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藤國際大獎小說書系:楓樹山的奇蹟

《長青藤國際大獎小說書系:楓樹山的奇蹟》講述了一個溫暖的關於親情、愛以及親近自然的成長故事。所有的孩子都會想住在溫馨甜蜜、充滿奇蹟的楓樹山!為了讓疲憊、消極的爸爸重拾生活的信心,瑪莉一家從城裡來到了高山之上,搬進了媽媽的外婆留在楓樹山的舊房子裡。10歲的瑪莉就像踏入了一片奇境,從春到冬,楓樹山每天每天都會給她不同的驚喜。從手工製作楓糖的營地,到春天的第一朵花,再到火紅的狐狸一家……她經歷了在城裡、在高山之外永遠也無法擁有的生活——那是怎樣的生活呢?連人見人怕的逃學檢查官都會幫著她和哥哥“逃學”,並且給他們帶來一大群幫手,幫助製作甜蜜的、溫暖人心的奇蹟…… 每個孩子的童年都需要這樣的一座山,或者這樣一本充滿愛和奇蹟的小說。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長青藤國際大獎小說書系:楓樹山的奇蹟》是國際權威大獎紐伯瑞兒童文學金獎作品,入選中國台灣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書目,文學性與故事性並重,屬於國際一流水準的兒童文學作品。
溫馨甜蜜、關於親情和愛的成長故事,兒童文學中的《瓦爾登湖》,引導孩子親近自然的最佳文學範本。
蘊含豐富的主題,探討家庭之愛,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溫情,城市與鄉村迥然不同卻各有優勢的生活和教育環境,以及在城市中喧囂疲憊的靈魂如何在大自然的美好之中得以治癒。
鼓勵孩子走進戶外,探索大自然,接觸完全不同的生活和環境。
精美的原創插畫,細膩的筆觸完美詮釋書中的溫情和暖意。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維吉尼亞·索倫森 譯者:陳靜抒
維吉尼亞·索倫森(1912—1991),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出生於美國猶他州,其曾祖父母在1846年的西部大遷徙中搭乘大篷車來到猶他州,這一段家族歷史對她的影響極深,在她的很多作品中都留有痕跡。她熱愛旅遊,所有的著作都以自己住過的地方為故事場景。《楓樹山的奇蹟》的創作靈感也來源於她在新英格蘭地區真實的居住經歷。

媒體推薦

本書溫馨而真實,書里有豐富的小插曲、鄉村魔法、家庭之愛和值得懷念的人們。
——美國《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的文筆十分生動,幾乎每一頁都有很精彩的個性化描述。
——美國《芝加哥先驅論壇報》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到戶外去
第二章 初識克里斯先生
第三章 楓樹山
第四章 第一個奇蹟
第五章 薄煎餅
第六章 雪地靴的旅程
第七章 狐狸
第八章 隱士哈利
第九章 重大決定
第十章 喬的聖誕善行
第十一章 回到開頭
第十二章 再也不吃雞腿了?
第十三章 金槍安妮
第十四章 克里斯先生嘗一嘗

序言

剛來美國的時候,我在落基山的支脈上,一個地圖上找不到名字的高原小鎮拉若米住了三年。每每被人問起的時候,我總愛說,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就是從九月開始飄雪花,到來年五月還要穿羽絨服的地方;就是連壺水都燒不開,八九十度就會沸騰的地方。作為一個熱愛城市的人,我幾乎是逃一般地離開了那個地方。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在離開那裡之後,翻開一本《楓樹山的奇蹟》這樣的書,會讓我腦海深處所有關於拉若米的美好記憶,全都湧上了心頭。
也許不管是新英格蘭地區還是落基山上,所有的高山生活都是一樣。剛去拉若米不久,有一次參加美國人組織的野餐,就在城郊樹林裡的一片空地上。八月的拉若米,太陽剛一落山,就已經寒涼得要裹緊風衣了。暮色四合,我們熄滅了篝火往樹林裡的車子那邊走過去,我拉開車門轉身正要叫同伴,一抬頭就看見身旁的樹枝間,一頭小鹿正瞪大了眼睛在瞧著我。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在動物園以外的地方跟鹿這樣碰面。在當時當刻.我也像本書的主人公瑪莉那樣,被這山裡的奇蹟給震暈了,做了和她一模一樣的傻事——失聲尖叫起來,嚇跑了小屁。當然.後來在拉若米住了三年,我也像瑪莉他們一樣,慢慢見到了更多的奇蹟:春天的草地上爭先恐後鑽出來的土拔鼠,夏天的土狼和浣熊,還有最最迷人的,夏日的朝霞里,披著一身橘紅皮毛的小狐狸一家。然而我永遠忘不了的,還是那第一隻小鹿懵懂的眼神,就像瑪莉永遠忘不了一腳走進楓糖營地里,聞到那又像是丁香花,又像是盛開的果園一般,楓樹山的第一個奇蹟吧。
住在高高的山上,到底會有怎樣的奇蹟發生?瑪莉一家帶著對楓樹山的信念來到了高山上,瑪莉和喬這兩個來自大城市匹茲堡的小學生和媽媽一樣,抱著“治好爸爸”的念頭又選擇留了下來。他們在這裡經歷了造物的奇妙變化,也看到了時光的大手怎樣撫過各種傷痕,就像撫過楓樹上的那些疤。爸爸到底有沒有治好,這其實也並不比第一朵“復活節蠟燭”在哪兒開,第一滴楓樹液什麼時候落下來,或者銀色的月光下那一群狐狸要去哪裡更叫人牽掛。而除了受傷的爸爸、遭遇意外的哈利和克里斯先生,瑪莉和喬他們自己也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成長。你能想像嗎,會有什麼樣的事情,能讓逃學檢察官都幫著你一起逃課?這是在高山之外,永遠也無法擁有的生活。
對於熟悉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更像是對《瓦爾登湖》的一場致敬。故事裡的隱士哈利脫口就能說出這書里的句子;最最率直的克里斯,恨不得自己掏錢買果子給松鼠吃的克里斯,也正像《瓦爾登湖》里說的“真正的農夫”那樣,貢獻第一顆果實,也獻出最後一顆果實——甚至是他自己。
在快離開拉若米之前,有一個冬天的傍晚,在薄暮里,遠山的輪廓映照在白亮的夕陽餘暉下,襯著黝黑的藍天,那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美的傍晚。在那一刻,我曾在心裡拚命地叫自己記住。也許我以後都不會再來這裡了,但是我希望我能記住這一刻的感動,在將來說給我的孩子聽。在這山里,天地歲月物華美好,這一切值得每一雙眼睛。就像契訶夫說過的那樣:“我們需要這樣的生活,我們值得這樣的生活,要是這樣的生活我們現在還沒有,至少我們得相信它,期待它,渴望它,為它做準備。”或者至少,讀一遍《楓樹山的奇蹟》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