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掃帚[中藥]

鐵掃帚[中藥]
鐵掃帚[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鐵掃帚,中藥名。為豆科胡枝子屬植物截葉鐵掃帚G. Don的全草或根。植物截葉鐵掃帚,分布於我國陝西、甘肅、山東、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雲南、西藏等省區,朝鮮、日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澳大利亞也有分布。具有清熱利濕,消食除積,祛痰止咳之功效。主治小兒疳積,消化不良,腸胃炎,細菌性痢疾,胃痛,黃疸型肝炎,腎炎水腫,白帶,口腔炎,咳嗽,支氣管炎,外用治療帶狀皰疹,毒蛇咬傷。

入藥部位

植物截葉鐵掃帚的全草或根。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歸經

入肺、肝、腎經。

功效

清熱利濕,消食除積,祛痰止咳。

主治

小兒疳積,消化不良,腸胃炎,細菌性痢疾,胃痛,黃疸型肝炎,腎炎水腫,白帶,口腔炎,咳嗽,支氣管炎,外用治療帶狀皰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孕婦忌服

相關配伍

1、治吐血,鐵掃帚9g,搗絨對開水服。(《精編中草藥圖譜》)

2、治傷口久潰不斂,鐵掃帚葉曬乾研末,取適量撒患處。(《精編中草藥圖譜》)

3、治刀傷,鐵掃帚葉或花鮮品適量,嚼爛敷傷處。(《精編中草藥圖譜》)

4、治痔瘡,鐵掃帚葉15g,蒸酒服。(《精編中草藥圖譜》)

鑑別

藥材性狀:本品為不規則的段,根、莖、葉、花混合。根較細,條狀,莖圓柱形,表面具縱皺紋。葉皺縮、破碎,展平後呈楔形,長1~2.5㎝,寬0.2~0.4㎝,先端平截,中央有小尖刺,基部楔形,全緣,下面有伏貼毛或白色長柔毛,小葉柄不明顯。可見總狀花序腋生,氣微,味微苦。

藥理作用

1、止咳平喘作用。

2、興奮子宮作用。

3、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有抑制作用。

炮製

一、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切段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軟,切段,乾燥。

形態特徵

鐵掃帚 鐵掃帚

小灌木,高達1米。莖直立或斜升,被毛,上部分枝;分枝斜上舉。葉密集,柄短;小葉楔形或線狀楔形,長1~3厘米,寬2~5(~7)毫米,先端截形或近截形,具小刺尖,基部楔形,上面近無毛,下面密被伏毛。總狀花序腋生,具2~4朵花;總花梗極短;小苞片卵形或狹卵形,長1~1.5毫米,先端漸尖,背面被白色伏毛,邊具緣毛;花萼狹鐘形,密被伏毛,5深裂,裂片披針形;花冠淡黃色或白色,旗瓣基部有紫斑,有時龍骨瓣先端帶紫色,冀瓣與旗瓣近等長,龍骨瓣稍長;閉鎖花簇生於葉腋。莢果寬卵形或近球形,被伏毛,長2.5~3.5毫米,寬約2.5毫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分布於我國陝西、甘肅、山東、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雲南、西藏等省區,朝鮮、日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澳大利亞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