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博山爐

注音

銅博山爐tóng bó shān lú

基本信息

西漢,通高28.6厘米,盤徑29厘米。1995年永州鷂子嶺出土。

詳細信息

銅博山爐銅博山爐

薰香用具。斂口,鼓腹,腹部用鏤空和線條組成龍紋等圖案,柱作雙手叉腰的怪人站立於怪獸頭頂,好似人在擎著爐具。怪獸共有4個,尖嘴曲頸翹尾,把怪人襯托得更加神秘。有蓋,蓋頂捉手為孔雀,孔雀被視為“百鳥之王”,是最美麗的觀賞鳥,也是吉祥、善良、美麗、華貴的象徵。口邊與蓋邊有紐,用鏈相連,蓋上有山峰形突出和鏤空紋飾,山峰中有線刻的怪獸,爐內焚香時輕煙繚繞,山景朦朧、群獸浮動,使人仿佛進入了神話傳說般的仙境。

關鍵字

博山爐

古代焚香青銅器。也是一種熏爐。由爐身、爐蓋和底坐組成。蓋高而尖,蓋上雕鏤成山巒形,上有羽人、走獸等形象,象徵海上的仙山“博山”,因稱“博山爐”。有的遍體飾雲氣紋,有的更加鎏金或錯金銀。使用時把香料放在爐內點燃,香煙通過蓋上的鏤孔而冒出。盛行於漢晉。1968年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錯金博山爐一件,器身滿布以金絲錯出的精美、細膩、流暢的雲紋。也有陶瓷製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