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匪綁

銀行匪綁

《銀行匪綁》是一部美國動作片,該片由John Luessenhop執導。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電影海報電影海報
這群劫匪手法專業熟練,對於他們來說,銀行監控和保全都等於形同虛設,而警方更頭疼的是,他們作案多次,卻連絲毫線索也抓不到。戈登計畫趁在被警方抓獲之前,乾最後一票然後收手。而警方也請來了經驗豐富的老辣警官傑克探長(馬特·狄龍飾),他意外得悉了戈登的計畫,因此精心準備了天羅地網,等待著戈登一夥的行動……
這是一出險象環生的貓鼠遊戲:一夥訓練有素的銀行劫匪和經驗豐富的警察展開周旋、鬥智鬥勇,上演一出又一出驚險刺激的街頭火拚和幫派內部的勾心鬥角。臭名昭著的犯罪6人團伙(劫匪成員分別由6名男星飾演:麥可·伊雷、克里斯·布朗、保羅·沃克、T.I.、艾德里斯·埃爾芭和海登·克里斯滕森)一直都讓警察非常頭疼——他們的每次行動都經過周密的策劃,進出銀行的行動就像上緊發條的鐘表,嚴密且從不犯錯。在多次作案後,他們沒有給警察留下任何可以追蹤的證據。近來,他們又瞄準了一次金額更大的搶劫機會,可是,這一回他們卻碰上了冷酷、彪悍的警探傑克·威爾斯(馬特·狄龍飾演),試圖打破他們2000萬美元的美夢。棋逢對手,反而激發了劫匪們的鬥志,他們堅信“只有肯下更大的砝碼,才能贏得更大的賭注”,和警察展開生死遊戲,鹿死誰手終將揭曉……

幕後

銀行匪綁劇照銀行匪綁劇照
《銀行匪幫》請來了前一陣新聞纏身的克里斯·布朗和T.I。就在去年,克里斯·布朗因為毆打女友蕾哈娜,被判6個月勞動服務,並受到各方譴責,形象大打折扣。這次能出現在電影中,和一批男明星比拼演技和魅力,對於克里斯的事業算是一個不錯的轉折點。談到他所扮演的角色,克里斯這樣形容:“這個人物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區別於他人。團伙里其他人相對更加保守。我就是喜歡他這種直接的性格。不過他虛偽的一面,也給其他人帶來不少麻煩,導致惡果。”所幸,克里斯的麻煩事並沒有影響影片的正常上映,到時候自然交給觀眾評論高下。
純爺們的江洋大盜
講述一群悍匪連環搶劫銀行,爆烈警探與其鬥智鬥勇的警匪動作片《劫匪》,由約翰·盧森霍]普執導,保羅·沃克、佐伊·索爾達娜、海登·克里斯滕森、馬特·狄龍等影星聯合主演。在銀幕上,描述銀行劫案的電影並不鮮見,而且其中多有精品,例如《局內人》《熱天午後》《銀行大劫案》以及《黑暗騎士》的開場驚艷八分鐘,都是銀行劫案題材里的翹楚。提及這部電影的拍攝初衷,曾經擔任《針孔旅館》《燈紅酒綠殺人夜》《隔離區》《糾纏》等片的監製格倫·S·蓋納說道:“這部電影是一部講述警探和劫匪之間如何對抗的故事,當中劫匪搶劫銀行的戲份是最大的看點。當時我拿到本片劇本的時候,很快就被故事裡劫匪打劫銀行的段落而吸引。故事裡描述了一群非常專業的劫匪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他們搶劫銀行不光是為了錢,還有著某種目的,而且故事裡最讓我覺得出彩的地方是,對幾個劫匪掩飾身份,正常人的生活狀態也有著不俗的描寫。我希望這部電影成為銀行搶劫題材的經典。”
在這部電影裡,伊德瑞斯·艾爾巴飾演的是江洋大盜的其中一員。自《美國黑幫》被觀眾關注之後,他近年來主演了多部話題電影如《搖滾幫》《嬰靈惡泣》《糾纏》,在前不久公映的《失敗者》里,他扮演了一位復仇心切的特工,拍攝中的漫畫改編大作《雷神》里,也有著他的精彩演出。對於這部新作,伊德瑞斯·艾爾巴說道:“這部電影裡我是一個”壞人“,但觀眾肯定不會討厭我的這個角色,因為他很友善,很風度翩翩,特別是對待女性上面(笑)。這部電影是一個不那么典型的警匪片,因為他描述匪徒的段落遠遠多過描述警察,因為這個故事是想講述這么一群身手了得的匪徒,他們的動機,還有他們在現實里的生活現狀。整個劫匪組織都由私下裡就愛舞刀弄槍的男演員們出演,和他們合作是一件非常爽快的事,尤其是在拍攝動作戲份的時候,我們都很賣力,場面看上去也相當震撼。”
花樣百出的銀行搶劫
曾經有很多電影反映過銀行搶劫以及各種各樣的巨額劫案,這部《劫匪》同樣也以搶劫戲份作為賣點,那么在故事鋪排上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元素,使得主創對電影有著如此的信心呢?對此?演員出身,曾經演出過《黑鷹墜落》《奪命感應》《24小時》《CSI》等片的綠葉演員、本片編劇之一的加布里·卡瑟說道:“我們參考了過去的許多劫案題材的電影,並且和其他編劇一起分析這些電影裡劫案的種種細節。我們當初定下的目標是,只要是其他電影裡出現過的那些被觀眾牢牢記住的劫案的細節,就一定不能用在本片裡,否則這樣觀眾根本沒法被影片所吸引,他們會知道,‘啊,這樣的做法以前我早看過了,沒什麼出奇的啊?’。所以,我能保證一點,觀眾看《劫匪》,會對裡面的劫案感到驚訝,我們用了一種令觀眾意外的敘事技巧和故事設計,讓《劫匪》里的劫案乃至動作戲都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對於這一點,導演約翰·盧森霍普也大為肯定:“可以說這部電影最吸引的人地方就是對劫案的刻畫,我們在製作的時候,曾經用偷拍的方式去拍攝影片的一些情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路人的反應,很真實,這是刻意去演很難達到的效果。當然,真正的打劫戲份還是沒有辦法這樣去拍攝的,不然如果真的被人當真,那麻煩就大了。”
導演十年磨一劍
約翰·盧森霍普雖然早於上個世紀末就出道,不過直到2000年他才正式執導電影《黑獄喋血記》,而後沉寂了十年,這次他選擇用《劫匪》來代表他在大銀幕上的復出。談及這十年來的經歷,約翰o盧森霍普顯得很是滄桑:“我並不是一個純粹的電影人,拍攝電影也並不是我的主業,在拍攝完《黑獄喋血記》之後,我做了很多事,但大多和電影無關,不過似乎是注定的,最終我還是決定重新將自己定位在一個‘導演’的位置上,所以就有了這部《劫匪》。我喜歡這種警匪題材,我認為只要拍得好,這種緊張的對峙能讓觀眾很快入戲,所以這次我在《劫匪》里嘗試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目的是希望這部電影的情節不落俗套。”
談及這部電影的故事和演員,約翰·盧森霍普說:“這部電影對演員的要求是外形要有說服力,要有一種氣場,不僅是劫匪需要,警探也需要,他們要讓觀眾一看就明白,他是一個做事很專業的人。馬特·狄龍是這部電影裡一個關鍵角色,他的角色是一名警探,他將和觀眾一起去解開整個故事的真相,完成角色的使命,而他扮演起這個角色來,很有說服力。整個故事離不開演員們的發揮,而我很慶幸自己能夠這么輕鬆就找到一群這么好的演員。”

影片評價

《劫匪》是一個驚喜,這種環環相扣的警匪戲,比80年代廣受大眾歡迎的動作類型片多了一點適應21世紀潮流的人物刻畫和行為邏輯,顯然比那些高成本但頭腦更為簡單的大片更討人喜歡。
片中尤其值得圈點的是一場搶劫裝甲運鈔車的戲,集中體現了優秀的好萊塢動作編導們是如何巧妙把握觀眾心理的。
在行動之前,主要通過幾個方面來提高觀眾的預期。
首先是以對白帶出這是一次“偷天換日”式的計畫,《偷天換日》是偷盜類型的大片,而本片則相對較為冷僻,編劇顯然了解,欣賞此片的觀眾群中,必然有相當大部分看過《偷天換日》,自然也知道具體搶劫的操作法,讓觀眾產生了第一層的心理期待。
接著,不論是警方還是匪幫,都不厭其煩的在對白中提到,以及在道具中展示大量的爆炸用品,這又吊起了觀眾的胃口,他們迫切看到一個火爆的搶劫行動。
而到了搶劫當日,計畫進行的行雲流水,地上地下的配合,假扮交警的鎮定指揮,節奏一直緊扣觀眾心弦,隨著裝甲車越來越接近指定位置,觀眾的心也漸漸吊到了喉嚨口,他們毫不懷疑,期待中的場面幾秒鐘後就要出現了。
但隨即,編劇就開了一個大玩笑,一個典型的“計畫不如變化快”,但這個變化,又不似許多弱智電影,絲毫沒有侮辱匪幫或是觀眾的智商,的確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百密一疏。如此一來,爆破已響,但車子未墜,計畫橫生枝節。
但觀眾的失望情緒立刻被激烈的槍火激戰帶來的刺激掩蓋,而匪幫老大不斷發出“計畫取消”的指令,更是讓觀眾徹底改變預期,認為搶劫無望,轉而期待匪幫們如何逃脫,因為此刻雖然計畫失敗,但顯然比成功墜車所帶來的威脅大得多,對人物命運的擔憂能帶來同樣的張力,成功轉移了觀眾的注意力。
聰明的編導知道此刻觀眾已然進套,微笑著再次扭轉了劇情,而且並沒有給哪怕是最聰明的觀眾多少反應的時間。幾個利索的劫車鏡頭之後,裝甲車一如計畫的轟然墜落,恰如觀眾自己以忘記了不知因何原因被吊起的那顆心,在嗓子眼裡與此同時猛的落下,一個絕妙的延時刺激。但這還沒完,別忘了裝甲車有兩輛,所以,摔一輛是預期,摔兩輛,自然就是額外的驚喜了。[1]
如果一開始就讓計畫順利執行,固然效果也不差,但加入一個轉折引發懸念,除了製造出更強的戲劇效果之外,應該還有如下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偷天換日》是投資巨大的影片,而本片的預算只有區區兩千萬,如果完全照搬場面,要製造出等量齊觀的視覺效果,恐怕有困難,二來,本片中匪幫的人物設計,也不是《偷天換日》中那種帶著一點喜劇色彩的瀟灑俠盜,而是各自面對著種種苦惱的較寫實的人物角色,計畫執行的不完美,正好對應他們的身份,帶出那么一點點宿命的苦感,更符合全片的整體表達。
在本片中,可以再一次印證好萊塢電影一個始終顛撲不破的成功真理:
一定會讓你看到你想看到的,但絕對是以你想不到的方式。
這也就是在各種幻想題材大行其道之時,純動作片仍有生存空間的原因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