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碗

鑲碗

鑲碗被譽為梓潼三絕之一。最早是宮廷御膳,以蛋清、蛋黃、精瘦肉末為主料,分層鑲嵌清蒸後,輔以清淡羹湯而成。看上去上黃中白下肉色,層次分明,吃起來真是清香、酥軟、味鮮。

鑲碗被譽為梓潼三絕之一。最早是宮廷御膳,以蛋清、蛋黃、精瘦肉末為主料,分層鑲嵌清蒸後,輔以清淡羹湯而成。看上去上黃中白下肉色,層次分明,吃起來真是清香、酥軟、味鮮。
鑲碗:鑲碗是川西壩子人家年夜飯的重頭戲,鑲碗其實就是一個雜燴,品種包括酥肉、粑粑肉(肉丸子)、芋兒、木耳、黃花等,芋兒、木耳、黃花等“雜菜”墊底,中間放酥肉,最上面一層是肉丸子或粑粑肉,擺好後灌入上湯入籠蒸熟即成。粑粑肉是川南一帶人們最喜愛的年夜食品,其做法是將和有澱粉的肉餡用薄薄的豆油皮包裹起來炸熟後切片即成。
鑲碗,據傳,最早本來是宮廷中的御膳,並非民間所有。它的製作技術並不複雜,主要用料是雞蛋、澱粉、豆腐、精豬肉和羹料木耳、黃花等。蛋清、蛋黃、肉末等分層搭配製作,形成上黃、中白、下肉色,置於大品碗中,整齊切塊覆蓋在羹料上,在籠中蒸熟,放足佐料上席,香氣外溢,噴香撲鼻。這種菜,酥軟粑和,美味質口,極富營養價值,老少鹹宜,深受喜愛,故上席即置於正中央,威鎮四方,且形如寶蓋,造型美觀,味美可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