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葵麗夜蛾

(2)物理防治。 (3)生物防治。 (4)藥劑防治。

簡介

錦葵麗夜蛾學名Acontia malvae Esper。屬鱗翅目,夜蛾科。主要分布在西南及湖北、台灣地區。

形態特徵

[形態](1)成蟲。成蟲體長9~12mm。胸部無毛簇,腹部只基節有毛簇。前翅基線不明一顯,亞基線單線,暗褐色,中部不顯著,中橫線不明顯,外橫線單線,暗褐色,中部不顯著,亞外緣線褐色,單條較寬,幾乎成直線,環紋不明顯,腎紋斜長圓形,有褐邊,中央灰褐色。雌蛾缺亞基線、外橫線和亞外緣線。(2)幼蟲。幼蟲體長30~31mm,頭寬2.8~3mm,體寬3~4mm,體後寬較細。頭部綠色,滿布峰起的小顆粒,並散布黑褐色不規則斑,從傍額縫至第三單眼處有1條黑褐色的斜紋,額片兩底角處各有一黑褐斑。體綠色,背面黃綠色,背線、亞背線及氣門下線黑褐包,第一至八腹節背面有褐色橫紋。前胸盾板黃綠色,有4個黑斑。臀板黑色。胸足外側黑褐色,腹足綠色。

防治方法

[防治](1)農業防治。①種植中棉所41、中棉所45號、中棉所29號,中棉所38號、晉棉33、晉棉35、魯棉研15等抗蟲品種。應注意的是,棉鈴蟲也可對抗蟲棉產生抗性。另外,種植抗蟲棉的棉田,棉蚜、棉盲蝽、棉葉蟎等刺吸式口器害蟲易嚴重發生,應予以重視。②深翻冬灌,減少蟲源。通過深耕,把越冬蛹翻入土層,破壞其蛹室。結合冬灌,降低越冬蛹成活率。③麥收後及時中耕滅茬,消滅部分一代蛹,降低成蟲羽化率。麥套梯地區,要注意選用小麥和棉花的早熟品種。④種植玉米、高梁誘集帶。棉田種植誘集作物能較明顯的減少棉鈴蟲在棉花上的落卵量,控制其對棉花的為害。⑤田間結合整枝及時打頂,摘除邊心及無效花蕾,並攜至田外集中處理。⑥7~8月結合棉花根外追肥,往棉株上噴1%~2%化過磷酸鈣溶液,可減少著卵量。(2)物理防治。用黑光燈或高壓汞燈誘殺成蟲。安裝300W高壓汞燈15隻/公頃,燈下用大容器盛水,水面撒柴油,效果比黑光燈更好。(3)生物防治。釋放赤眼蜂防治。第一次放蜂時間要掌握在成蟲始盛期開始1~2天,�1代先後共放3~5次,蜂卵比要掌握在25:1,放蜂適宜溫度為25℃,空氣相對濕度為60%~90%。如果溫、濕度過高或過低,要適當加大放蜂量。(4)藥劑防治。掌握在卵孵盛期至2齡幼蟲時期噴藥防治,以卵孵盛期噴藥效果最佳。�隔7~10天噴一次,共噴~3次,噴藥時,藥液應主要噴灑在棉株上部嫩葉、頂尖以及幼蕾上,須做到四周打透。並注意多種藥劑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避免或延緩棉鈴蟲抗藥性的產生。 提倡噴灑Bt乳劑(100億活孢子/mm)200~300倍液,或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懸浮劑(20億個多角體病毒/mm)1000倍液。傍�、雨後或陰天噴灑效果最佳。 此外,還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600倍液,或10.8%凱撒乳油4000倍液,或44%速凱乳油1500倍液,或42%特力克乳油1000倍液,或35%賽丹乳油500倍液,或40%輝豐1號乳油1000倍液,或50%來福靈乳油3000倍液,或用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32.8%保棉丹乳油1000倍液,或30%滅鈴威乳油1500倍液,或40%滅抗鈴乳油1000倍液,或20%滅多威乳油1500倍液,或35%順豐2號乳油1000倍液,或20%農綠寶乳油1500倍液,或43化辛?氟氯氰乳油1500倍液(對棉鈴蟲卵和幼蟲毒力較高),或25%滅鈴王乳油2000倍液,或26%抗鈴淨乳油1000倍液,或30%滅鈴靈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康克畏乳油500~6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棉田儘量不用或少用菊酯類農藥,防止伏蚜猖獗起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