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旅遊

銀髮旅遊

銀髮旅遊是指60歲以上的老年旅遊者,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人出遊人數也越來越多。據全國老齡辦統計,國內游總人次中有兩成是老年人。但由於老人群體的特殊性,旅遊安全隱患更大。因此,國家旅遊局將於2016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旅行社老年旅遊服務規範》,對老人出行的遊玩時間、導遊服務、醫療保險等各方面做了規定。

概述

隨著中國老齡化不斷加快(據資料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達到2.12億),以及老年人對旅遊的剛性需求(福州最近老年人的跟團游占比甚至能達到50%~60%。),作為旅遊行業如何開發“銀髮旅遊”產品,更多的吸引老年人參與到旅遊大軍中來,成為了各旅行社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隨著老年群體在文化、旅遊、社交等精神方面的需求日益旺盛,可以說作為旅遊產品開發“銀髮旅遊”前景廣闊。但是開發旅遊產品風險與利潤同在是不爭的事實,由於老年遊客身體狀況的原因,遊覽過程中意外情況在所難免,有道是“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坐”,旅行社在接待老年遊客的時候表現出特別謹慎是必須的。

標準

此次,國家旅遊局出台的《旅行社老年旅遊服務規範》,首次對老年旅遊團提出了明確的標準,從出行的各個方面維護老人的權益。

《規範》明確要求,在老年團行程的安排上,要求節奏舒緩,連續乘坐汽車時間不應超過兩個小時,每個景點應安排充裕的遊覽時間。連續遊覽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可安排一定時間的午休。另外,對老年團的跟團領隊和導遊也有更高要求,應選擇具備緊急物理救護等業務技能、了解一般醫療常識、具有至少3年導遊從業經驗、做事細緻耐心的導遊/領隊全程隨團服務。

各方觀點

難點

隨團配醫生成本太高,旅行社或許會將百人團拆成小團

銀髮旅遊銀髮旅遊
新規一出,也引發了行業震動。據了解,對於百人以上老年團需要配備隨團醫生的要求,不少旅行社表示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

一家主做老人國內游的旅行社負責人表示,出於控制成本的考慮,目前國內多數夕陽紅旅行團都沒有配備隨團醫生。“99%的旅行社都只是提供導遊和領隊,並沒有配備醫生資源,如果要配隨團醫生的話,只能向醫院等單位借調,這不僅增加成本,手續還很麻煩。”

同時,一些大的旅行社此前已經開展老年旅遊團標準化服務的試點。比如某旅行社專門為中老年人開發了“爸媽放心游”產品,並制定了30條服務標準,包括“一次的走路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每次連續坐車不超過2小時”等。帶隊導遊必須是星級導遊,針對一些特殊的客人和線路,領隊要求有急救證,領隊或導遊配備血壓儀一套、溫度計一套,提供助行拐杖。儘管服務標準比較高,但是也沒有配備隨團醫生。

“如果一定要求百人團必須配備跟團醫生的話,估計有旅行社會將百人團拆成若干個小團,這樣也就不需配置醫生了。”一名業內人士透露,對於旅行社來說,相比配置隨團醫生,寧願選擇多配置幾名導遊。

困擾

旅遊意外險投保一半老人不願買,保險公司也不愛賣

為保障老年團的旅行安全,《規範》要求組團社應與保險公司就旅遊意外險的投保年齡上限進行溝通協商,為更多老年旅遊者提供保險保障。然而在調查中發現,一方面是老年人自己不捨得買保險,另一方面在投保過程中也遭遇了年齡歧視,不少保險公司對投保年齡有“上限”要求,不願意為年齡過大的老年人投保。

上海中晟旅行社總經理卜元剛稱,新的《旅遊法》規定,旅行社強制要上旅行社責任險,建議顧客購買旅遊人身意外險,也就是說旅遊意外險是遊客自主選擇的,但是老人往往不願意買這個險。“根據我們的統計,大概有超過一半的老年遊客不會選擇購買保險,主要是為了省錢。”

另一方面,即使是老人有購買旅遊意外險的意願,在現實中也會遭遇尷尬,面臨年齡、理賠等諸多關卡。記者調查發現,多數保險公司都對老人投保有年齡限制,超過上限就不能投保。

太平洋保險推出的旅遊意外險,對購買人的年齡限制是18-64周歲,超過年齡就不能購買。中國人壽官網上規定,旅遊意外險的範圍是出生滿一百八十日到七十周歲以下,身體健康、適合旅行的中國公民及外國人,均可作為被保險人。華泰保險的客服告訴記者,如果是國內旅遊的話,個人是不能直接購買旅遊意外險的,僅向旅行社提供團隊保險。如果是境外旅遊險,對年齡的要求是不得超過80歲。平安保險的一款國內旅遊意外險對年齡的要求是3-75周歲。即使能夠投保,隨著老人年齡的增高,在保費以及賠付金額上,一些保險公司也會對高齡老人作出限制。一家旅行社直言,他們代購旅遊意外險,70歲以上的顧客保費是正常人的1.5倍,80歲以上的是2倍。

知名旅行險公司美亞保險還規定,儘管承保範圍是1-80周歲的人群,但對其中71-80周歲的被保險人,其“意外身故及傷殘保障”為相關保障利益明細表中所載的金額減半。也就是說,發生事故,如果賠償金是20萬,71歲以上老人只能拿10萬元。

這個規定,對於遊客來說,是“原則”的。比如“宜由”這樣的表述,就屬於建議與提醒的性質,未必表示強制。但對於旅行機構來說,這些條款卻是必須的。所以,這個《規範》能否落地,關鍵看旅遊機構在經營理念、經營策略上,能否作出應有的行業調整。旅遊機構必須改變靠旺季猛賺一票的吃相,改變靠年輕遊客吃飯、吃遊客消費回扣飯的一錘子買賣,做好老年遊客的生意,做細水長流的生意。

專家建議

銀髮旅遊銀髮旅遊
理論上,旅行社如果能把如此巨大的“銀髮市場”合理利用,無論是前景還是錢景都應非常可觀。但目前的情況是,“銀髮市場”的風險相對較大,而理賠卻很少。

以65歲為界,65歲以上的老人買同樣數額的保險,最高理賠35萬,而65歲以下則可以獲得更多的理賠,而在出境游中,70歲以上的老人,只能獲得理賠金額的三分之一。一個風險大要求高回報率卻偏低的“銀髮市場”,當然很難獲得旅行社的青睞。為了降低風險,老人在報團時,旅行社要求家屬陪同,或者要求老人出示健康證明,甚至要求家屬簽免責協定等等,似乎就不足為怪了。

改善這樣的狀況,一是需要提高銀髮一族的旅遊意識和花錢意識,少去參加那些零團費甚至負團費的團,保險公司也需要做相應的理賠方面的調整。作為旅行社,對老年人採取更加人性化的措施,譬如線路設計上,可以安排得不那么緊湊,讓老人充分享受旅遊的樂趣。

在旅遊安全方面進行更多的投入,無疑會提高旅遊的價格,這其實也在情理之中。畢竟,老年人的身體特點決定了旅遊時的安全級別要更高才行,由此帶來的價格上漲,我們應該坦然接受。其實旅遊本身就是較高層次的需求,低價游甚至零價游本身就是一個誤區和陷阱。選擇和自身經濟能力相適應的旅遊服務,這才是真正的旅遊。

應該強調的是,即使旅行社和老人的直系家屬簽了“免責聲明”,如果因為旅行社的組織不力而發生意外,旅行社仍然要負責任,一紙“免責聲明”並不能免責。旅行社在導遊選擇、線路調整、旅遊節奏、食宿安排、醫療救護等多方面下功夫,真正做到專業化、規範化,才能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實現“銀髮旅遊”市場的良性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