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吻鮠網箱高效養殖技術

2.網箱製作 5.做好魚種的放養與消毒工作 三、討論1.今年是首次養殖試驗,由於放養魚種的時間稍遲,加之魚種規格稍小,所以上市的規格尚小些。

一、試驗條件與方法

1.開好蓄水池 選擇江灘灘面寬度為90米,江灘真高3米,其上下游6千米範圍內無

工業污染和城鎮生活污水及醫療廢棄物污染,5~9月的豐水季節長江水能自然地流入和漫過灘地。在灘面上開挖一個面積為8畝的長方形蓄水池,灘面下挖3米深,靠江堤的一邊離江堤腳20米遠,以保證長江江堤的安全。開挖蓄水池的目的是保證在枯水期和落潮時的水位達2.5米左右。

2.網箱製作 網箱的形狀為長方體,規格為5米×2米×2米。箱架用三角鐵焊成,用直徑0.6米、長1米的塑膠泡沫圓柱體固定在網箱的兩端作浮體,通過浮體可調節網衣在水下的深度。網衣選用聚乙烯有結網,製作成封閉式的六面體,網目規格為3厘米。網衣的上口開一條0.8米長的直線封口,以便於放養魚種、投放食台、投餌和捕魚等操作,平時將封口封閉,以防長吻鮠從封口逃逸。每個網箱內設定一個直徑為0.7米的塑膠框罩作為食台。

3.網箱的設定 2003年4月18日共設定網箱40個,面積400㎡。網箱共分4排排列,每排設定10個網箱,網箱之間間隔2米,排與排之間的距離為3米,整個網箱成“品”字形交叉排列,網箱上端用直徑6毫米的聚乙烯繩逐一加以固定,以保證在大風大浪時仍保持各網箱之間的位置相對固定。

4.魚种放養前的消毒與準備 在放養前10天即4月16日,對蓄水池8畝、水深1米,用2000千克生石灰帶水清塘,將生石灰溶化後趁熱全池潑灑。魚種進箱前1周即4月19日,將40個網箱的網衣放入池水中浸泡,使網衣上附著一些藻類,防止長吻鮑魚種入箱後亂游擦傷皮膚引起病害。

5.做好魚種的放養與消毒工作 放養的魚種要求質量好,規格整齊,無病傷,體質健壯,同一網箱中魚種規格保持一致。4月26日,從常州市某良種水產養殖場購進長吻鮑魚種8000尾,規格40克/尾,通過活水車運輸,時間1.2小時。魚种放入網箱前用4%的食鹽水消毒12分鐘。

6.做好投餌工作 魚種剛放養時的2天內不投餌,從4月28日開始投餵。投餵的餌料是自製配合飼料,其配方為:豆餅占35%,小麥粉占30%,菜餅粉占20%,魚粉占15%,再按上述總重量加入1%的預混料。按魚體總重3%一5%的投餌率進行投喂,每月的投餌量根據天氣、水溫、魚的實際吃食活動情況按“四定”方法進行投喂,每日投餵2次,每次投餵時間一般掌握在平潮時投喂,即水速相對較緩時投喂,在漲落潮的高峰期即水流較快時不投喂,每次的具體投餵量掌握在投餵後2小時左右剛好吃完為宜。

7.做好飼養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魚病防治工作。我們先後在6月上旬和8月下旬兩次用內服藥拌餌料進行預防,主要採用內服“鰓腸淨”和“魚血寧”抗生素藥餌,每次連續投餵藥餌6天,用量按飼料重量的1%添加。二是做好巡箱工作,結合每次投餌觀察長吻鮑的吃食、活動、生長、有無病害、敵害、網衣有無破損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有效措施解決。三是及時清理網箱內外的雜物和洗刷網箱,以確保網箱內外水體的有效交換。四是做好防偷工作,在網箱養殖區保持每日24/J1、時不離人,以防人為的破壞。

二、試驗結果

1.養殖試驗情況 自4月26日至11月10日,經6個多月的飼養管理,總計捕獲長吻鮠7608尾,平均成活率95.1%,共上市長吻鯢3309.48千克,平均規格為435克/尾。

2.經濟效益分析 每千克長吻鮠上市平均售價50元,總產值16.5474萬元,去除成本7.6042萬元(其中種苗費3.2萬元,飼料費2.1842萬元,網箱折舊、工資、雜支等2.22萬元),純收入8.9432萬元,平均每平方米產值413.68元,每平方米純收入223.58元,投入產出比為1:2.18。

3.餌料係數 共投餵配合飼料7280.9千克,餌料係數為2.4。

三、討論

1.今年是首次養殖試驗,由於放養魚種的時間稍遲,加之魚種規格稍小,所以上市的規格尚小些。建議今後放養魚種最好在3月中旬前後,放養規格最好在50克/尾以上。

2.建議今後配製長吻鮠的配合飼料應根據長吻鮠的不同規格和不同生長期不斷加以調整,即隨著長吻鮠個體不斷的長大,其蛋白質的含量應由高向低逐漸調節,長吻鮠成魚配合飼料的粗蛋白質含量在38%~42%。
(本文已被瀏覽 248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