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鄉中心學校

學校簡介

始建於1977年的甘州區長安鄉初級中學具有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2000年經過改建後學校面貌更是煥然

校園一角校園一角
一新,近年來在區教育局的領導和關懷下,以“抓黨建帶觀念、抓管理求規範、抓德育建特色、抓教學提質量、抓發展創名校、抓教研促教改、抓安全促平安、抓後勤促保障”為管理目標,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中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有一支師德高尚、教育教學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現有中學一級教師45人,中級以上職稱教師占80% ,有區級骨幹教師4人,2000年以來,教師中有19人次在市、區的各項教學成果評比中獲獎,發表教育教學論文12篇,1項課題通過省級鑑定,2項課題獲得省、市級二、三等獎,教學設計與教學課件獲獎11項,有2人次被表彰為全區師德標兵,有16人次獲得市、區優秀教師及模範班主任光榮稱號。經過辦學實踐和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學校管理民主、注重全面發展、教師治學嚴謹、師資隊伍精良、師生思想活躍、學生個性鮮、教學質量上乘等優良傳統,校園環境優美、綠樹紅花交相輝映,校園環境建設躍居全區農村學校之首,是張掖市農村初級中學辦學示範學校,2004年被甘州區委、區政府命名為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教學環境

學校管理的成效體現在學校發展的生機上。文化代表學校辦學的氣氛,綠色是文化校園的重要條件,有綠色才有朝氣,有朝氣才有魅力。建設綠色校園是長安中學長期的追求。學校始終堅持“環境造就人”的理念,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充分發揮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通過鄉政府投資、全校教師集資修建了3200平米農村一流的教學樓和1800平米的綜合樓以及1200平米的師生餐廳,徹底告別了土房校園的歷史,建校之初栽植的8棵馬尾松樹見證了學校的發展歷程。新的校園綠化美化規劃富有時代特色,按照綠色草坪為主的理念精心設計,喬木、灌木、花草和其它觀賞植物種類的合理布局搭配,小植物園、草坪,花壇,綠籬和休閒綠地等錯落有致,國槐、垂柳、垂榆、松樹、柏樹、饅頭柳、圓狀榆、椿樹、桃樹等品種豐富,牡丹、芍藥、月季、刺梅、迎春、榆葉梅、菊花、一串紅、大麗花、牽牛花等繁花似錦,草坪、綠籬生機盎然,營造的“垂柳書香園”為全校師生工作、學習提供了優美環境,大大提升了我校育人環境的品位。
人文校園是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在大力加強綠色校園建設的基礎上我們更加關注人文校園的建設。學校堅持教育教學質量與精神文明建設“五同步五到位”(目標同步、部署同步、考核同步、獎罰同步和思想到位、領導到位、工作到位、投資到位、措施到位),確定了“建一流育人環境”的創建目標,多方集資改善辦學條件,圖書室、理化生儀器室和實驗室、德育室、辦公室進一步更新,建成了多媒體教室2個,多功能廳一個,遠程教育電教室一個,創建起了校園電視台和“班班通網路”, 新增了“書山有路”不鏽鋼雕塑,無崖峰噴泉和勵志遠志亭以及大雁飛文化長郎,四幅巨型噴繪,設計了童趣盎然的傘形涼亭,有寓義豐富的雕塑“放飛希望”和“開啟未來”;在教學樓正門門庭懸掛了“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質樸方正,篤志博學和誠實求真,刻苦嚴謹,助人愛人,敬人容人”的做人和求知的準則。
為加強樓道文化建設,又投資20多萬元在教學樓走廊內懸掛了高品味的名人名畫作品70多幅,警示標誌牌15塊,教學樓、綜合樓等教學場所的牆壁都有適當的肖像、書畫和標語,會議室、多功能廳、圖書室等都展現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思想,校訓放在了學校教學樓最醒目的地方,學校的教室、實驗室、會議室、宿舍、食堂、圖書室等學習和工作場所都保持乾淨、整潔、規範、有序。而且做到了溫馨、舒適、安全、方便。二十四字辦學方針、大型宣傳噴繪等體顯了建設人文校園新成就。櫥窗、宣傳欄、報廊等宣傳著學校主體文化思想,也是校務公開的重要渠道。校訓、校風、教育理念、教育措施、學校奮鬥目標等都通過它們讓全校師生周知,並由此逐漸變為廣大師生的自覺行動。校刊、校報、校園廣播系統、校內網際網路是流動的媒體,信息量大,參與面廣,互動性強,閱讀便捷,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校史室、圖書室、多功能廳、才藝展室、德育室既是服務場所,更是教育場所。通過精心設計的雕塑、文化牆、文字石塊、亭台等凸現學校的精神,充分展示出了學校文化建設特色,提升了學校文化品味,使學校的辦學條件躍上了一個新台階。
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長安中學學校校園整潔美麗,環境布置生動向上、和諧優美,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有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觀,營造多彩、有序、高雅的校園環境,努力使校園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段預告草、每一個角落都成為學生陶冶情操、砥礪德行、磨練意志、塑造自我的德育場所。充分體現學校的人文歷史和辦學理念,為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優美的環境和多彩的教育場所。

文化底蘊

一所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更多的體現在學校文化的建設,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校確立了“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樹立“管理育人”的思想,以生命化、人本化、民主化、綜合化、能績化、多元化、過程化為學校管理的理念支撐,從規範制約向引領發展轉變,從剛性管理向彈性管理轉變,從穩定秩序向人文關懷轉變,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公開的學校管理機制,科學地綜合運用項目管理、事實管理、危機管理、壓力管理、品牌管理、留白管理、互動管理、成功管理、差別管理等管理手段和方法,高度重視教師發展,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階梯,使“學校靠我發展,我在學校成長”的思想根植於教師心中;鼓勵基於民主的研討爭論,允許不同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的碰撞、溝通、交融,形成“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從而讓教師的個人價值追求與學校未來發展有高度的認同感。
近年來我們學校在進一步提升校園文化品味的基礎上大力加強精神文化建設,全面倡導和積極實踐“明德正行、精微志遠”的辦學理念,堅持走內涵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加強物質文化建設,進行校園整體改造,增加硬體承載質量,拓展文化活動空間,創設現代育人環境。學校以“建人民滿意學校,育祖國合格人才”為辦學宗旨,以建成“農村一流的學校”為目標,根據教育法律法規,德育工作、教學管理、財務後勤、團隊工會、安全衛生、校務公開、行風建設等方面管理制度健全。堅持領導分工負責,計畫先行,重點突出,措施明確,制度完善的原則,嚴格按照程式展開每學期的工作,制定有完善的學校內部管理制度,為依法治校提供了規範的操作執行保障,做到每一個教職工在其位、行其職、負其責、管其事,同心協力,分工合作,形成了良性循環,保證學校管理的高效有序。形成了嚴管理、高要求、抓過程、重落實的管理格局。全校教師中有1人取得碩士學位,有8人獲得學士學位;有47人取得大學本科學歷,65%的教師取得甘州區教育局信息技術初級考試合格證。
圍繞“本土化、抓特色”,我校加強學生文化建設,開展實效性強、形式活潑的教育活動;把班級建設成學生學校生活的“小家”,形成帶有本班特徵的文化、心理氛圍。倡導“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顯性地展現出來。讓“我與長安中學共成長”的理念時時衝擊教師的感觀,提醒自己所從事的研究之神聖,並自覺地努力地尋求從理念到行為的轉變的有效措施。每一位班主任老師在教室外牆的成長快樂欄中根據班級特色進行了創新性的設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同時,每個班級還深入分析了本班學生各方面的狀態,形成針對本班級學生髮展狀態的班級工作方案,讓學生全員參與班花、班徽、班規的設計。重視主題班團會的開展,進行崗位建設和幹部輪換制度,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讓每個學生的身心、學識、能力都得到發展。通過文化知識的學習、文化環境的薰陶、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的鍛鍊以及學校傳統的感染,使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不斷升華人格、提高境界、振奮精神,激發愛國主義情感、民族精神、全面發展的激情和合作開放的胸懷。先後有4名學生被團市委、市教育局表彰為全市“三好學生”,有8名學生被區教育局表彰為誠信少年,有120人次的學生參加國家、省級英語、數學、化學能力競賽獲二、三等獎,有6名學生參加全省書信大賽獲張掖賽區二、三等獎。有13人次參加全國奧林匹克數學化學學科競賽獲得甘肅賽區二、三等獎。

教學特色

未成年人的教育問題是一個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的巨大變化,競爭的加劇,節奏的加快,物質生活的豐富,超前消費的影響,無一不衝擊著我們的青少年,衝擊著涉世未深的未成年學生。貫徹《預防未成年犯罪法》把學生培養成為熱愛祖國,具有社會公德、文明習慣、遵紀守法的好學生,我們根據學生實際,確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導思想,樹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針,將德育工作擺在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的首位,形成了學校德育管理的“以人為本,激勵為先”“ 以“實踐”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生命”“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三大理念,樹立了“一切教育都必須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基本價值觀,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為指導思想,遵循青少年個性發展的特點,著眼於學生終身良好思想道德與行為習慣的形成,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建立以“激勵”為中心的德育管理機制,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激勵學生戰勝困難。
我校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學校德育科研工作,根據學校實際和社會的發展變化不斷更新德育觀念,更新德育手段,拓寬素質教育新途徑,通過“禮儀教育”正行為、“法制教育”明綱紀、“榮辱教育”激上進、“心理健康輔導”潤心靈、“愛心教育”顯真情、“德育科研”導方向等方式,努力擺脫以說教為主的德育方式,積極開展校內外德育活動,讓德育回歸生活,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實踐中體驗道德與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內”,轉變為以“內”為主,“內”、“外”結合的教育方式,讓學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內涵,自覺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通過持之以恆的實踐,使我校德育工作在不斷創新中煥發出更新、更好的活力。
本著教育和防範為主的原則,加強學校綜合治理,利用各種機會和條件,堅持對全校師生進行法制安全教育,提高保衛值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責任心,與學校所在社區緊密配合,加強校園及周邊環境的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確保了校園及周邊環境成為一方淨土,在全區的檢查評比中,我校綜合治理獲區級先進單位,學校黨支部連續多年被長安鄉黨委、政府表彰為先進黨支部、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學校團總支被團甘州區委表彰為“五四紅旗團支部”。
長安中學具有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以“規範辦校、依德治校、改革活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質量強校”整體思路為發展目標,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的辦學原則,帶領全體教師在思想上以目標為引領,觀念上以構建新理念為核心,行動上形成先進的新課程課堂教學模式為己任,機制上以“達標”為評價教學質量平台,激勵教師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於新課改工作,通過大家的團結協作和真抓實幹,取得了學校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階段性成果,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園景致,形成了學校管理民主、注重全面發展、教師治學嚴謹、師資隊伍精良、師生思想活躍、學生個性鮮、教學質量上乘等優良傳統,這是歷史鑄造的學校文化的精髓,是辦學理念創新的基礎,是教育觀念更新的基礎,是凝聚人心的基礎,也是學校主動發展的起點。
學校多年始終堅持“抓好全體學抓好全部學科,抓好全程管理,抓好最佳化抓好全面發展的半學思路,堅持”一切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努力讓沒一位學生..****,讓更多的學生成才,一濃烈的校園文化薰陶激勵每一個學生。在實踐中秉持“堅持現代化、發展方向,把學校建設成教育優質、科研領先、管理科學、特色鮮明、條件先進、全區知名的精品學校”的共同願望,將“以學習型組織理論為指導,總結、繼承和發揚學校近多年的辦學傳統,用現代教育理念逐步確立正確的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評價觀,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基本形..****本化、民主化的管理理念,創設吸引學生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辦學模式,形成鮮明辦學特色,不斷提高辦學品位努力構建了體現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自主預習,互冬討論,探究發現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提高了興趣,達到了提高成績的目的,夯實了素質教育基礎,在全區中國小文藝調演中我校編排的舞蹈《春天的故事》和《韻律青春》分獲二、三等獎,教師王 靜、韓海娟參加區、鄉演講比賽榮獲一、二等獎,教師楊蘭獲全省手工刺繡作品評選二等獎。
提升校園信息化建設水平,充分發揮信息資源套用的時效性和實效性,新建 “校園電視台”,以李嘉城教育設備和資源為主導,中國教育電視資源為主體,學校其他教育資源和校園特色教育(活動)資源為內容,構建我校信息化教育平台。學校及時發現、挖掘新課改中鮮活的教育教學案例,及時將教師實驗中源源生成的教學智慧集聚、輻射,進行宣傳推廣,發揚光大,開發新基礎校本研究中的生成資源,對有價值、有突破的教學方法如“班務對話活動”進行深化研究並推廣施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形成教育質量上的突破。通過實驗成果的編定、講座、沙龍等各種渠道實現實驗資源的共享性和豐富性。實現了教師群體的智慧成長和專業發展水平的持續提升,激活學生的自信、自立、自主的生命意識,賦予學生主動求學、積極上進的朝氣。創建了21世紀現代學校新型文化,發揚團隊精神,明確職責,嚴格實行目標化、制度化管理,通過“新基礎教育”校本研究,促進學校新變化、新發展。
學校堅持校本研訓制度,採取領導驅動,骨幹引動,新老促動,相互帶動,整體推動的模式,廣泛開張教研組內的說課,研課,評課和教學基本功的競賽,不斷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狠抓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的“嚴、細 、實、恆的精細管理,保證管理上的科學化,規範化常態化制度化從而保障學校的長效發展,可持續發展.,並較好地發揮示範、輻射作用”作為發展目標,群策群力,團結協作,勇挑重擔,敢於創新,使學校各項工作蒸蒸日上,校園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參加全省國中畢業會考成績綜合列甘州區第7名(農村中學第2名)。
迎著新世紀的朝陽,我校師生將以全省基礎教育工作現場參觀為契機,立足現實,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滿懷激情、銳意進取,實幹創新,團結奮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力爭在兩年內把我校創建成設施一流,師資一流,環境一流,管理一流的鄉級中學而奮鬥!一所不斷走向現代化的名校將為我國的教育發展譜寫更加絢麗的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