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黃旗綜合高中

鑲黃旗綜合高中,始建於1984年,原名鑲黃旗職業中學。為了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創建優質教育環境,2003年經旗政府批准,將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合併,成為集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為一體的純蒙語授課的綜合性高級中學,是全旗“牧民科技培訓中心”。

學校簡介

鑲黃旗綜合高級中學始建於1984年,原名鑲黃旗職業中學。為了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創建優質教育環境,2003年經旗政府批准,將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合併,成為集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為一體的純蒙語授課的綜合性高級中學,是全旗“牧民科技培訓中心”、“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我校先後榮獲“自治區農牧民教育先進集體”、盟級“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環境教育基地”、“綠色學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勞動關係和諧單位”等榮譽。2004年被國家科技部列入全國首批“農民科技培訓星火學校”之一。學校占地總面積 40800平方米,建築總面積 5640平方米。 配有自治區一類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音樂室、微機室、圖書室,2008年實現了多媒體“班班通”。

教學成績

2009年,在參加高考的82名學生中,考入第一批本科院校的學生有5名,考入第二批本科院校的學生有11名,創我校高考歷史新高,高考優秀指導教師、優秀學生獲“鑲黃旗寧蒙石化教育基金會 ”獎勵約30萬元。2010年,我校再創佳績,在參加高考的91名學生中,有10名學生考入第一批本科院校,24名學生考入第二批本科院校。
近年來,我校緊緊圍繞旗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發揮“一校多能”優勢,積極實施“陽光工程”、“扶貧工程”、下崗轉崗工人等各類勞動力轉移培訓。學校以“面向市場、 服務經濟、開門辦學”為辦學宗旨,確立了以“寬基礎、精專業、重特色、創品牌”的辦學指導方針。採取 “送出去、請進來、以本校為主聯合辦學為輔、長短線結合、遍地開花”的辦學模式,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取得了顯著成效。

發展目標

為使我旗石材加工更加精細,產品進一步升級,打造“塞北石材之鄉”品牌,塑造“石文化特色之鄉”,充分利用和發揮專業學校與地方朝陽產業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和提升學校的辦學規模和水平。2006年8月,旗政府投入30餘萬元送出26名師生赴北京石窩雕塑藝術學校學習兩年石雕技術,為石材產業發展儲備了初級人才。他們在我旗城市改造工程中,參與了新寶拉格鎮主要街道和多功能廣場花崗岩裝飾、花崗岩浮雕的加工建設項目,由他們精心雕刻的“牧馬人”、“丹珠爾經紀念碑”、“勁牛”等浮雕已經成為我旗的標誌性雕塑,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經濟收入。2010年2月10日,旗人民政府與北京石窩雕塑藝術學校的劉鵬同志簽定“鑲黃旗石文化特色之鄉建設協定”,我校與北京石窩雕塑藝術學校簽定了“合作辦學協定”。2010年3月3日,在我校成立了北京石窩雕塑藝術學校鑲黃旗分校。目前,該專業分基礎班和速成班,實行不同的教學計畫和進度。我們將以分校為基礎,繼續“圍繞石材抓石才”努力與盟內外高校聯合辦學,建成一所有資質、有特色的職業教育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