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設備

錨設備

錨設備是指船舶在起、拋錨時所用的設備和機械的總稱。由錨、錨鏈、錨鏈筒、起錨機械及附屬設備組成。

組成

錨設備由錨、錨鏈、錨鏈筒、起錨機械及附屬設備組成。

1.錨:產生抓駐力。
2.錨鏈:①連線錨和船體;②傳遞錨產生的抓駐力;③臥底鏈因摩擦產生抓駐力。
3.錨鏈筒:是錨鏈進出以及收藏錨乾的孔道。直徑約為鏈徑的10倍。由甲板鏈孔、舷邊鏈孔和筒體三部分組成。筒體內設有沖水裝置,用於在起錨時沖洗錨和錨鏈。
4.止鏈器:設定在錨機和錨鏈筒之間。
①固定錨鏈,防止錨鏈滑出;
②將錨和錨鏈產生的抓力直接傳遞至船體,以減輕錨機負荷,保護錨機;
③航行時承受錨的重力和慣性力。
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螺鏇止鏈器
2)閘刀式止鏈器
3)鏈式止鏈器
5.錨鏈管:錨鏈管設定在錨機鏈輪的下方,上下管口均須擴大,上管口常設有蓋,以防大量海水進入錨鏈艙,下管口常焊一個半圓的加強鋼環。
錨鏈管直徑約為鏈徑的7~8倍。
6.錨鏈艙:是存放錨鏈的艙室,位於錨機的下方。用縱向隔壁分成左右兩個,分別收存兩根錨鏈;在隔壁上開有踏腳孔;錨鏈艙底部設有污水井;艙底鋪襯厚木板或覆蓋水泥墊層,並將錨鏈擱置在水泥層上的鋼條格柵上,以免艙底直接受到錨鏈的打擊。
7.棄鏈器:用於在緊急情況下使錨鏈末端迅速與船體脫開的裝置。一般設定在人員易於到達的地方。
常見的有橫閂式和螺鏇式棄鏈器等。
1)橫閂式棄鏈器
2)螺鏇棄鏈器
8.起錨機
臥式錨機
立式錨機(起錨絞盤
起錨絞車(電動,蒸汽,液壓,手動)
錨鏈

錨的特點

1)抓重比大,以最小的錨重取得最大的抓力,可提高錨泊能力。
2)適用性能良好,停泊是迅速入土,起錨時易於從海底脫離。
3)航行時,便於收藏與存放。
4)應具有足夠的強度,構造簡單,製造容易且成本低廉。
錨機

錨的種類

種類繁多,各國也都根據錨的特點,制定各自的分類標準。一般都按有無橫桿、錨爪可否轉動、抓重比大小和錨的用途進行分類。
普通有桿錨
普通無桿錨(1.具有固定錨爪;2.具有轉動錨爪)
高抓力錨(1.有桿;2.無桿)
特種錨
1)有桿錨(海軍錨)
結構特點:錨乾和錨爪為一整體,錨爪固定不會轉動。錨幹上有一固定或可折的橫桿,橫桿與錨爪平面互相垂直。
優點:①結構簡單,抓重比大,一般為4~8,最大可達12;②抓底穩定性較好,適應各種底質。
缺點:①上翹的一爪容易纏住錨鏈,淺水錨地易刮壞船底;②拋起錨作業和收藏不太方便。不能收入錨鏈筒,糾纏錨鏈,威脅他船。
套用:不宜作首錨。多用於小船與帆船。
單爪錨:與海軍錨類似,僅只有一個爪,但其尺寸較大。該種錨的爪力比海軍錨更大。多種工程船的定位錨,挖泥船常用這種錨,能確保在挖泥作業時船不移動。
層洛門錨:錨爪可以轉動的海軍錨。在使用中,當一個爪入土時,另一個爪即能轉至錨柄並貼緊。該種錨在使用上比海軍錨方便,但抓力比海軍錨小,僅用一個螺栓連線錨柄,安全性差。故只能用在帆船和內河船上,錨重一般不超過一噸。
日本錨:是日本漁船上使用的一種雙爪錨,橫桿固定在錨冠下面,這樣不僅保持了抓力大的優點,而且收藏便利。
2)普通無桿錨:
錨頭(包括銷子和轉軸在內)總重量(為去除錨乾和錨卸扣後的重量)應不小於該錨總重量的60%。有霍爾錨、斯貝克錨及尾翼式錨幾種。
霍爾錨特點:錨乾是鍛鋼的,錨爪是鑄鋼的,無橫桿。錨爪和錨冠可以繞穿過錨乾下端孔的銷軸轉動,錨爪折角約為45°。兩爪同時入土,抓重比為2.5~4,最大不超過8。結構簡單,作業和收藏方便,抓力較小,轉流時易耙松泥土而引起走錨。
套用:廣泛用作首錨。
斯貝殼錨:是霍爾錨的改良型,收錨時其錨爪自然向上,且一接觸船殼即翻轉,不會損傷船殼板
特點:
①冠大,重心低,易入土,穩定性好,但爪易轉。
②碰擊力小,可收入錨鏈筒,不會糾纏錨鏈,不會傷害他船,抓重比較小(1-2.5),常作艏錨
尾翼式錨特點:是助抓突角寬厚,錨頭重心低;入土阻力小,穩定性好,抗浪擊,易沖洗。抓力、穩定性等各方面性能均優於霍爾錨和斯貝殼錨。廣泛套用。
AC-14型錨:稱為無桿錨的第二代。其錨冠很寬,錨爪較粗長,且有縱向棱。這種錨重量大,抓力大。穩定性好。常用作大型貨櫃船、汽車運輸船超大型油輪的主錨,是歐美諸國及日本常用的錨。
DA-1型錨被稱作第三代無桿錨,是目前世界上最穩定、結構最先進的錨。錨冠較寬且端部為三棱形,爪很長是用兩個斜面構成的倒V字形,兩爪之間的距離很小,這種錨有最合適的齧土角度,齧上面積大、抓力大、抓住性好、穩定性強、收藏方便,由於DA-1型錨幾乎全部由直斜面組成,起錨時附著泥沙少、沖洗方便,日本造船界認為此種錨是最理想,最有發展前途的錨。
3)大抓力錨:分有桿和無桿兩種。作首錨時,錨重可取相應普通錨重的75%。
總特點是:錨爪寬且長、齧土深、穩定性好、抓重比大。
有桿大抓力錨結合了有桿和無桿錨的優點,錨頭處設有穩定桿,以保證錨抓底的穩定性,一般用於較鬆軟底質,收藏不便。工程作業船和小船用。
包括:丹福斯錨(也稱燕尾錨),史蒂文錨。
丹福斯錨(也稱燕尾錨)的錨爪可前後轉動各約30°,抓重比一般大於10,多用於工程船(如挖泥船)。
史蒂文錨的錨爪短而面積大,錨爪的轉角由裝在錨桿上的可移動鍥塊調節,適應多種底質,抓重比可達1734。多用於石油平台的定位錨。
無桿大抓力錨改良了無桿錨的助抓突角和錨爪。
英國研製的AC-14型錨設有極厚實並且寬大的穩定鰭,有很好的穩定性,齧土迅速,適應各種底質,抓重比高達12~14,廣泛用於超大型船或水線以上面積較大的滾裝船。
荷蘭研製的波爾錨:可作大型船舶的首錨和工程船舶的定位錨;適應各種底質;穩定性比同質量的無桿錨高30%-50%;在相同抓力下,錨重比無桿錨輕25%-40%;一般抓重比為6左右。
4)特種錨
作用:用於特殊用途,如浮筒、浮標、燈船、浮船塢和浮碼頭等永久性系泊。
種類:有傘形錨、螺鏇錨、單爪錨以及供破冰船用的冰錨等。

錨鏈

錨鏈(cable)是連線錨和船體之間的鏈條,用來傳遞和緩衝船舶所受的外力。也能產生一部分的摩擦力。
一、錨鏈的種類
1.按製造方法分類
有鑄鋼錨鏈、焊接錨鏈、鍛造錨鏈。
2.按鏈環結構分:
有有擋鏈環和無擋鏈環。
3.按照用途分:船用錨鏈和海洋系泊鏈。
4.按鋼材級別分:AM1、AM2、AM3三級。
在相同尺寸下,有檔鏈的強度大,變形小,堆放時不易絞纏,在商船上廣泛採用。無檔鏈尺寸小,只用於小錨上。
特殊鏈環包括:加大鏈環、末端鏈環、連線卸扣、連線鏈環、錨鏈轉環、雙鏈轉環和錨鏈脫鉤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