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骨風

二級分類 分類 mbun

一級分類 老班藥(瑤族經典用藥)
二級分類 七十二風
分類 金骨風
年份 jiomh mbungv buerng
別名 野南瓜、地金瓜
來源 大戟科植物算盤子的根、枝葉。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多分枝,高1~2米。枝條被黃褐色短柔毛。單葉互生,長圓形至長同狀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3~8厘米,寬1~3厘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邊全緣,上面近無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無花瓣;花數朵簇生於葉腋,雄花位於小枝下部葉腋,有時雌雄同生一葉腋內。蒴果扁球形,常具8~10條縱棱,熟時帶紅色,密被柔毛。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態分布 生於丘陵地的山坡、溝旁、路邊灌叢中。產於廣西各地縣市;分布於福建、廣東、貴州、四川、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安徽、陝西等省份。
採集加工 根全年可采,曬乾備用;葉夏季采,鮮用。
性味 味微苦、澀,性涼。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祛風活血,消腫止痛,破瘀,消滯。
傳統套用 治消化不良、腸炎腹瀉、痢疾、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渴、白濁、白帶、閉經、淋巴結炎、乳腺炎、過敏性皮炎、濕疹、皮膚瘙癢、毒蛇和蜈蚣咬傷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水煎洗或鮮葉適量搗敷。
方例 1.胃出血 金骨風(算盤子)15克,盆成台(野牡丹)30克,肥桂旁(月季花)15克,過牆風(臭茉莉)30克,缺秀緊(粗葉懸鉤子)15克,配雞肉適量燉服。 2.毒蛇咬傷 金骨風(算盤子)、皮亮(鹽膚木)、達周亮(烏桕)各用根30~60克,水煎2小時,取一小杯服下,余藥洗患處,並用其葉嚼敷傷口周圍。
化學成分 種子含脂肪油25.30%。脂肪酸組成:棕櫚酸29.1%,硬脂酸0.9%,油酸23.2%,亞油酸32.7%,亞麻酸14.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