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堂風月落花塵

錦堂風月落花塵

《錦堂風月落花塵》,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在讀碩士張漫著,該作者曾多次在報刊雜誌上發表過大量古文今讀的賞析文章,而本書亦是其中之一。本書講述了元明清三個朝代的美麗雜劇,在敘事中用文字堆積起舞榭歌樓,編織成水袖流蘇,演繹一波三折的姻緣,還原並升華那些我們錯過的絕世容顏和盛世情事。裡面有宮廷里的恩怨,有花園裡的情仇,有小姐與公子的悲歡離合,無論失之交臂或者皆大歡喜,都同樣動人。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錦堂風月落花塵》講述了元、明,清三個朝代的美麗雜劇,在敘事中用文字堆積起舞榭歌樓,編織成水袖流蘇,演繹一波三折的姻緣,還原並升華那些我們錯過的絕世容顏和盛世情事。裡面有宮廷里的恩怨,有花園裡的情仇,有小姐與公子的悲歡離合,無論失之交臂或者皆大歡喜,都同樣動人。

編輯推薦

超級暢銷書系「漫漫古典情」又推才女佳作,重賞雜劇里的女子愛情,演繹一波三折的曠世姻緣,一個她在後宮,一個她在深閨,一個她在青樓,一個她在花園。
還原那些被遺忘的絕世容顏和盛世情事。
舞榭歌樓,玲瓏水袖,裙擺碎綻,流蘇招搖,她們步步生花地走來。
雜劇中的這些女子.似時過境遷里的漏網之魚,注定了不能被遺忘。
這些古舊的雜劇戲曲,不混跡於流年。演繹了近千年,仍然生動如初。

圖書目錄

序言

序言

第一篇 金枝欲孽帝妃戀

採蓮人語隔秋煙——明·梁辰魚《浣紗記》
當時只道是尋常——元·馬致遠漢宮秋
花自飄零水自流——元·無名氏《連環計》
從此,他把歲月將就——元·白樸梧桐雨

第二篇 錦堂風月落花塵

愛是前赴後繼的戰場——元·關漢卿《救風塵》
煙花三月下揚州——元·喬吉《揚州夢》
衣服向左,手足往右——元·關漢卿《謝天香》
一片段預告飛減卻春——元·關漢卿《金線池》

第三篇 回頭滄海又塵飛

人面桃花相映紅——元·無名氏《碧桃花》
當遊魂遇上行屍走肉——元·鄭光祖倩女離魂
朱顏不改常依舊——元·李好古《張生煮海》

第四篇 一天風物暮傷秋

在兵荒馬亂中跑向一人——元·關漢卿《拜月亭
題向風箏寄予天——清·李漁《風箏誤》
兩個寡婦引發的血案——元·關漢卿《竇娥冤

第五篇 一春魚雁無訊息

金屋藏嬌被發現後——元·白樸《牆頭馬上
十年之後,誰還記得你的容顏——元·石君寶《秋胡戲妻》
重婚罪與破鏡重圓——元·楊顯之《瀟湘夜雨》
繡球砸不出錦繡良緣——元·王實甫《破窯計》

第六篇 花落水流深院宇

落花流水人何處——元·關漢卿《調風月》
正是西廂月上時——元·王實甫《西廂記
出神,入畫,杜麗娘——明·湯顯祖牡丹亭

圖書摘要

序言

有你,就繁華。
古時的女子過的是較為簡單的日子,她們生活的全部只有他,等他,遇上他,陪他終老,所有的精力都致力於經營婚戀和家庭,倒也把一生過得扣人心弦。
舞榭歌樓,玲瓏水袖,裙擺碎綻,流蘇招搖,她們步步生花地走來。
曲調里的姑娘,多是從前朝里流傳下來的故事,曲調里的唱詞,不少改編自從前朝里流傳下來的詩詞,元明清的雜劇與戲曲,好比席捲了歷代的精緻往事,一舉綻放,盛世無雙
姑娘的世界很小,但這是坐井觀天的福,一個她在後宮,一個她在深閨,一個她在青樓,一個她在花園。姑娘本是無憂無慮的姑娘,只因識得那少年公子,生活便失去秩序,他的出現使她無序,他的離開使她無序,她成為一個秩序之外的女子,進入到從未染指過的陌生歲月里。
我要說的這些姑娘,只屬於故事。戲劇的作者為了刻畫她們,虛構或者改編情仇,伶人順著劇情扮演恩愛悲歡,看客走馬觀花或者入戲著迷,這一套路輪迴了上千年。

第一篇 金枝欲孽帝妃戀

採蓮人語隔秋煙——明·梁辰魚《浣紗記》
《浣紗記》是根據明代傳奇《吳越傳奇》改編的崑曲劇目,它第一次將水磨調用於舞台,藉助生旦愛情抒發興亡之感,融情於史,再現了浩大的歷史圖景,唱詞隨著愛情和政事等場景的轉換,或優美和緩,或緊張急促。崑曲音樂與劇情自然結合,相映成趣。
《浣紗記》取材於歷史,又不拘泥於史實。舊瓶裝新酒,有繼承也有杜撰,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它將范蠡與西施的愛情往事細緻地娓娓道來,譜成動人的鏇律,把西施從年少時代,到破吳歸來的一生都付諸淺吟低唱之中。
主人公西施艷冠四大美人之首,稱號「沉魚」。相傳她在溪邊浣紗的時候,連水裡的魚見了岸上的容貌都羞赧得忘記遊動,紛紛沉底。關於西施的傳說多而紛雜,莫衷一是,歷代都有不同的故事演變,她就在這更迭的時代中代代流傳,綻放成為了傳奇。《浣紗記》取眾多傳說中的一種,在這劇目里,西施陷身於一出絕頂的美人計,一步一步走出了自己平凡簡單的浣紗生活,置身高高的政治殿堂,卻淪為愛情的階下囚。
如果不是浣紗溪畔逢了范蠡,就不會有後來這些斑駁的傳奇,所有的歡喜悲哀,都不會有。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繞池游】薴蘿山下,村舍多瀟灑。問鶯花肯嫌孤寡,一段嬌羞,春風無那,趁晴明溪邊浣紗。
西施的首度出場,是在少人問津的鄉里溪畔,絕代佳人生在鄉野之間,像朵曲徑通幽的奇花,悄無聲息地兀自開放。她家世卑微,以浣紗為業,沒有太多的外界干擾,清澈如溪水,好比生活在不知魏晉的世外桃源。
除卻驚人的容貌,西施是個再平凡不過的女子,她雖不在深閨,卻終歸是被禁足於鄉下,心裡懷了的無非是些普通兒女的小心思,天生麗質卻只能顧影自憐,孤芳自賞。因美好的生活在平淡寂寞中流逝而感到無端無奈的恐慌,只能孤單埋怨地唱:
世間多少佳人才子。不能成就鳳友鸞交。我既不能見他。他又不得遇我。日復一日。年又一年。不知何時得遂姻緣也。
梅花雖好,浪影溪橋;燕子多情,空巢村店。姑娘長到二八芳華,如意姻緣卻遲遲不曾來到,當先天姿色與後天姻緣不成正比的時候,反映在西施身上的最顯著的特徵是感情里挑肥揀瘦,高不成低不就,於是一直寂寞開無主,唱厭了哀怨獨角戲。
欲揚先抑的鋪墊早已經做好,這一天終於到來,西施夢中的情人翩翩出現。范蠡遨遊,路經溪邊,恰巧與浣紗的西施相見,電光火石,郎情妾意一觸即發,萍水相逢的他們互相傾心,互通家底。男未婚,女未嫁,於是兩人各自一陣竊喜,私定終身,西施以紗作為信物,范蠡約定晚些時日,來將她迎娶完婚。
然後兩人分道揚鑣,才相識,便分離。自此以後,西施被甜蜜的思念充盈了心,更加流光溢彩。因為是站在等待的位置上,西施在愛情里淪為了弱勢群體,困在深閨等待一個不知道會不會再度出現的夫君,很被動,也很悲哀。只有一面之緣的男子拿走了她的溪紗,許下婚約,卻杳無音訊。西施把秋水望穿,心緒百轉千回,怕他是狂且小兒,怕他因公務繁忙,將所有的因由都想遍,禁不住相思成疾,心痛的毛病算是落下了。
「卻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病了的西施越發楚楚動人,時時走路的時候忽然發作,捧了心兒,眉梢眼角里的痛苦也儘是風情,引姐姐,美的對立面,醜陋並且不檢點,未婚先孕不止一次。好在對西施還有姐妹之情意,知道她病了,請女大夫來診治。大夫南威和姐姐東施,一語道破了西施疾病的根源,不過風月二字。
思念無非就是自己的心被別人攥在手裡的感覺,一旦病發,便是身心的一場劫難,生理和心理上的疼痛一併折磨,這病痛最難以對症下藥。
解鈴還需系鈴人,可系鈴人卻遲遲不出現,他被戰爭和國家興亡禁錮了身心。
如果范蠡只是個山野村夫,兩人心動了大可馬不停蹄地相愛,可惜他真實的身份是越國任重道遠的士大夫,也是後來將西施一把拉進淆亂的政治戰場的那個人。與西施的純淨單一截然不同,范蠡心裡充滿了七情六慾,不是單單一項愛情就能將其餵飽,他有他的抱負需要奔赴,有他的雄才大略需要施展,他對她許下了輕飄飄的承諾,分文未花,得了美人又得了薄紗,一轉眼就把信誓旦旦拋諸腦後,誰想到西施認了真。對范蠡來說,愛情是太平盛世里的點綴,錦上添花,到了硝煙四起的年代,他的愛情領域就荒蕪到寸草不生。
……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