鈹毒性

金屬鈹毒性大。鈹在地殼的含量為0.0006%,鈹是鋼灰色金屬,熔點(1551K)、沸點(3243K)較高,密度為1.85gcm-3,比鎂稍重,但比鋁還輕1/3,屬於輕金屬。

金屬鈹毒性大。鈹在地殼的含量為0.0006%,鈹是鋼灰色金屬,熔點(1551K)、沸點(3243K)較高,密度為1.85gcm-3,比鎂稍重,但比鋁還輕1/3,屬於輕金屬。鈹的硬度比同族金屬高,不像鈣、鍶、鋇可以用刀子切割。

鈹毒性:
全身性毒物。毒性的大小,取決於入體途徑、不同鈹化合物的理化性質及實驗動物的種類。例如硫酸鈹LD50對小鼠經口為100mg/kg,靜脈注射為0.5mg/kg,腹腔注射為200mg/kg;對大鼠經口為98mg/kg,靜脈注射則為7.2mg/kg。氧化鈹靜脈注射的LD,大鼠為11.2mg/kg,兔為1_2mg/kg,狗則為5_20mg/kg。一般而言,可溶性鈹的毒性大,難溶性的毒性小;靜脈注入時毒性最大,呼吸道次之,經口及經皮毒性最小。
1急性毒性:引起急性或慢性鈹中毒,與鈹化合物的種類有關。例如低溫煉製的氧化鈹、氫氧化鈹等鈹鹽均能引起急性鈹中毒。
2慢性毒性:含鈹的螢光粉及高溫煉製的氧化鈹則多引起慢性鈹中毒。國內實驗性鈹中毒的結果表明,除在動物肺臟可見肉芽腫結節外,肝臟普遍出現肝細胞腫脹變性、脂肪變性及小灶性肝細胞壞死等。近年認為,含較量不高的各種鈹合金仍可引起鈹肺。
3誘變性:未見報導。
4致癌性:已知鈹能誘發某些動物的惡性腫瘤,如兔的骨肉瘤,大鼠的肺瘤,甚至個別猴的肺癌等。晚近還發現吸入一貫被認為毒性不大的綠柱石粉塵後,19隻大鼠中有18隻出現肺部腫瘤。但至今尚未證實鈹對人有致癌作用。
5致畸性:未見報導。
6體內轉歸:鈹化合物的主要入體途徑為呼吸道。鈹不能經完整皮膚侵入;但經創傷表皮入體的鈹量比經無創傷表皮要大50倍。經口進入的鈹吸收率很低,一般均<1%。大部分可溶性鈹鹽在腸道可形成磷酸鹽沉積,不被吸收。吸收後的鈹,可能以磷酸鈹和氫氧化鈹的形式輸送。鈹能與血液中或淋巴液中的蛋白質結合。動物實驗表明,鈹在體內的分布,視化合物的溶解度而異。吸入可溶性鈹鹽(如氟化鈹、硫酸鈹)時,主要沉積於骨骼系統;而吸入不溶性鈹鹽(如氧化鈹)時,則主要滯留於上呼吸道和肺臟;靜脈或肌內注射膠體鈹時,首先沉積於肝臟,然後部分排出,部分移入骨中;隨食物攝入硫酸鈹時,除胃腸道、肝臟和骨骼外,其他組織基本上無鈹。鈹主要經腸道排出,部分可經腎排出。它甚至可穿透胎盤屏障。
7中毒機制:鈹為劇烈的原漿毒,動物由靜脈注入硫酸鈹溶液後,肝、脾、腎、骨髓等器官有廣泛壞死性病灶,並有溶血和出血現象;存活動物的受損害器官組織逐漸出現纖維增殖反應。吸入大量金屬鈹或其化合物可引起肺炎或肺水腫。顯然,鈹具有全身性的毒性作用。但其作用機理,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主要的假說有三:(一)免疫病理假說鈹作為一種半抗原,在機體內與蛋白質(載體)結合,形成一系列反應直至發病,因鈹-特異抗原鈹-特異抗體+鈹鈹抗原抗體反應鈹病。(二)酶系統擾亂假說鈹能擾亂多種酶系統,產生酶活性改變導致生化、病理改變。(三)誘發假說最近有人認為腎上腺皮質功能失調能誘發隱性鈹病,用以解釋某些慢性鈹肺經很長潛伏期後發病。
8治療
40年代初期開始逐步確認鈹及其化合物對人的危害。鈹及其化合物的粉塵、煙霧能引起人體很多器官的急性或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是在短時間接觸或吸入大量毒物引起的,病症包括接觸性皮炎,皮膚潰瘍,眼結膜炎,呼吸系統的鼻黏膜炎、咽炎、支氣管炎、化學性肺炎等。慢性中毒是遲發性的,發病時間可遲至接觸毒物後20年。主要表現為肺部的長期延續性病變。
鈹的毒害主要產生於粉塵、煙霧的吸入和接觸,各國曾制定了防範性的衛生標準。1949年美國確定的空氣含鈹允許濃度的標準:①車間工作時間內空氣中鈹的濃度平均不得超過2微克/米;②任何時間一次檢測車間空氣中的鈹濃度不得超過25微克/米;③鈹廠鄰近地區空氣中鈹的月平均濃度不應超過0.01微克/米。
除呼吸系統症狀外,常有消化系統症狀,以及肝臟腫大。個別報導,有些急性鈹中毒患者於發病後15_20d,逐漸出現黃疸、肝大而有壓痛,尿膽紅質強陽性以及谷-丙轉氨酶明顯增高。肝活體組織檢查發現,肝細胞有點狀壞死,嗜酸性變,間質有炎症浸潤和纖維化,肝竇枯否細胞增生。大部分急性中毒患者經治療後可恢復,少數可轉歸為慢性。
8.1.2診斷
急性鈹中毒的診斷不很困難。患者短期內曾接觸較大濃度的鈹,並在開始時有鑄造熱樣臨床表現;肺部的細支氣管炎與“支氣管肺炎”樣的病變發生在接觸毒物之後;與一般感染性病變不同,抗菌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很滿意。這些情況都提示有急性鈹中毒的可能。
8.1.3治療
強的松每次5一10mg,每次4_6h。病情顯著好轉後,逐漸減少劑量。絕大多數患者可以完全治癒。一小部分急性中毒患者可能轉為慢性。
8.2慢性鈹肺
主要是金屬鈹及其氧化物所引起的肺內瀰漫性肉芽腫性病變,病程很長,最終可發生呼吸衰竭。慢性鈹肺患者,絕大多數過去並無急性鈹中毒病史,接觸鈹及其化合物的時間與發病似無明確關係。
8.2.1臨床表現:
其臨床表現,一般具有下列兩個特點:
潛伏期長。有些患者的肺部改變可出現在脫離接觸後1一10年,甚至更長。
明顯的進行性的呼吸道症狀及全身症狀。主要因肺部肉芽腫及鈹引起的全身中毒反應所致。表現為明顯的持續性體重減輕、疲勞、食欲不振、勞累後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咳嗽。少數患者可見間歇熱。胸部體檢可能無明顯體徵,有時出現羅音和胸膜摩擦音。晚期常出現明顯紫紺及杵狀指,端坐呼吸,右心擴大,水腫和右心衰竭。慢性肺肉芽腫有明顯的X線徵象。有人將其分為三期:1.“飛砂”期肺野出現細小的、彌散的、對稱的顆粒陰影,有如細砂紙遍布肺野邊緣部分,並侵及肺尖。2.肺門陰影增加在顆粒背景上出現廣泛的網狀紋理。3.“暴雪”期全肺出現清晰的結節狀陰影,直徑為1_5mm,互不融合,也不鈣化。網狀和結節陰影之間可見很多小的肺氣腫透亮區。這期病變與結節病極為相似。
根據X線所見慢性鈹肺的發展過程可能為:正常顆粒陰影網狀陰影結節陰影。但是每個病例並不是都按上述規律發展。各期是否實質上屬於不同類型的變化,尚無定論。X線徵象與臨床表現常不一致,有時肺部可見明顯病變而患者尚無自覺症狀。
8.2.2診斷
慢性鈹肺的診斷,尤其在早期,有一定困難。有人提出診斷應基於兩類指標:其一是流行病學指標,即確實的鈹接觸史及群體發病史。另一是臨床指標,包括:X線徵象有瀰漫性緻密陰影;呼吸功能不全,先是肺容積或彌散功能下降,以後隨纖維化程度增加而出現阻塞性損害;間質性肺炎;全身症狀,包括明顯的持續性體重減輕、疲乏和食欲不振等;尿或組織中鈹含量測定。要確立診斷,必須包括肯定的接觸史以及最少具備前兩項臨床指標。
確定放接觸史有時有困難,因潛伏期長,一些客觀接觸指標尚不夠滿意。近年來國外採用了若干免疫學指標,來研究鈹病的診斷和進行病情評估:包括血清中球蛋白組分、免疫球蛋白、特異抗體測定等體液免疫指標,以及鈹皮膚斑貼試驗淋巴細胞轉化率檢測,巨噬細胞或白細胞移動抑制試驗、T淋巴細胞及B淋巴細胞測定等細胞免疫指標。並認為鈹病活動初期以細胞免疫反應為主;在鈹病穩定期及病情緩解期,以體液免疫為主。所有上述指標,可表明機體具有鈹超敏性反應,可輔助鈹病的鑑別診斷,並作為病情評估的依據。國內亦有使用鈹斑貼試驗及鈹激發活性玫瑰花試驗的。有人認為尿鈹是另一良好的
接觸指標,能反映機體接觸鈹的水平。但尿鈹排出無規律,且與疾病嚴重程度和接觸時間長短無關。
有些作者主張進行肺組織活體穿刺並測定其鈹含量作為診斷的一項指標。但操作有一定危險性,且肺組織含量波動範圍大,因此不宜用作診斷指標或接觸指標。
X線診斷鈹肺須與矽肺、粟粒性肺結核、結節病等相鑑別。混合性粉塵,例如SiO2與金屬鈹或氧化鈹所引起的混合性肺硬化的診斷問題亦待解決。在進行鑑別時,應強調依靠職業史、臨床表現、X線所見、皮膚斑試、一些生化指標以及激素治療效果等進行綜合分析。
呼吸功能檢查是鈹肺診斷和勞動能力鑑定的重要指標,並能反映病情的預後。
8.2.3治療
開始時用強的松15_20mg/d,數周后,可減少劑量至5_10mg,繼續使用。最近有人提出開始劑量不超過15mg/d,並逐漸減量,使20_30d期間的總量達175_250mg,有利於維持體內鎂、鈣等礦物質代謝平衡。有人則主張採用激素問歇治療,強的松劑量為15_30皿8/6,每療程30_45d,每年2個療程,同時還採用其它對症治療,連續治療2_5年不等,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絡合劑療法鑒於鈹能在組織內蓄積,考慮使用絡合劑驅鈹。
9預防
9.1接觸控制
鈹的生產工藝過程應做到密閉化、機械化,儘可能採用濕式作業,避免高溫加工。
排放含鈹空氣應經淨化處理。
必須做好含鈹廢氣、廢水、廢渣的處理,要儘量做到回收及綜合利用。
9.2就業禁忌症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喘息、肺氣腫、活動性肺結核等;明確的慢性肝臟疾患;慢性腎臟疾思;心臟病。
9.3監護性體檢
接觸鈹工人均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每半年或一年一次,重點應注意X線胸片、體重、肝功能和呼吸功能的改變等。具體檢查項目可結合情況增減。有條件時可考慮進行每周一次的簡易個人健康檢查
9.4個人防護及作業防護
注意個人衛生,工作時穿戴工作服和鞋帽,工作後淋浴,工作服嚴格處理,不任意攜出廠外,並最好用機器洗滌。加強局部通風,儘可能做到遠距離操作或自動控制。避免直接用手接觸鈹及其化合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