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籍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mén jí ㄇㄣˊ ㄐㄧˊ
門籍(門籍) 
(1).古代懸掛在宮殿門前的記名牌。長二尺,竹製,各書官員姓名、年齡、身份等。後改竹籍為簿冊。冊籍上有名方可出入。《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太后除 竇嬰 門籍,不得入朝請。”《資治通鑑·漢景帝前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門籍,出入宮殿門之籍也。” 唐 顏真卿 《論百官論事疏》:“其有無門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監門司與仗家引對,不許關礙,所以防壅蔽也。” 明 陳良謨 《見聞紀訓》:“凡京官俱書名簿上,置 長安門 ,謂之門籍。有病注‘病’字在名下,不朝參,謂之注門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下·通籍》:“ 漢 制:司馬一人守宮門,記公卿之年貌,號曰門籍,以通其出入。”
(2).指門第與身份。《舊唐書·李林甫傳》:“ 玄宗 曰:‘卿以 仙客 無門籍耶?卿有何門閥?’”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揆 ( 李揆 )負才與門籍,不宜為此,頗忿而去。”
(3).弟子對老師的隸屬關係。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 梨洲先生 講學 甬 上,遂相約渡 江 問道,齒隸門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