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棘砂海星

簡介

種 名:鋸棘砂海星
學 名:Luidia prionota Fisher

形態描述

反口面稍穹窿,腕的背中線較平坦。小柱體很稀疏,在腕緣者較大成方形,排列成規則的3行,有的還可區別出第4或第5行。大形小柱體頂上有10-12個短鈍的中央小棘和15-20個比較纖細的周緣小棘。 上緣板不顯著,由邊緣小柱體所替代。下緣板略鼓起,在口面構成腕的寬邊。各下緣板有一個細而側扁和末端尖細的側棘,其長度略超過板的寬度,排列象鋸齒狀;從側棘基部到板內端有2行各4-6個交錯排列的矛頭形小棘。此外在各板的邊緣也有精緻和排列較為整齊的小棘。 側步帶板各具6棘:1個是長而側扁、略彎曲的溝棘,隨著是一個較粗較長和基部彎曲的棘,再向外有2對大小不等的棘,靠里一對較長,靠外一對較短。靠近腕的外端,常缺少最後一對棘,只有4個側步帶棘。口面間輻部僅有一對腹側板,上生一簇小棘,有的還帶有叉棘。每對口板的內端有2個大的直形叉棘。酒精標本背面為灰褐色,腹面為白色

分布

國內分布

南海、特別是北部灣內很普通。

國外分布

菲律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