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峽風景名勝區

長江三峽風景名勝區

長江三峽風景名勝區1982年被國務院命名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長江三峽風景名勝區(重慶段)包括奉節-白帝城、瞿塘峽、巫峽、神女溪、大寧河小三峽、馬渡河小三峽、大昌古鎮、巫溪廟峽、自然生態培育區、忠縣石寶寨、豐都名山、涪陵白鶴梁等區域,規劃面積1095.67平方公里。

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東至湖北宜昌,全長193公里。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

瞿塘峽居西,在重慶所轄的奉節巫山境內。峽口為夔門,兩山壁立,有如門戶,其江面最窄處不足百米,山高水急,極為壯觀,人稱“夔門天下雄”。峽內名勝眾多,以摩崖石刻和絕壁棧道遺蹟最為引人注目。峽口高處有白帝古城,內多三國遺蹟,有的旅遊船安排有白帝城觀光項目。瞿塘峽下是大寧河寬谷,大寧河小三峽是三峽風光的重要組成部分。

巫峽居中,地處重慶巫山和湖北巴東兩縣之間,谷深峽長,幽靜秀雅。著名的巫山十二峰恰似亭亭玉立的十二仙女,自古就有“朝為行雲,暮為行雨”的浪漫傳說,遊客一定要依船上的提示注意觀賞。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漢代美女王昭君的故鄉都在巫峽附近。

西陵峽居東,在湖北境內,全長75公里,歷來以水急灘多、行船艱險而令人望而生畏,後經整治,通盤條件已大為改善。西陵峽兩岸石壁的形態、色澤都十分奇特,牛肝馬肺峽兵書寶劍峽黃牛峽等區段都名有特色。西陵峽下口正在修建宏偉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已形成以現代化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新興人文景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