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地鶇

長尾地鶇

長尾地鶇(學名:Zoothera dixoni)為鶲科地鶇屬的鳥類。分布於尼泊爾、不丹、緬甸、泰國、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青海、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常見於在西藏棲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針葉林或灌叢間、在青海活動於河谷楊樹林下或黑刺灌叢中的地面上以及在貴州僅見於海拔700米的山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及印度。

基本信息

概述

長尾地鶇長尾地鶇

長尾地鶇 Long-tailed Thrush
雀形目 >鶲科 > 地鶇屬
PASSERIFORMES > Muscicapidae > Zoothera dixoni
拉丁學名Zootheradixoni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Seebohm,1881)

界: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鳥綱Aves
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鶲科Muscicapidae
屬:地鶇屬Zoothera
種:長尾地鶇Z.dixoni

描述

長尾地鶇長尾地鶇
體大(26厘米)而尾長的地鶇。上體單一橄欖褐色,下體偏白並具黑色鱗狀粗紋。飛行時翼上的皮黃色斑塊明顯。眼圈色淺,翼具兩道皮黃色橫紋。與虎斑地鶇的區別在上體缺少鱗狀斑紋。與寶興歌鶇及其他Turdus屬種類的區別在外側尾羽端白,下體具鱗狀斑紋而非點斑,且具Zoothera屬種類的翼下特有兩道白色粗紋。與光背地鶇的區別為翼上橫紋較顯著,多橄欖色,尾長,翼斑皮黃而非白色,且下體黑色月牙形紋較少。
虹膜-褐色;嘴-褐色,下顎基部黃色;腳-肉色至暗黃。
叫聲:鳴聲似笛音。

分布

分布於尼泊爾不丹緬甸泰國印度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青海、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常見於在西藏棲于海拔3800米左右的針葉林或灌叢間、在青海活動於河谷楊樹林下或黑刺灌叢中的地面上以及在貴州僅見於海拔700米的山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及印度。

分布狀況:不常見。繁殖於西藏東南部、雲南南部及西部和四川。遷徙時在廣西西部有過記錄。棲于海拔1200~4000米常綠林。

習性

常與各種鶇鳥混群,一般於地面取食。棲于海拔1200~4000米常綠林。繁殖於西藏東南部、雲南南部及西部和四川。遷徙時在廣西西部有過記錄。常與各種鶇鳥混群,一般於地面取食。

繁殖方式

卵生

參考文獻

1.1.01.1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長尾地鶇.《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2009-4-4].

相關條目

野生動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