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莊行政村

[沿革] 明洪武三年(1370年),閆氏祖順德奉詔由山西洪洞縣同上村遷居鄆城戴家集閆家胡同。天順四年(1460年),四世祖守訓公遷此建村,以姓取名閆家莊。因重名,1982年改稱東閆莊。

末屬鄆城縣大老人里,1928年歸鄆城二區大老人鄉。1940—1957年隸鄆城縣二區。1958年初屬大老人鄉,是年秋建閆莊大隊,屬劉官屯公社。1962年屬大老人公社,1975年隸張營公社。1982年初,改為東閆莊大隊。1984年初建東閆莊村民委員會,屬大人鄉。2001年鄉鎮合併,屬張營鎮。

[地理位置] 本村位於鄆城縣城東15公里處,東與梁山縣黃垓鄉井莊接壤,北與唐樓、韓垓隔河相望,西與大老人相連,南與吳樓相接。

[自然狀況] 全村地勢平坦,一分乾圍村半周,水利條件較差,以井保豐,以河保源,適宜種植小麥、棉花、玉米、大豆及各種蔬菜。2002年全村占地2077.8畝,其中耕地1756畝,分為三類土壤,學校占地0.8畝,村莊占地321畝。

[特色資源] 我村是鄆城縣國槐等綠化苗木種植基地,中原最大老榆木供應中心(可翔木業)
,小尾寒羊,魯西黃牛養殖基地.歡迎廣大客戶參觀指導!

[交通] 建國前,交通極為不便,與縣城和四鄰鄉縣之間全是彎曲土路,高低不平,雨雪天氣極難行走。建國後,公路發展迅速,村內土路由瀝青路面所取代。濟(寧)董(口)公路離村較近,縣城區客運線路班車投入運營,有直達村口班車,“濟南-菏澤”高速嘉祥出口離本村2公里,濟南到我處僅需2小時路程,為本村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姓氏與人口] 全村共有閆、吳、楊、張、朱5姓。其中閆氏257戶1078人,明天順四年(1460年),閆氏四世祖守順由閆家胡同遷此定居。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吳氏十一世祖顯璧由大老人遷此。民國9年(1920年),楊氏十八世祖建知由黃垓遷此。明弘治二年(1489年),張氏四世祖大魁由大老人遷此。朱氏四世祖連芝於明朝遷此。1949年全村共130戶820人,2002年285戶1181人,均為漢族。

[教育] 我村民風淳樸,極其重視下一代文化教育,每年都湧現出大批優秀人才。加之我縣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鄆城市北宋農民起義領袖宋江的故鄉,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一部《水滸傳》使鄆城名揚天下,旅遊資源豐富。崇文尚武,以中國十大名武校之首的宋江武術院為依託,對中華武術發揚光大,中西武術文化交流日益頻繁。

閆莊行政村教育基地

[榮譽] 1953—1960年為農業生產先進單位。

閆莊行政村閆莊行政村

(圖)榮譽

閆莊行政村(圖)閆莊行政村

正強制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