鑷工

②毫髮:細小的毛髮,指汗毛。 宋末元初著名詩僧。 工詩,長於七絕。

詩詞原文

一聲鑷子噪秋蟬,
門內老僧驚晝眠①。
毫髮盡時髦發在,
夕陽芳草自芊芊②。

注釋譯文

①鑷子:此處指鑷工的職業性叫喚。②毫髮:細小的毛髮,指汗毛。髦:指頭髮。芊芊:草木茂盛貌。

詩詞鑑賞

鑷工乃舊時為人拔除臉頰頸脖上毫毛(汗毛)的手藝人,多為老年婦人擔任。溥光這首七絕,還不算很怪誕,還能大致讀懂:鑷工的叫喚聲像秋蟬一樣噪鳴,把自己的白日夢驚醒了。光拔毫毛有什麼用,頭髮還多著呢,且讓它像芊芊芳草一樣,自然地生長吧!語言跳躍的幅度很大,這是與光公形象思維的活潑靈動有關。萬事聽其自然,不要人為強求。古人美容,不過是畫眉、鑷毫、塗脂、染甲數項而已,比之今人美容種種用心機巧,層出不窮,實在也算不了什麼。對清心寡欲的老僧來說,這超碼的美容要求也是多餘的。詩寫得很有味道。

作者簡介

溥光
宋末元初著名詩僧。生卒年不詳,大約公元1290年前後在世。字玄暉,號雪庵。俗姓李,大同(今屬山西省)人。幼為頭陀,及長,參學四方,學與日進。工詩,長於七絕。詩風雄勁奇拔,用語新穎險怪,風格特異於人。又善書,時有大名。元仁宗延佑年間(公元1314-1320年)因才藝著名,特封昭文館大學士、榮祿大夫,賜號“立悟大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