鏽病菌類

鏽病菌類

引起植物發生鏽病的真菌。屬鏽菌目。已發現130多屬...在活的寄主植物體上生長,寄主植物被鏽病菌類侵染後,在葉片、葉鞘或莖上長...發育的不同。

正文

引起植物發生鏽病的真菌。屬鏽菌目。已發現 130多屬,5000餘種,分別是蕨類、裸子和被子植物的專性寄生菌。在自然條件下只能在活的寄主植物體上生長,寄主植物被鏽病菌類侵染後,在葉片、葉鞘或莖上長出鐵鏽狀的孢子堆,俗稱黃疸。

鏽病菌的發育既具階段性又呈多形態,生活史中產生多種類型的孢子。小麥稈鏽病菌是典型代表,一生中產生5種孢子,代表著發育的不同階段(表1)。

鏽病菌類鏽病菌類

小麥稈鏽病菌的生活史是在兩種寄主植物上轉株完成的,稱轉株寄生。它的[0]和[Ⅰ]時期寄生在小櫱或十大功勞的葉片上,而[Ⅱ]和[Ⅲ]轉株寄生在小麥的葉鞘和莖稈上,表現了一個循環過程。

並非一切鏽病菌都具有5種孢子的階段,也不一定都有轉株寄生的現象,鏽病菌生活史的不同類型差異見表2。

鏽病菌類鏽病菌類

鏽病菌侵染的植物雖多,但它的寄主專化現象仍很突出,如禾柄鏽菌可以分為侵染禾本科的小麥、燕麥、黑麥、剪股穎、早熟禾及梯牧草6個屬的專化型。 專化型內又分為侵染不同品種的生理小種,小種內再分成遺傳性狀不同的生物型。

鏽病是流行性很強的植物病害,小麥上的條銹、葉銹、稈銹3種鏽病,在中國各產麥區都有程度不同的危害,歷年來以廣大冬麥區的條鏽病最為嚴重,其他作物如大豆、蘋果、梨、向日葵、楊樹等的鏽病也很普遍,甜菜鏽病在中國還未發現,是對外檢疫的對象。生產上採取以合理布局抗病品種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控制鏽病菌類的危害。

參考書目

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植物病理學》,農業出版社,北京,198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