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追蹤

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圖 紅四方面軍長征路線圖 紅二方面軍長征路線圖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軍事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9月1日)
精裝: 44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01377621
條形碼: 9787801377623
尺寸: 31 x 23.8 x 3.4 cm
重量: 2.6 Kg

作者簡介

於利祥,漢族,52歲。旅行家,詩人,高級攝影師。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江蘇省濱海縣人。當過知青,工人,廠長,曾任鹽城市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主任,中興集團總裁助理等職。現任江蘇省南京旅行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任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工作室主任。
在其35年的生活和工作經歷中,喜愛文學藝術和哲學,擅長攝影,把傳播歷史文化當作處女的一種責職和使命,堅持用真實的生活體會,生命體驗和人生感悟來發掘、豐富、充實、拓展歷史文化的價值韻涵。
1998年以來,為弘揚長征精神,傳播長徵文化,累計4年零8個月,重勘了紅一、二、四方面軍和紅25軍的長征路線以及紅軍西路軍的喋血征程。歷盡艱辛,九死一生,追蹤,見證,採訪,拍攝,呼籲保護長征遺存,行程九萬餘里,完成了長征歷史文化遺產的匯集工作,得到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軍事博物館、國家博物館等單位專家學者的肯定和好評。先後被中央電視台、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北京黨史》、《中國新聞出版報》、《中國交通報》、《中華魂》、湖北《學習月刊》、海南《商旅報》、上海《旅遊時報》、江蘇《黨的生活》、《江南時報》、《揚子晚報》、《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等媒體採訪和報導。
現為中國現代史學會理事,中國民俗攝影協會、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內容簡介

《長征追蹤》主要內容:紅軍長征是在日本帝國主義加快侵略中國步伐,全國人民抗日救國運動不斷高漲,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為主要矛盾的形勢下,由於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指導,各革命根據地未能粉碎國民黨軍的重兵“圍剿”而被迫舉行的一次戰略大轉移。蔣介石不顧民族危亡,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糾集上百萬軍隊和大量飛機,對各路長征紅軍進行圍追堵截,企圖置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於死地。英雄的紅軍指戰員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與強敵展開殊死搏鬥,終於打破了國民黨軍一次又一次的圍追堵截,克服了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目錄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
紅軍長征前革命根據地形勢變化圖
紅一方面軍一中央紅軍一的長征
紅一方面軍長征路線圖
紅一方面軍長征遺存追蹤路線示意圖
一、紅一方面軍的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擴大
二、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推行,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三、被迫決定戰略轉移,中央紅軍準備長征
四,告別中央革命根據地,踏上漫漫長征路
五、突破敵軍四道封鎖線
六、毛澤東力主實行戰略轉兵,黎平政治局會議勝利召開
七、突破烏江天險智取遵義
八、遵義會議,歷史的偉大轉折
九、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
十、通過彝民區,強渡大渡河
十一、翻越夾金山,同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
十二、兩河口會議,確定北上川陝甘戰略方針
十三不怕艱難險阻,征服雪山草地
十四、先行北上,勝利結束二萬五千里長征
十五直羅大捷,革命大本營奠基西北
紅25軍的長征
紅25軍長征路線圖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形勢圖
紅25軍長征遺存追蹤路線示意圖
一、花山寨會議,西進入陝
二、創建鄂豫陝根據地。粉粹敵軍的[圍剿]
三、西進北上,同陝甘紅軍勝利會師
四、打擊[圍剿]之敵,鞏固擴大陝甘根據地
紅四方面軍的長征
紅四方面軍長征路線圖
紅四方面軍長征遺存追蹤路線示意圖
一、紅四方面軍創建,鄂豫皖根據地鞏固發展
二、創建川陝根據地,粉粹敵軍的圍攻
三、強渡嘉陵江,踏上長征路
四、進軍懋功地區,策應中央紅軍北上
五、南下失敗,與紅二方面軍共同北上
紅二方面軍的長征
紅二方面軍長征路線圖
長征前湘鄂川黔根據地形勢圖,
紅二方面軍長征遺存追蹤路線示意圖
一、紅6軍團突圍西征,同紅3軍木黃會師
二、長征轉戰貴州,迴旋烏蒙山區
三、揮戈滇西北,會師甘孜城。
四、紅二方面軍正式組成,與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
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
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示意圖
一、瓦窯堡會議,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總政策的確立
二、紅一方面軍東征、西征,陝甘根據地的鞏固擴大
三、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
重勘長征路途中的關心支持單位
參考主要文獻和書籍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