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鼴鼠

針鼴鼠

針鼴鼠(Tachyglossidae),屬於針鼴科。喜歡捕食螞蟻且渾身長滿刺針的針鼴鼠是澳大利亞常見的動物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針鼴鼠針鼴鼠
現存僅有的三種單孔目哺乳動物之一。另外兩個同伴是前面提到的鴨嘴獸和生活在紐幾內亞高地地區的另一種針鼴鼠。
針鼴鼠,或者針鼴,為一種近親是鴨嘴獸(duckbillplatypus)的產蛋哺乳類動物。針鼴鼠體長為17到28英寸(43~71厘米),體重為5到22磅(2.3~10千克)。針鼴鼠的毛色為褐黑色或灰色,尖銳的黃色背骨鑲有黑邊。在其赤裸的鼻子上方有一雙距離很近的小眼睛,腳平而寬,但爪子長又彎,其作用是挖洞。針鼴鼠主要食螞蟻白蟻類和蠕蟲類,它們用鼻子挖出這些食物,然後通過又長又粘的舌頭一起送到嘴裡。在繁殖期間,雌性腹部有個腹袋,用來裝一個似皮革般堅硬外殼的蛋。10天之後,蛋孵化完畢,小的針鼴鼠開始隱避在腹袋的毛絨層下吸吮奶水了。大約八周之後,當小針宴鼠開始長背骨了,它們才可以離開腹袋。

分類

針鼴鼠分為兩類。短鼻針鼴鼠(short-nosedechidna)生活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島(NewGuinea)。長鼻針鼴鼠(long-nosedechidna)只生活在紐幾內亞島。因為針鼴鼠的棲息地很多被變為農田,及為取其肉而進行的過度獵殺,目前針鼴鼠正瀕臨滅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