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上的經濟學

鍵盤上的經濟學

本書作者的隨筆具有散文的輕鬆風格,融經濟學常識於生活之中,用經濟學的基本概念或基礎常識詮釋生活,使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充滿了經濟學的趣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這是本經濟學的隨筆集,收入隨筆56篇。

作者簡介

張宇燕,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中國亞洲太平洋學會和中國美國經濟學會副會長。著作:《經濟發展與制度選擇》(1992)、《經濟學與常識》(1996)、《說服自我》(1997)、《共享繁榮》(1998)、《舊邦新命》(2003)、《美洲金銀與西方世界的興起》(2004)、《櫻桃園裡的梯子》(2007)、《初始制度與東方世界的停滯》(即出);主編了《西方經濟學》(1997)、《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1998)、《中國學者看世界.世界經濟卷》(2006);主持翻譯《新制度經濟學前沿》(2003)。

圖書目錄

自序

打籃球

椅子公園

櫻桃園裡的梯子

所謂“新經濟”

警察的“理”與“情”

向諾貝爾獎金徵稅

贊同先於正義——讀布坎南的《自由、市場和國家》

“正確的數字”

雜文的魅力

美元化的多米諾骨牌?

“九·一一”恐怖攻擊的經濟後果

羅斯福·凱恩斯·希特勒

賣官與鬻爵

“經濟藝術”

鍵盤上的經濟學

身價百萬的棒球

膠水,日本製造?

“敖包”經濟學

雙頭蛇、蜘蛛和龍

伊拉克戰後“重建”的政治經濟學

不確定的年代

數字中的歷史

規矩與方圓

訪俄散記

簡約之美

評中國的“歧視性勞動力市場”

五部值得反覆閱讀的著作

“馬桶效應”

疾病環境、健康條件與經濟發展

紀昀與康德

一身兼三史的“鹽”

理解歷史研究

經濟政策分析的範本

中央銀行家的誠信標準

擴大與強化市場型政府乃經濟發展之根本

關於大師的斷想

過河的故事

一位資本家眼中的世界

中國學者看世界

印度之行

薯片與晶片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側重點和疆域

經濟快速增長與社會動盪

中美關係與大國博弈

政府、市場規模和長期增長——對沃頓商學院馬歇爾·邁耶教授演講的評論

思索經濟成長

美國行為的根源

國際經濟政治學

論“托克維爾效應”之效應

孫悟空、如來佛以及太上老君——兼論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與戰略定位

實踐與真知——讀《朱理治金融論稿》

研究世界經濟的五個維度

真實的世界與想像的世界

“五句話主張”——2006年秋獲社科院研究生院優秀教學獎後接受採訪時所談

思考《貨幣戰爭》——《中國青年報》訪談

“統籌兼顧”促進合理博弈——《瞭望》周刊訪談

代跋:望星空

附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