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鈴關

鐵鈴關

鐵鈴關,又稱楓橋敵樓,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據方誌記載,自公元1554年起,倭寇燒劫閶門、楓橋一帶,一年後,又從滸墅關竄犯楓橋。蘇州軍民英勇奮戰,終於全殲寇賊。為了保衛蘇州城,加強楓橋至閶門一帶的防衛,建起了楓橋敵樓——鐵鈴關。當年與楓橋敵樓同時建造的還有葑門和木瀆兩處,但至今都已不存。因此鐵鈴關成為蘇州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抗倭關樓遺蹟。1949年4月27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29軍85、86師在楓橋打響了解放蘇州城的第一槍,在擊潰了楓橋、鐵鈴關一線的守敵後,進入蘇州城,宣告古城蘇州解放。因此,楓橋鐵鈴關也是蘇州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鐵鈴關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景點簡介

鐵鈴關鐵鈴關
鐵鈴關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西郊,緊鄰楓橋及大運河,毗鄰寒山寺,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鐵鈴關由城樓、關台等組成,建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又稱楓橋敵樓,為蘇州“三關”之一(另兩處為滸墅關、金閶關,今已毀),是明代抗倭鬥爭的重要遺蹟。清道光九年(1829年)重修,次年改建上層為文星閣。其後年久失修,閣樓頹毀,雉堞、女牆、射孔等都已傾圮無存。1949年4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29軍85、86師擊潰了楓橋、鐵鈴關一線的守敵後,由此進入蘇州城。1963年鐵鈴關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後,曾維修加固。1986年至1987年大修時加固關台拱門,重砌雉堞,並建單檐歇山頂單層樓閣3間於關台上。關台正面寬15米,縱深10.2米,高7米。正中辟拱門,門洞上刻“鐵鈴關”三字。關門內南北壁面均辟大小拱門各一,內砌登關磚級,並有駐軍洞。關門外即為楓橋和大運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