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大麻哈魚皰疹病毒病

  馬蘇大麻哈魚病毒病(簡稱OMVD)是一種腫瘤病和皮膚潰瘍病,僅感染鮭科魚類,並流行於日本。水溫低於14℃時易發此病。

流行

馬蘇大麻哈魚病毒病(簡稱OMVD)是一種腫瘤病和皮膚潰瘍病,僅感染鮭科魚類,並流行於日本。水溫低於14℃時易發此病。

病原

病原是一種皰疹病毒,即OMV。

症狀

感染初期出現全身性、高度致死性感染,表現為厭食、眼突出、表皮充血和皮膚潰瘍等症狀。解剖時可見肝、脾壞死及心肌水腫,腸道出血以及肝上有白斑,並伴有水腫和出血。後期即從出現臨床症狀後的4個月裡,部分存活下來的病魚會出現上皮瘤。瘤主要長在口腔周圍(上、下齶),有些長在尾鰭、鰓蓋骨和體表。腫瘤增生可持續到感染後一年。

診斷

用鮭細胞系(如RTG-2等)可從病魚的卵巢液、肝及腫瘤中分離到病毒。其最適複製溫度為15℃,受感染細胞會形成合胞體,使細胞崩解。然後用中和試驗或免疫螢光等免疫學方法進行確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