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絲內固定術

環形固定法:多用於髕骨骨折。 8形固定法:常用於尺骨鷹嘴骨折。 骨折骨性癒合後,可將鋼絲取出。

適應症

鋼絲的缺點是固定作用較小,套用範圍也相應較小。利用不鏽鋼絲來環扎固定長骨幹的斜折或螺鏇折,不但容易斷裂,還能引起受壓外的骨質吸收。骨膜血運受損,從而失去固定作用,影響骨折癒合。但鋼絲具有直徑細和可屈的特點,可以穿過骨內人工隧道環扎或固定,能有效地保持某些骨折的復位,這是它的優點。不鏽鋼絲內固定術多用於下列情況圖1。
1.髕骨橫斷骨折;
2.尺骨鷹嘴突橫斷骨折;
3.指骨末節撕脫骨折;
4.作為其他內固定的輔助固定,以固定游離骨片(如髓內針固定並用鋼絲固定小骨片);
5.不穩定的頸椎骨折、脫位。

術前準備

1.根據骨折塊的大小和局部收縮力的強弱,選用相應直徑、質軟、易彎、拉力強的不鏽鋼絲。
2.準備鋼絲縫針、鋼絲剪、擰鋼絲的止血鉗(或鋼絲鉗)以及鑽孔用的手搖鑽。

手術步驟

1.穿孔鋼絲 穿引鋼絲的方法隨骨折的部位而不同,一般常用環形固定法和8形固定法兩種。
環形固定法:多用於髕骨骨折。用粗圓針穿以鋼絲,貼近骨的邊緣,在腱內環形縫合;或先在骨折的兩側對應地用小鑽頭各鑽一隧道,而後用鋼絲環形穿過隧道。
8形固定法:常用於尺骨鷹嘴骨折。先在骨折兩端各鑽一橫斷隧道,然後將鋼絲8形穿過,鋼絲交叉在骨外。
2.收緊鋼絲 先用巾鉗等器械將骨折復位,並保持位置,然後慢慢收緊鋼絲,以免切斷骨質及軟組織,或把鋼絲拉斷。待完全收緊至骨折端緊密相接後,才可將鋼絲兩端擰結成繩狀圖2。鬆緊度要適當,過松骨折斷端間會遺留裂隙,影響癒合,過緊則容易拉斷鋼絲。
3.處理殘端 剪除多餘的鋼絲,留下3~5毫米的殘端,將其彎向骨面或埋於凹陷處的軟組織中,不使刺及皮膚而致疼痛。

術後處理

骨折骨性癒合後,可將鋼絲取出。環形鋼絲位於皮下者,只需在擰結處作一小切口,找到殘端,剪斷鋼絲拔出即可。對8形固定鋼絲,常需在對側加作一小切口,剪斷鋼絲的中段後取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