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齡入學

錯齡入學

“錯齡入學”,是指由於男女兒童之間智力發育水平的差異而產生一種教育觀點。“錯齡入學”旨在尊重孩子的興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差異。

由來

錯齡入學錯齡入學

“鑒於男女兒童智力發育速度不同,男童普遍晚於女童2年左右,建議女童可在6-7歲入學,男童可在7-8歲入學。”——北京大學教授吳必虎在微博上發表觀點,建議“錯齡入學”,男孩比女孩晚入學,引發社會熱議。

觀點依據

1、“錯齡入學”旨在尊重孩子之間的智力發育水平的差異特別是性別差異,其本質是遵循教育規律,讓家長可在5——8歲之間自由選擇孩子入學年齡。

2、“錯齡入學”的出發點是:由於智力發育較女生晚,一部分男生學習跟不上,在國小階段不受老師重視,心理壓力大。

3、男女智力發育存在“時間差”,現行的成績評價體系也更有利於女生。男生因為競爭不過女生,可能會失去進一步教育的機會。

各方評論

教師

南京市鼓樓區第一中心國小校長王學金:“錯齡”上學,會帶來一系列操作難題,如果男生晚一至三年入學,還得晚一至三年入幼稚園,或者是幼稚園得多上幾年。這不是所有家長都樂意的,也比較亂。而且到了初高中階段,一般男生都趕上來了,不會比同齡女生弱,如果“錯齡”入學,男生們畢業也晚,工作也晚。

學生

有部分學生覺得“錯齡入學”沒有必要,“有時男生成績比女生差,是因為男生的精力更分散,投入在學習上的精力不同,有的喜歡打遊戲,有的忙著談戀愛,但是女生比較專一,成績更好一些。”南京大學大一學生小張說,“錯齡入學”並不是解決男女生成績差異的對策。

教育專家

南師大兒童發展與親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飛:“男孩在智力發展初期滯後女孩一兩年,是客觀現實,但就此從政策層面一刀切,也是有偏頗的,也有男孩發育程度與同齡的女孩相當,甚至超出同齡女孩。入學年齡滯後,雖然對男生會有一定的保護,但這意味著是讓孩子們遷就於教育,但實際上,教育是應該為孩子發展服務的。”

江蘇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馬斌:“6周歲入學是經過多年實踐,並且經過專家論證的,有其科學性。而且國小階段是義務教育,家長應該在合法的年齡送孩子上學。”

網友

贊成派

網友“Vivian”:從兒童智力發育的角度說,有一定道理,也有利於保護小男孩的自信。

反對派

網友”瑪雅狐狸“:早入學也有學習成績好的,晚入學也有學習成績差的。每個孩子的天資和學前親職教育程度不同,故不能以生理年齡一概而論。

調侃派

網友“lubaluba”:錯開年齡入學,這也許是解決“剩女”問題的一帖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