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書信補篇 1-5卷

錢學森書信補篇 1-5卷

《錢學森書信補篇(1-5卷)》內容涉及面廣,充分展示了錢學森在多學科、多領域研究的高度、深度和廣度。書信除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思維科學、軍事科學、地理科學、建築科學和文藝理論等11個科學大部類外,還涉及暫時還不能進入錢學森這個科學體系的大量經驗性知識,以及所有這些科學知識最後提煉上升到哲學層次的理論。

內容介紹

錢學森興趣廣泛,知識面很廣,不僅是科學大師,而且在音樂、繪畫、攝影等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他常說,如果說他在科學上取得了一點成就,得益於小時候不僅學習科學,也學習藝術,培養了全面的素質。也正因為如此,錢學森對於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科學與藝術的結合一直非常重視,並自覺運用到他的研究中去。錢學森在同一些自然科學家的通信中,時常聯繫到文學藝術問題,從藝術家大跨度的形象思維得到借鑑。同樣,他在論述某一社會科學問題時,也往往吸收自然科學的成果,或從自然科學的視角,將其與社會科學結合起來,由此提所以,《書信》內容涉及的領域雖然如此寬廣,但卻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一位“自然科學家”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思考各方面的問題,不拘形式地發表自己的真實見解。有些看法雖比較獨特,卻不乏錢學森的傳神之筆。

作者簡介

李明,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司令部綜合局秘書。199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套用數學系。從2001年至錢學森逝世,擔任錢學森同志的秘書。

顧吉環,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司令部綜合局秘書。20世紀80年代初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工委指揮技術學院微型計算機套用專業學習,之後長期在錢學森身邊工作。從2000年至錢學森逝世,擔任錢學森同志的秘書。

塗元季,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司令部錢學森辦公室秘書,高級工程師。早年在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真空技術專業學習,20世紀60年代進入國防科委,從事航天科技情報工作,長期工作在國防科學技術的第一線。從1983年至錢學森逝世,擔任錢學森同志的秘書和學術助手。

目錄

1934年11月15日
致清華大學校長辦公處(附正體信文)
1934年12月
致清華大學校長辦公處(附正體信文)
1935年2月18日
致清華大學校長辦公處(附正體信文)
1935年4月21日
致清華大學校長辦公處(附正體信文)
1935年5月7日
致清華大學校長辦公處(附正體信文)
1935年6月3日
致清華大學校長辦公處(附正體信文)
1935年6月3日
致清華大學校長辦公處(附正體信文)
1938 年6月7日
致清華大學校長辦公處(附正體信文)
1960年1月27日
致莊逢甘
1962年10月30日
致武汝揚
1963年7月13日
致羅啟宇
1963年9月7日
致楊剛毅
1964年9月29日
致劉達
19965年致莊逢甘
1975年7月25日
致彭鳳紹
1976年6月6日
致莊逢甘
1978年12月30日
致南京工學院土木系革委會
1985年 6月5 日
致章少華
1985年6月6日
致汪培莊
1985年6月12日
致《哲學研究》編輯部
1985年6月13日
致《哲學研究》編輯部自然辨讓法編輯組
1985年6月18日
致黃曉鳴
致鄒偉俊
1985年6月19日
致吳健
致俞唯潔
1985年6月20日
致張帆
1985年6月21日
致孫柏林
致鄒福強
1985年6月25日
致湯學智
致朱光亞、聶力
1985年6月26日
致嚴忠樹
《錢學森書信初紡編2》
《錢學森書信初紡編3》
《錢學森書信初紡編4》
《錢學森書信初紡編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