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別離

長別離

法國電影,導演由Henri Colpi擔任。二戰結束已經16年,咖啡館的女主人黛萊絲仍沒有丈夫的音訊。就在法國國慶節那天,咖啡館門口一個哼著小調的流浪漢引起了她的強烈反應,她覺得他就是自己的丈夫。黛萊絲用盡各種方法,企圖喚起失憶流浪漢的記憶,包括請她丈夫的姑母幫忙。但這一切都是徒勞,流浪漢始終沒有記起一點往事,也沒有明顯的跡象表明他的身份。

基本信息

幕後

長別離長別離

這部影片細膩而深刻地描述了絕望的愛情,但不只是一個愛情故事,它的深刻含義在於反對異化人性的戰爭,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部有力的反戰片。獲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影片介紹

影片講述的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巴黎,一家咖啡館的女主人——獨居的黛蕾絲。她雖然結過婚,但丈夫卻於1944年因反抗法西斯而被捕失蹤,從此杳無音信。

二戰結束已經16年了,黛蕾絲仍沒有丈夫的音訊。

一次,在咖啡館中,黛蕾絲偶然看見一個喪失了記憶的流浪漢從她的咖啡店外經過,她的感情忽然被觸動,她覺得那個人很像自己失散多年的丈夫。

她為了證實自己的判斷,於是,她放棄了度假的打算,暗暗跟蹤流浪漢,有意在街道上和他碰面、交往,請他來家中吃晚餐,和他談丈夫的一些往事,甚至請來丈夫的姑媽和侄子與他見面,然而這些都不能使他回憶起什麼,姑媽也否認流浪漢是她的侄子。

黛蕾絲用盡各種方法,企圖喚起失憶流浪漢的記憶,但這一切都是徒勞,流浪漢始終沒有記起一點往事,也沒有明顯的跡象表明他的身份。

在一次共舞時,黛蕾絲突然摸到了這個流浪漢的頭部有一個大疤,黛蕾絲終於證實了痴呆流浪漢正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丈夫阿倍爾。

原來,他在法西斯的酷刑下永遠失去了記憶。黛蕾絲痛苦而激動地呼喚他的名字,而他還是象集中營里的俘虜一樣,木然而習慣性地舉起了雙手……

下面是影片結尾時描述:

執著的黛蕾絲仍不死心,她對著流浪漢的背影不停地喊著丈夫的名字,鄰居們也跟著她大聲喊起來。

“阿倍爾!……阿倍爾?朗格魯瓦!”

流浪人沒有停步,繼續朝前走著。

眾人也幫著黛蕾絲高聲地喊著:“阿倍爾?朗格魯瓦!阿倍爾?朗格魯瓦!”

這時,我們看見阿倍爾?朗格魯瓦突然間驀地站住了,他沉重地轉過身來,異常緩慢地高舉起雙手,就象一個被判處死刑的囚犯。他僵硬地立在那兒,等候著最後的槍聲。一扇窗戶里的燈光照著他,他的眼睛流露出難以形容的激動神態……

周圍的人全都愣住了。等待的“槍決”並沒有發生。

突然,他醒悟過來,拚命地朝塞納河邊逃跑。人們在他後面追逐著……

他跑著,跑著,一道耀眼的汽車燈光射來,接著是刺耳的緊急剎車聲,剎車聲中傳來物體相撞的沉重的聲響。一切又歸於寂靜之中……

黛蕾絲呆在原地,一動也不動。她的眼前是一片荒涼的場地。她喃喃地說:

“他走了……他還會回來的……夏天,這是個倒霉的季節……應該等到冬天……等到冬天!”

本片是著名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繼《廣島之戀》後的又一部編劇作品,獲得了1961年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長別離

“是的,就是那隻受傷的大雁,在敦煌時,曾用凌厲的叫聲挽留過他……

那還是在敦煌臨摹壁畫接近尾聲的時候,一天黃昏,他(張大千)沿著河邊散步。沙漠中的黃昏晚霞綺麗,既壯觀又有優美。河邊還有一群大雁在水邊休憩戲水,樣子悠閒自在。張大千的情緒也被它們的怡然自得所感染,於是他饒有興致的盯著它們在水邊的蘆葦里穿梭,或停下來自得的舞動翅膀。這樣過了好一陣兒,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那群大雁才偏偏離去。

張大千看著大雁們飛走,也轉身想離開,這時卻瞥在蘆葦叢里竟還蜷縮著一隻大雁》咦?他好生奇怪,便輕輕向那隻大雁走過去。而那隻大雁竟一點兒也不躲閃他,反倒向他發出求救助似的痛苦的低低哀叫。

他明白那隻大雁是受傷了。

於是走到近前輕輕抱起了大雁,像抱一個小嬰兒似的體貼而細膩。原來大雁的一隻翅膀受傷了,而且傷得還挺重,血跡斑斑點點地粘在羽毛上。

他把大雁抱回住處後,每天細心地給它塗抹雲南白藥,並餵它青菜和麵餅,這樣過了二十幾天,大雁的傷不但全好了,並且比以前更健壯了。

張大千重又把它放回水邊,親眼看著那隻大雁又回歸到雁群中去。

他依舊每天散步,有時隔幾天還會遇見雁群和那隻傷雁,那隻傷雁看到他會主動飛進他懷裡,或在他肩膀是佇立一會兒。

天氣漸漸涼了,離張大千南歸回家的日子也不遠了。在敦煌的近三年是時光里,應該說是收穫頗豐、滿載而歸了。

張大千的車隊因駝載的東西太多而顯得沉甸甸的,但卻更顯得浩浩蕩蕩,在歸途中沉穩而堅實地行駛著。

行駛兩日即將出關,遠遠的,天邊急速掠過一隻雁影,沖張大千撲面飛來。只見那隻大雁異常親熱地用它的長喙啄著張大千的鬍鬚,啄了一遍又一遍,這樣過了好久,大雁才像戀戀不捨似地飛離張大千的懷裡,向天空奮力飛去。不料在天空中盤鏇一會兒後又飛撲下來,然後又在離開。這樣反覆幾次後,才終於揮動翅膀,哀叫一陣,向遠處飛去了!

沙漠依舊蒼茫遼闊,平靜的似乎從未出現過任何蹤影。只有張大千的心像被那隻大雁的翅膀拖住,沉沉的下墜著,令他萬分惆悵,百感交集。

後來當地人告訴他,大雁此舉那為“長別離”,喻示著此情一別再難重敘!”

——摘自 文歡 著《行走中的畫帝——張大千漂泊的後半生》

新版圖書信息

長別離長別離

書 名: 長

別離

作者:瑪格麗特.杜拉斯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10月1日

ISBN: 9787532751723

開本: 16開

定價: 16.00元

內容簡介

《長別離》是部電影劇本,曾獲1961年法國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女主人黛蕾絲是一家名為朗格洛瓦咖啡館的女老闆,偶然發現一個流浪漢是她的失蹤多年的老公——阿拜爾?朗格洛瓦,曾經深愛的男人。而且一直深愛,不然的話,她的現在的情人皮埃爾邀她一起去度假,她拒絕了。黛蕾絲想盡了一切方法試圖喚醒阿拜爾?朗格洛瓦的記憶,但沒有成功。阿拜爾?朗格洛瓦是在受盡法西斯的殘酷折磨下失去記憶的,這實際上是控訴了法西斯的罪惡!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瑪格麗特.杜拉斯 譯者:陳景亮

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出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回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當年龔古爾文學獎。

獲獎情況

坎城電影節(1961;第14屆)獲獎

【金棕櫚獎】Henri Colpi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1963;第16屆) 提名

【最佳影片】

【最佳外國男演員】 Georges Wilso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