邊的7、6、2、1星位連成四條直線。再以台盤短邊的中心星位連成一條直線 這條直線與上述四條直線的四個交點就是擺球位置。2、6星位連線上擺放紅色球;1、7星位連線上擺放白色球。

當球在檯面上放好唇 雙方各向底邊擊打一空桿 決定擊球順序。球離底邊近者獲選擇權;也可以抽籤決定選擇權。開球方以帶黑點的白球為主球 另一方以全白色的球為主球。規則規定對方的主球可視為本方的的球。

按照規則:開球第一桿必須先撞擊對方白球方為有效否則將判作失機交換擊球權。因主球與自球之間有兩個紅色球 且四個球在同一條直線上。一般是撞擊台邊 打二邊球使主球撞台邊後再擊中雙球。有一種開局打法用球桿撞擊主球右側瞄準擊打台邊第三個星位稍用些力主球碰撞右邊台頭邊反彈後可擊中雙球。

在“四球開倫”打法中台邊的作用非常大。如果不能採用直線命中法就要儘量利用二次、兩次、三次甚至多次台邊反彈以達到觸及雙球的目的。在擊球技巧上同三邊卡羅姆檯球有許多類似之處。

比賽目標

(圖)開侖開侖

1.目標:比賽的目標是在比賽規定的範圍內得到越多的開侖越好。

2.開侖:當母球經球桿撞擊後,能夠與其它二球相接觸時,便算得到一開侖。(譯者:三顆星比賽則應注意第83條應碰三顆星或以上的規定)

3.有效球:一有效球為三顆球原都為靜止的,而選手沒有犯規,且選手尊重主辦單位所偏好的比賽方式之條件。

4.得分:每一開侖算一分。

5.繼續打擊:如裁判員宣判某一開侖為合法時,該選手得繼續打擊。但如一開侖球裁判員雖沒聲明“失誤”《(但)他認為該球為失誤時》,選手得離桌。

比賽途中暫停

暫停:在比賽中途有一次五分鐘的暫停。

該比賽中途指的是當一選手在他那一輪打擊結束時,他的得分已超過比賽所規定分數的一半以上,或個別競賽約束之分數一半以上而言。但這規定並不適用於兩項競賽。至於三項競賽時,則在最後一項比賽開始前暫停。

但此暫停僅能在比賽已超過45分鐘,且一選手已達到規定分數的一半以上但尚未達到3/4時才有效。

裁判員亦可更改暫停的規定。

在比盤數時,暫停的規定如下:

-如三盤搶二勝時,在打完第二盤後。

-如五盤搶三勝時,則在打完第二盤或第四盤後。

比賽中途離開

1.棄權:選手在比賽進行中沒得到裁判員的同意(或授權)而擅自離開之行為視同輸了比賽。但比賽中若有不可抗拒的情事發生時,得由UMB的正式代表或其代理者評估。

2.拒絕/排除:在裁判員的要求下如選手仍拒絕繼續比賽時,該選手將被排除於競賽之外。

球相接觸/相連球

(圖)開侖開侖

1.選擇權:當母球停在與其它兩球之一,甚或與其它兩球相接觸時,選手得有下列選擇權:

(a)要求裁判員將球重新擺放於球點;或

(b)先打沒接觸的球,或者是先打向顆星;或

(c)打剁桿分離但不可動到該相接觸的球。在最後選擇權的情況下,選手可先開侖打到該相接觸的球。若是完全因母球離開後,相接觸之球也許因失去母球之支撐而移動時,則不算犯規。

2.顆星:當母球與顆星凍結時,選手不可將球直接打向該顆星。

3.擺球:在重新擺球的情形下,裁判應依下列順序擺球:

(a)在自由球競賽(partie libre)、分格區競賽(cadre disciplines) 及一顆星開侖比賽時,三顆球全依開球時的位置擺放。

(b)在三顆星開侖比賽時,僅有相接觸的球才需重擺在各球點:

-紅球擺在頂點

-選手的母球可擺在開球線的中點(即底點)

-對手的白球擺在球檯中央(中央點)

-如相關擺球位置妨礙或蓋住球點時,則擺在各該妨礙或蓋住球點之球應擺放的相關位置。。

球跳離台外

1.重新擺球:在一顆或數顆球跳離球檯外時,裁判員將依下列順序重新擺球:

(a)在自由球競賽(partie libre)、分格區競賽(cadre disciplines)及一顆星開侖比賽時,三顆球全依開球時的位置擺放。

(b)在三顆星開侖比賽時,僅跳出球檯之球依第27條3(b)之規定擺置,而不是全擺在開球時之位置。

2.跳出球檯:當球不論是由框線掉下來,或者是碰到框線時,盡皆視同跳出球檯之外。

比賽時間

(圖)開侖開侖

1.比賽長度:比賽需達成某一定開侖數,其數目乃根據不同比賽而異,且由UMB委員會決定。

2.好了(Good):每一開賽應打至最後一得分。當選手打至最後一分時,一旦裁判員宣布好了時,即使有人在出桿後抗議該選手並沒達到應得的分數,比賽已算結束。

3.出桿權(innings):由UMB委員會決定比賽時雙方選手是否具有同等數目的出桿權。

4.和局/平手:比賽時若雙方具有相同數目的出桿權,而選手已獲得最後一分時,但因他比對手選手多一輪出桿權,此時對手選手可將所有球依開球的狀況擺置而打完他那一輪。如第二選手也達到了比賽所規定的分數時,則該局比賽以和局(平手)收場。

5.盤數:如比賽是比盤數時,則適用底下規定:

(a)在一盤中,當一選手一旦達成指定的得分時,該盤結束,並贏得該盤。即或首先開球的選手先達成,他的對手亦不能主張他那一輪出桿權。(b)當一選手達到比賽指定的盤數時,為勝方,且比賽立即停止。

著名選手

開侖檯球的世界傑出的名手,首推美國人斯卡夫,由於他掌握一手精湛的撞球絕技。因此被譽為檯球名人中的奇才,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是他的鼎盛時期。在開侖檯球界,他的名字是最令人崇敬的。

還有一位開侖檯球的名手利奧勒,是一位西班牙人,他不但在開侖檯球方面稱雄於世,而且在美式檯球中也稱霸球壇。1887年,他第一次贏得美式檯球冠軍後,以後在二十四年中,總共獲得十五次美式檯球冠軍。在開侖檯球方面,從1908年到1919年,他共得了十次冠軍。1936年他以七十一歲高齡。迎戰年輕的高手霍浦,終因體衰而力不從心,不敵年輕力壯的的新秀。

比賽視頻

2008 開侖 大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