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上路站

錦上路站(英語:Kam 錦河路、港鐵錦田大樓、四排石 錦河路

錦上路站(英語:Kam Sheung Road Station)位於香港元朗區錦田的西南面,鄰近八鄉,是港鐵西鐵線其中一個車站,該站附近亦是西鐵線的八鄉車廠與港鐵錦田大樓的所在地。
值得一提的是,本站是港鐵眾多重鐵車站中,唯一一個以道路的完整名稱命名的車站。此外,本站並不是處於錦上路旁,而是相距約半公里的距離。

車站結構

錦上路站全長280米,外牆為磚紅色,具中國傳統特色,另於四周的空地遍植樹木,與四周的鄉村環境相呼應。地面層的設計配合當地較空曠的鄉村環境,由於錦上路站呈東南-西北走向,故此地面層向東多以透明玻璃組件為牆身,而向西則立啡紅色牆,此舉有助爭取東邊的陽光進入室內,讓東邊有廣闊鄉村視野之餘,亦防止下午西斜過猛烈的陽光令到室內氣溫急升。

車站樓層

本站共分兩層,地下為車站大堂、另設公共運輸交匯處、停車場及腳踏車停泊處,而一樓則為月台。

車站月台

錦上路站設有一個島式月台,1號月台往屯門方向,2號月台往紅�方向。2號月台路軌旁設有預留月台的平台基座,用以擴建本站成兩個島式月台,容納擬建之北環線

車站出口

A - 港鐵錦田大樓
錦河路、港鐵錦田大樓、四排石
設有斜道往返地面
B - 錦上路
錦莆路、錦上路、錦田、吉慶圍
設有斜道往返地面
C - 錦莆路
錦莆路、石湖塘、東匯路
設有斜道及失明人士引導逕往返地面
D - 錦河路
錦河路
設有斜道及失明人士引導逕往返地面

鄰接車站

錦上路站是西鐵線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乘坐往紅�屯門列車,往返九龍新界等地。
往屯門方向鄰接車站為元朗站,與錦上路站間的行車時間約四分鐘
往紅�方向鄰接車站為荃灣西站,與錦上路站間的行車時間約六分鐘

利用狀況

九廣西鐵(今西鐵線)通車初期,因錦上路站偏離錦田八鄉的主要地區,再加上西鐵線車費高昂,因此使用量近乎零;及後九鐵推出月票及日票計畫,以低於巴士的車費吸引乘客使用西鐵線,但由於大部份接駁交通工具均沒有提供轉乘優惠,故只有少部分乘客改用西鐵線進出該站及市區。
雖然九巴251M線在錦田區內路線過份繞路,導致該線客量不斷流失,對西鐵有利,但是縱使西鐵在2005年推廣水頭水尾村旅遊景點,該站的人流仍然處於極低的水平。
自從九鐵推出泊車轉乘優惠後,吸引了不少駕私家車的錦田居民駕車至此站,再轉乘西鐵線往市區,故現時的使用量已有所改善。
港鐵九龍南線2009年8月通車後,使用西鐵線來往九龍市區更為方便快捷,故錦上路站的使用率(尤其在假日)亦繼續上升。
由於北環線仍在研究中,少部份新界西北及西南居民會利用錦上路站,來轉乘小巴或跨境巴士往返內地,對該站的人流有一點的改善。

接駁交通

為方便乘客駕車或騎腳踏車轉乘西鐵線,本站的西面設有停車場,有560個車位,並提供泊車轉乘優惠;東面B出口外,則設有200個腳踏車泊位的腳踏車停泊處。而C出口外亦設有公共運輸交匯處,方便乘客轉乘其他路面交通工具。

歷史

這個車站在西鐵線(當時稱為西鐵)動工的時候本稱錦田,當接近完成並諮詢居民車站名稱的意見時,八鄉的居民認為車站位於錦田和八鄉中間,應名為“錦田八鄉站”,並引發錦田和八鄉兩地居民爭拗,最後九廣鐵路公司只好把車站名字改為“錦上路站”。因錦上路是車站興建時最接近該站的主要道路,並且是分隔錦田和八鄉兩村的道路。這成為香港首個以道路的完整名稱命名的重型鐵路車站。
另於當時曾經舉辦了西鐵車站全港公開命名比賽,當局宣稱比賽結果的得獎者猜對了九個車站命名的其中八個,得獎者唯一是把“錦上路站”錯誤命名為錦田站。但對於命名比賽為何變成競猜比賽當時並未引起太大的爭議。
車站於2003年12月20日九廣西鐵通車時正式啟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