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男[日本1989年冢本晉也執導電影]

《鐵男》也是冢本晉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89年,首次拍攝影院電影《鐵男》(16毫米)。其超快速的畫面和聲音、給觀眾以壓迫感、手法獨特的電影,不僅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的影迷、評論家、也獲得不少海外影像作家的好評。其獨攬製作、導演、編劇、表演、攝影、燈光、剪輯、美術為一身的獨立製作手法,成為日本電影界獨具異彩的一枝奇葩。 《鐵男3:子彈人》是由日本著名導演冢本晉也自篇自導自演鐵男系列的第三部作品·

基本信息

導演:

冢本晉也Shinya Tsukamoto

主演:

田口智朗Tomorowo Taguchi

Kei Fujiwara

Nobu Kanaoka ...

國家/地區: 日本

對白語言:日語

上映日期:1989-07-01

中文片名:

鐵男

外文片名:

The Ironman

類型:劇情/科幻/恐怖

片長:67 min / 69 min (阿根廷)/77min(導演剪輯版)

發行公司: Des Films

級別:Finland:K-18 / USA:R / Spain:18 / UK:18 / Australia:R / Italy:VM14 / Argentina:16 / New Zealand:R / Japan:R / Germany:

劇情介紹

凌亂頹敗的工廠廢墟里,一個頹廢的人背影,他進入一個雜亂的房間,裡面滿是雜亂的各種金屬,四周貼著一些運動員的照片。他用刀割開大腿,向鮮血四流的傷口裡塞進一根鋼管。他解開繃帶察看傷口,傷口已經長出奇怪的金屬,他也隨著整個工廠的“節奏”癲狂了。

一個男人從夢中驚醒,開始刮鬍子,他發現臉上似乎長出什麼,他輕輕一捏,鮮血四濺,十分疼痛。他邊看報邊打電話,詢問對方事故以後是否安好。捷運中,男人踉蹌著坐在休息椅上,忽然發現旁邊的矜持女士正在盯著腳邊一團金屬發獃,等到他發覺不對的時候,那個白領女人已經變異成了一個金屬惡魔,那團金屬已經侵入了她的身體,支配著她開始追殺男人。一次次搏鬥之後,男人終於狂性大發,殺了機械魔女,但他也發現好像自己也被“感染”成了另一個金屬惡魔。他仿佛自己四肢都變成了金屬機械,看到陰陽莫辨的金屬魔女正在用怪異的金屬性器強姦著自己。

男人再一次醒來,身邊躺著自己的女友,兩人狂愛在一起。突然,男人的身體又發生變異,兩個人驚恐地分開。兩個人默默吃著飯,男人忽然感到女人也成了機械金屬動物,驚恐之餘,兩人再次緊緊擁抱在一起。忽然,男人的胯下竟然變成強力電鑽,他急忙躲進另外房間,為了不傷害女人,他說什麼也不肯出來。女人試圖打開房門,堅持要和男人共同面對一切,但男人已經徹底變成金屬狂魔。一對情侶開始殊死搏鬥,男人竟被女人一刀戳中頸部倒下。女人念起舊情,撲過來抱起男人狂吻,男人體內的金屬幽靈再次發作,用電鑽將女人殺死。看到女人死去,男人恢復神智悲痛不已,他絕望地跳進浴缸,朦朧中他得知一切經過。原來,這對情侶剛剛開車撞死一人,把屍體埋在荒郊滅跡,體內的金屬幽靈似乎就是為復仇而來。

金屬幽靈終於出現,他用自己強大的力量盡情耍弄著男人。金屬幽靈告訴他,是銹與細胞結合產生的變異,男人的刮鬍刀上就有銹,才讓他有機可乘的。男人也開始用電鑽反擊,一對金屬工業怪獸打成一團。最後,兩個人居然達成共識,決定用銹攻占整個世界:“我們的愛可以終止整個地球,使它成為宇宙中的塵埃”。

影片的預言十分大膽,影像也十分震撼,對金屬怪物進行了種種瘋狂的想像,恍惚的情節與不合常規的畫面語言營造出一個精神變異的恐慌世界。象金屬一般強壯,是金屬時代的審美情趣,而金屬衰敗的時候就是影片中廢銅爛鐵的樣子,這是金屬時代的噩夢。這是一次瘋狂而絕望的恐慌,是對金屬工業的恐慌,也是金屬時代盛極而衰的標誌。正如跨入工業社會的時代有著對吸血鬼的恐慌一樣,剛剛結束的這個金屬工業時代也有著自己的恐慌。在美國,這種恐慌是《奇愛博士》的核子彈,是《沉默的羔羊》中的食人博士;而在日本,這種恐慌就是《鐵男》中的金屬幽靈——一個以“銹”為愛,終結地球的怪物。近代日本民族不斷製造各種怪獸發泄自己的恐慌,除了哥斯拉之外還有著對中國強大的莫名恐慌,怪獸“鐵男”不是最典型、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為它太具體,太尖銳、太荒誕,直接指出了生活中具體而微的恐慌根源——銹。不過,這也恐怕是金屬工業時代最後的輓歌了,電子時代已經有了更大更迫切的恐慌,我們已經有了《駭客帝國》。

電影影評

在日本電影中,將這種恐懼表達得最直接最登峰造極的,要屬冢本晉也的[鐵男]了,這部超級變態作的視覺效果非常噁心,鐵男的臉上時不時戳出來一個釘子;腿里的鋼管慢慢冒熱氣,裡面爬出蛆;一個女的卻身負蛇一樣長的機器陽具;鐵男在和別人交歡時下身變成鑽頭將女的弄成一堆肉醬。如果你能挺住看完,你會發覺這其實是一部頗為嚴肅的作品,就像片中經常說的一句話:機器終究會代替你。只是對人類異化的憂慮,在這部黑白喧囂的影像里表現得像神經病一樣狂迷。

死亡——坦然面對死亡,甚至於欣賞死亡是日本民族的一個特性,日本人之所以把櫻花作為他們的精神象徵,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櫻花花期非常短,在極盡聲色的綻放之後就凋謝了。燦爛的死去,一直是日本人的理想。

導演簡介

冢本晉也,出生於東京。14歲即開始用8毫米攝像機拍電影。日本大學藝術系美術學科期間,曾自組劇團,身兼編劇、導演、演員等職。畢業後,在電視廣告製作公司任職四年後辭職。1985年,組建“海獸劇團”,從事戲劇演出活動,同時亦自拍攝電影。1987年的8毫米影片《電線桿小子的冒險》在匹亞電影節(PFF)獲得金獎。1989年,首次拍攝影院電影《鐵男》(16毫米)。其超快速的畫面和聲音、給觀眾以壓迫感、手法獨特的電影,不僅吸引了海內外眾多的影迷、評論家、也獲得不少海外影像作家的好評。其獨攬製作、導演、編劇、表演、攝影、燈光、剪輯、美術為一身的獨立製作手法,成為日本電影界獨具異彩的一枝奇葩。

導演作品

《鐵男》也是冢本晉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2002年冢本晉也憑藉黑白片《六月的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評審會特別獎。達到了事業的高峰。作品年表:1989年《鐵男》羅馬國際幻想電影節金獎獲獎作品,1991年《比留子/妖怪獵手》,1992年《鐵男ⅡBODY HAMIMER》法國D'AVORIAZ國際幻想電影節參展作品,義大利TAORMINA國際電影節評審員特別獎,1995年《東京鐵拳(TOKYO FIST)》聖丹斯電影節金獎,1999年《雙胞胎(GEMINI)》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正式參賽作品,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正式參賽作品,2000年《子彈死跳舞(BULLET BALLET)》,2002年六月之蛇A Snake of June ,2004年 Vital。

電影獲獎情況

Sweden Fantastic Film Festival 1998
Best Feature 冢本晉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