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島機場

長洲島機場,1982年,梧州市政府提出修建機場。同年11月,會同民航廣西區局踏勘選址,初步選出龍新一
平朗場址。
1983年2月2日,國家計委第一副主任宋平等在梧州檢查工作時要求儘快做好機場建設前期工作。
次日,梧州市正式申請修建機場。5月下旬,開始進行龍新-平朗場址的可行性研究。
1984年4月下旬,因龍新-平朗場址與自治區電力局220千伏變電站站址衝突,重新選出中村場
址,並於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後因中村場址又與自治區電力局500乾伏變電站站址發生矛盾,
8月至10月,在方圓50公里內廣作普查踏勘,選出22處,篩選出中村、龍蛟崩、長洲島3處。
1984年11月,自治區人民政府上報中央軍委、國家計委、中國民航局,要求建設長洲島過渡性
機場並進行龍蛟崩中型機場的可行性研究。國家計委批覆,機場修建要長期規劃、一次定點,分階
段建設。
中村、龍蛟崩兩個場址均座落在平均高程100米左右的山包、山脊上,淨空較好,能建設中型
機場。但地形複雜,土石方量多,投資大,建設周期長,且仍與變電站站址互相干擾。1985年4月
再次踏勘選址,擬選用長洲島場址。1986年3月、6月,中國民航局、自治區政府分別批覆同意長洲
島選址方案。
長洲島位於梧州市西南,距市中心7.5公里。島四周為西江環繞,場址位於島東丘陵地帶。場
區地貌複雜,高度差一般為20-30米,最大高度差達44.2米。地質多為裂隙節理屬稍發育型,地震
烈度小於6度。場址四周多山,除南端淨空無超高山峰外,北端及東西兩側淨空共有14座山峰超高,
平均超高達71.94米。
1986年11月,民航機場設計院編制長洲島機場項目建議書完畢,規劃首期建設規模滿足運-7、
安-24等類小型飛機使用需要。
1987年10月5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同意新建梧州長洲島機場,規模按滿足安-24型飛機起
降設計,建設資金在設計任務書中審定,由地方政府籌措3/4,中國民航局在“八五”計畫期間安
排1/4。
1987年12月,民航機場設計院完成長洲島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設計任務書,規劃首期工程規
模按滿足安-24型飛機起降設計。跑道長1500米,寬30米,估算投資4624.9萬元。機場北端淨空條
件差,卻是飛機離場的主要方向,安-24等型飛機只有減載或目視飛行才能做到,飛行效率低,經
濟效益差。根據客運量預測,梧州-廣州航線將是機場的主要航線,而廣州白雲機場要求起降的客
機要有一定載客量,所以機場近期建設以能起降波音737類型飛機為宜。為此,同時編制另一設計
任務書,第一期工程規模設:跑道長1800米,寬45米;航站樓按1995年高峰小時旅客195人的要求
建3500平方米;征地74.67公頃,總投資4995.2萬元。最後採用了這一方案。
1988年元月24日至25日,初步設計在桂林機場通過評審。同年3月17日,中國民航局批覆同意
設計任務書,明確國家投資1100萬元,其餘全部由地方政府包乾。
完成各項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後,1991年12月16日,長洲島機場舉行奠基典禮,1992年4月1日正
式動工。至1993年7月,因原材料漲價,概算總投資調整為1.3億元,完成投資估算5000萬元。土建
工程除售票處和家屬宿舍未開工外,已全部完成。1993年下半年進行場道澆築和設備安裝,1994年
4月基本完工。同年6月梧州遭受特大洪澇災害期間,為抗洪救災,長洲島機場先期臨時啟用。1995
年4月16日,長洲島機場首航,正式投入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