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結條籠子

金銀結條籠子

金銀結條籠子英文名為Gold-and-silver striped container,是出土於唐代的一種茶具,通高15厘米,口徑13.5-14.5厘米 重355克。

概述

中文名稱: 金銀結條籠子

英文名稱: Gold-and-silver striped container

詳細介紹

通氣性好的結條籠子

金銀結條籠子和上一件“鴻雁于飛”銀籠子同是貯放炙後茶餅的。但這件的造型與裝飾,卻是別出心裁,“其妙在造”,遠遠超過“桂管”貢奉的“鴻雁”籠子。因為這件茶籠子的最大特點,最突出的工藝是在“結條”上,所以唐皇室把它叫做“結條籠子”。

這件結條籠子,通體是一個上部略現四曲的橢圓形筒子,有蓋、有提梁、有系鏈,平底,底下設四足。根據最近刊出的材料,最早在地宮淤土中看見這件籠子時,籠內尚有木製底板殘存,顯然是貯放茶餅的所在。還可以看到,在製作過程中,是先用寬約2厘米的薄銀條做成籠體和罩蓋的上下圈子,然後把編結成的金銀絲網與邊圈焊接成型。最後再將做成的獸面四輪形足和用來鉤連提梁的花環圍繞的“鋪首”形飾件分別鉚在籠體底下和兩側。再從結條籠子通體看,它是用金銀細絲兩股絞結成的外圓內近六出的雪花形孔,縱橫相連,網張四面,確是一個通氣性較好的貯茶器。

用金絲盤成的飾花

還應一提的是,出現在籠子蓋頂上的一朵盛開的金絲花。花萼用金絲盤成,奇態百出,大有春發繁華之勢。高高聳起的花蕊,又用盤絲手法一層一層壘成含苞挺秀的樣子。另在蓋頂周邊,籠子上下口沿底周以及提梁表面也都用金絲盤成小圓圈形連珠花紋裝飾,和唐代聯珠織錦十分相像。

圖片

Image

Image

規格: 通高15厘米 口徑13.5-14.5厘米 重355克

出處: 品味清香:茶具

年代: 唐

類型

質地類型: 金器

功用類型: 茶具

欄目關鍵字: 隋唐五代茶具

收藏地: 法門寺博物館

主題詞或關鍵字: 結條籠子 飾花

輔助分類項: 茶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