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即天涯

門外即天涯是由介子微所著的鄉村小說,2008年出版,書籍中有對人的心境的指引。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頁碼:314 頁碼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536053953
·版次:1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
·中文:中文
市場價:¥22.00

內容簡介

我承認自己比較木訥,比較遲鈍,連叛逆都來得後知後覺。而十幾年的青春就這么一擲,被土地漚成了一片虛無。

作者簡介

介子微,出生於湘西,暫居深圳一隅。喜歡一切微小的事物,難免亦沾帶一些小女子習性。曾以為人生就是一場平淡的旅程,但意外因文字而化蛹成蝶。面對現實的蒼白,沉迷於文字的豐富。涉獵廣泛,純文學,都市小說,愛情小說……皆有戲筆塗鴉。因自覺歸類於平凡的普羅大眾之列,亦由此自封為草根文學的非著名代表人物。現供職於全球500強企業富士康科技集團內刊編輯部。

據悉:該作者曾是富士康科技集團的
一位員工,最初從流水線作業員做起,現在供職於富士康內刊編輯部.
~_*~_*~_*~_*~_*~_*~_*~_*~_*~_*~_*~_*~_*~_*
2008年11月1日
偶然間看到海報,介子微要在園區的學而優書店簽名售書。
在想,去還是不去呢。。
後來還是沒去。
還是會支持她的文字。
竊以為,讀書本來應該便是一個人的安靜。
該感動。因為,又多了一個人可以把文字記錄的心情與大家分享。
畢竟,在這個號稱幾十萬人云集的園區,上班下班摩肩接踵的擁擠中,又有幾個人的心,可以和我們這樣接近。
買一本正版的《門外即天涯》,慢慢欣賞著裡面的文字,心情。
便夠了。
--abdrew.hz.wang
2008.11.2於富士康深圳龍華園區
~_*~_*~_*~_*~_*~_*~_*~_*~_*~_*~_*~_*~_*~_*

目錄

1石鼓門
2門外即天涯
3左乳
4玻璃窗
5清明霜
6大米
7駝背山
8死人塘

序言

秘密,它太複雜,太寬泛。它無可形容。有時候像一塊渾濁的水域。等它澄靜下來,裡面其實並沒有什麼。但是它存在著,自有它混亂的境界。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秘密的本質就包含了欲望的成分。在這個欲望已經變質的年代,人生需要有一種力量來抵抗絕望和虛無,從而確定行走的方向和坐標。聽,是一種行走;閱讀,也是一種行走。它們是獲取心智成熟而不迷失自我的捷徑。傾聽與閱讀,這兩者都生來具有一種窺視的姿態,是兩根可以棲息幻想的繁枝密柯。
或許村莊只是一個殼。我們在這裡出生,長大,然後走失。殼被扔在原地。它碎在那裡,像一個不合時宜的包袱。而我在這個殼裡一住二十幾年,直到多年前才開始出來遊歷。其間也有過短暫的出遠門,但從未想過要離開它。我話語不多,很少串門,喜歡在田野遊盪,去山頂吹風。所以我收穫故事的渠道,除了身邊的親人別無它途。但是我相信,有很多真正隱秘的事情,她們是無法用敘述傳遞給我的。我用一種內向封鎖的方式,切斷了咀嚼回味某種具有反芻一般快感的共享通道。直到終於與村莊產生隔膜,回去的念頭日漸淡薄。我承認自己比較木訥,比較遲鈍,連叛逆都來得後知後覺。而十幾年的青春就這么一擲,被土地漚成了一片虛無。

文摘

拉不回,脾氣拗在這裡。桔紅開箱翻檢,挑了件杏黃色綢絲外褂。立領,布扣子,腰那一把不合身,掐得緊緊的。桔紅悄悄掩了門,回到蹲了一個大白天的地方。不為尋找回憶,是應該忘記。桔紅要把早上的相遇埋到地里,漚死它。站在樹底,桔紅突然明白過來,天已經黑透了,哪裡還有花褂子,哪裡還有她這個人,不過是一團影子,一個不死心的鬼魂罷了。桔紅繞到學校後面的樹籬,鬱郁地看一眼。她知道哪個視窗住著那個人。夜很冷,秋天的涼風從身體裡穿過。視窗黑洞洞的,桔紅把最後一點絕望的熱情耗在妄想之中,然後拖著自己的軀殼回家了。
山間的小馬路,不是土包,就是洞。拖拉機失控地吼一聲,落地後熄火了。“突突”聲一絕,耳朵里灌進來猛烈的風聲。風沙拉沙拉吹著滿山的樹枝,心裡頓時捲起寒意。山下的陽家沖,頭上的天,都已經燈滅星稀,只有丈來高的青黑流嵐,幕布樣在風裡翻滾。車子剛好停在山頂的風口。黑鬼罵罵咧咧,打開座位下的工具箱。黑鬼把搖柄甩得山響,拖拉機喘息幾聲,又歇下了。黑鬼吐口唾沫,探手在工具箱裡拎出油桶,忽然摜在地上,夾腳跟過去,飛起一腳,油桶老老實實掉下山,不見了。白玉蘭撲過來,只來得及看一眼,馬上火起,嗔道:“你腦筋缺根弦,又沒把油備足,我看該踢的是你。”黑鬼頂回一句:“我的錯?是你自己非要出工,女人的話聽不得,聽了就撞晦氣。”白玉蘭也累了一天,早沒了平時的和氣:“我還不是為你。你還有一輩子呢,守著骰子當飯吃,金山銀山也不夠你填進去。你也就是個不經燒的泥坯子,命里多看兩眼也上癮的。你還是大男人不是?”黑鬼哈哈大笑,乾澀的回音立刻空落落刮過來:“好嬸子,你又沒試過,怎么知道我不是?我命里沒有四兩朱紫貴,不怪祖墳少根草,只怪自己沾了死人的霉運。我還想發財?留條命就算吉星高照了。”

後記

我一直都無法平息為父母那一代人做點什麼的衝動,因為他們剛好站在一個新舊歷史交匯的分界點。在他們之前,清貧的鄉村生活依然承載著農耕文明的餘音與古韻;在他們之後,社會的高速變革帶來了城市文明的衝擊與碰撞。這本書能夠出版,算是了了我的一個心愿。我甚至可以說,今後我不會再寫鄉村小說了。除非有奇蹟出現。
我這么說是因為我自己就要成為鄉村生活的叛逆者。即使我不得不回到故鄉,我的骨子裡也與現在的鄉村生活格格不入。我始終弄不明白,為什麼大量的鄉村人湧進城市,為城市的漂亮與尊榮付盡血汗的同時,城市卻把不健康的情緒垃圾傾倒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我越來越不願意回到故鄉,因為每見一次,曾經對鄉村的美感就在心裡死去一次。房子是越建越漂亮了,但眼前總是漫捲著荒蕪、頹敗的田園印象,耳朵充斥著賭博、離婚、越軌、出賣……各種小道訊息。我覺得我活在一個荒誕的真實世界裡。在今天,曾經認真向學的我們已經變成異類。很明顯,那些目不識丁的姐妹活得更加滋潤,更加有對比性。而鄉村的男人們變得面目模糊,簡化為一個貪圖享受而喪失道德的符號小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