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箍散[瘍醫大全]

鐵箍散,中醫方劑名。出自《瘍醫大全》卷八引吳丹垣方。主治陽瘡腫瘍,根腳散漫。

組成

五倍子(微炒)一兩,生大黃四錢,秋芙蓉葉六錢。(一方有寒食麵五錢)。

用法用量

醋一鍾,入杓內熬滾,投藥末攪勻,敷患上,留頂,以紙蓋之;乾則以醋掃之。

主治

陽瘡腫瘍,根腳散漫。

使用注意

陰疽以及皮色不變、漫腫無頭者不可敷。

附註

《瘍科遺編》有陳小粉。

附方

名稱:鐵箍散

組成:白及、白蘞、黃柏、山豆根、連翹、黃芩、乳香、沒藥、川烏、地骨皮、射干

用法:上為末。茶酒調敷

主治:疹後餘毒,流注肌肉之間,結成癰疽,腫痛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

名稱:鐵箍散

組成:大黃、白芷、川烏、草烏、南星、半夏、黃柏、白及、白蘞、五倍子、小粉(酸臭者,醋炒)

用法:上為細末。米醋調勻,周圍箍轉,留出頭

主治:諸腫毒

出處:《同壽錄》

名稱:鐵箍散

組成:川烏、草烏、乳香、沒藥、五倍子、天花粉、白藪、生大黃、生南星、生半夏

用法:為細末,加榆皮一撮,調醋或酒塗,中留小孔,乾便換

主治:陽症疽癰及一切腫毒

出處:《仙遊陳雲山傳》

名稱:鐵箍散

組成:陳小粉、番木鱉、赤小豆、南星、半夏、草烏

用法:共為末。炒紫色,置地上出火氣,醋調敷患處。乾再潤澤,之效

主治:一切腫毒初起者,圍即消。已成者,圍之,毒氣不至他攻。無膿圍之有膿,未潰即潰,已潰追膿

出處:《單方彙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