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蘑

金針蘑

金針蘑也叫金針菇。金針菇中含鋅量比較高,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和健腦的作用,在許多國家被譽為“益智菇”和“增智菇”。金針蘑屬於低溫型的菌類,菌絲生長範圍7~30℃,最佳23℃;子實體分化發育適應範圍3~18℃,以12~13℃生長最好。金針蘑的子實體由菌蓋、菌褶、菌柄三部分組成,多數成束生長,肉質柔軟有彈性。金針蘑是腐生真菌,只能通過菌絲從現成的培養料中吸收營養物質。金針蘑栽培分為發菌、出菇兩大步。金針蘑生料栽培的關鍵是控制好溫度,嚴防雜菌污染,而控制好溫度主要是掌握好栽培季節。

基本信息

簡介

定義

金針菇金針菇

金針蘑學名毛柄金錢菌,又稱金針菇、毛柄小火菇、毛柄金錢菌、構菌、朴菇、冬菇、朴菰 、凍菌、

金菇、智力菇等,英文為:"ENIKI MUSHROOM",植物學名為Flammulina velutiper (Fr.) Sing.。

因其菌柄細長,似金針菜,故稱金針蘑、金針菇,屬傘菌目白蘑科金針菇屬,是一種菌藻地衣類。金針菇具有很高的藥用食療作用。

分布

金針蘑的製作菜譜金針蘑的製作菜譜

金針蘑在自然界廣為分布,中國、日本、俄羅斯、歐洲、北美洲、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國北起黑

龍江,南至雲南,東起江蘇,西至新疆均適合金針菇的生長。金針菇不含葉綠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製造碳水化合物,完全可在黑暗環境中生長,必須從培養基中吸收現成的有機物質,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降解物,為腐生營養型,是一種異養生物,屬擔子菌類。金針菇是一種木材腐生菌,易生長在柳、榆、白楊樹等闊葉樹的枯樹幹及樹樁上。金針蘑是秋冬與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蓋滑嫩、柄脆、營養豐富、味美適口而著稱於世。

生物學特性

形態特徵

金針蘑由營養器官(菌絲體)和繁殖器官(子實體)兩大部分組成。

(1)菌絲體由孢子萌發而成, 在人工培養條件下,菌絲通常呈白色絨毛狀,有橫隔和分枝,很多菌絲聚集在一起便成菌絲體。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絲長到一定階段會形成大量的單細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適宜的條件下可萌發成單核菌絲或雙核菌絲。有人在試驗中發現,金針蘑菌絲階段的粉孢子多少與金針蘑的質量有關,粉孢子多的菌株質量都差,菌柄基部顏色較深。

(2)子實體主要功能是產生孢子,繁殖後代。金針蘑的子實體由菌蓋、菌褶、菌柄三部分組成,多數成束生長,肉質柔軟有彈性。菌蓋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徑1.5~7厘米,幼時球形,逐漸平展,過分成熟時邊緣皺摺向上翻卷。菌蓋表面有膠質薄層,濕時有粘性,色黃白到黃褐,菌肉白色,中央厚,邊緣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較稀疏,長短不一,與菌柄離生或彎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圓柱狀,稍彎曲,長3.5~15厘米,直徑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連,上部呈肉質(亦有書說菌柄為纖維質、膠質),下部為革質,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絨毛,擔孢子生於菌褶子實層上,孢子圓柱形,無色。

生長發育條件

(1)營養

金針蘑是腐生真菌,只能通過菌絲從現成的培養料中吸收營養物質。在栽培中,培養料的選擇對產量和質量有很大的影響。金針蘑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發育所需的營養包括氮素營養、糖類營養、礦質營養和少量的維生素類營養。氮素營養是金針蘑合成蛋白質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麥麩、大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養料。糖類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它是金針蘑生命活動的能源和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金針蘑可利用培養料中的澱粉、纖維素、木質素。在菌絲生長階段,培養料的碳、氮比以20∶1為好,子實體生長階段以30~40∶1為好。金針蘑需要的礦質元素有磷、鉀、鈣、鎂等,所以在培養中應加入一定量的磷酸二氫鉀、硫酸鈣、硫酸鎂等礦質養料。金針蘑也需要少量的維生素類物質,由於在培養料中如麥麩、豆粉中含有的維生素量基本可以滿足金針蘑生活需要,因而在栽培中常不再添加維生素類物質。

(2)溫度

金針蘑屬低溫結實性真菌,菌絲體在5~32℃範圍內均能生長,但最適溫度為22~25℃,菌絲較耐低溫,但對高溫抵抗力較弱,在34℃以上停止生長,甚至死亡。子實體分化在3~18℃的範圍內進行,但形成的最適溫度為8~10℃。低溫下金針蘑生長旺盛,溫度偏高,柄細長,蓋小。同時,金針蘑在晝夜溫差大時可刺激子實體原基發生。

(3)水分

菌絲生長階段,培養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5%~70%,低於60%菌絲生長不良,高於70%培養料中氧氣減少,影響菌絲正常生長。子實體原基形成階段,要求環境中空氣相對濕度在85%左右。子實體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為宜。濕度低子實體不能充分生長,濕度過高,容易發生病蟲害。

(4)空氣

金針蘑為好氣性真菌,在代謝過程中需不斷吸收新鮮空氣。菌絲生長階段,微量通風即可滿足菌絲生長需要。在子實體形成期則要消耗大量的氧氣,特別是大量栽培時,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積累量超過0.6%時,子實體的形成和菌蓋的發育就會受到抑制。

(5)光線

菌絲和子實體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均能生長,但子實體在完全黑暗的條件下,菌蓋生長慢而小,多形成畸形蘑,微弱的散射光可刺激菌蓋生長,過強的光線會使菌柄生長受到抑制。以食菌柄為主的金針蘑,在其培養過程中,可加紙筒遮光,促使菌柄伸長。

(6)酸鹼度

金針蘑要求偏酸性環境,菌絲在pH 3~8.4範圍內均能生長,但最適pH值為4~7,子實體形成期的最適pH值為5~6。

藥用價值

金針蘑金針蘑

經常食用金針蘑,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肝臟病及胃、腸道潰瘍,而且也適合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這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

金針蘑能有效地增強機體的生活活性,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利於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對生長發育也大有益處。

金針蘑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膽固醇,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食用金針蘑具有抵抗疲勞、抗菌消炎、消除重金屬鹽類物質、抗腫瘤的作用。

顏色金黃,口感最好。

挑選

人工種植的金針菇主要有兩種,一種為白色金針菇,較白、較細,另一種為黃色金針菇,顏色為乳黃色,兩種金針菇都可進行工廠化栽培,但白色金針菇居多。一般曬乾的金針菇大多是淺褐色。若顏色過於鮮橙或潔白,可能經過藥物處理,應避免購買。

營養成分

維生素

(毫克) A (微克) B1 B2 B6 B12 (微克) C D (微克) E 5 0.24 0.17 0.12 - 2 1 1.14 生物素(微克) K (微克) P (微克) 胡蘿蔔素 葉酸 (微克) 泛酸 煙酸 礦物質元素

(毫克) 鈣 - - - 0.03 75 1.4 4.1 12 鐵 磷 鉀 鈉 銅 鎂 鋅 (微克) 硒 (微克) → 參看

營養手冊 1.4 97 360 4.3 0.14 17 0.39 0.28

據測定,金針菇胺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高於一般 菇類,尤其是賴氨酸的含量特別高,賴氨酸具有促進兒童智力發育的功能。

栽培技術

黃金針磨黃金針磨

金針蘑有黃色、白色兩個品系(變種)。

人工栽培的金針菇類型,按出菇的快慢、遲早分為早生型和晚生型;按發生的溫度可分為低溫 型和偏高溫型;按子實體發生的多少,可以分為細密型(多柄)和粗稀型(少柄)。

金針菇栽培方法有熟料栽培和生料栽培兩種。

熟料栽培

熟料栽培金針蘑,是指將培養料通過常壓或高壓滅菌,在無菌條件下接種培菌的栽培方法。此法成功率高,出菇整齊,產量高。

(1)栽培季節

利用自然溫度栽培金針蘑,選擇適宜的生產季節是獲得優質高產的重要一環。

白金針磨白金針磨

金針蘑屬於低溫型的菌類,菌絲生長範圍7~30℃,最佳23℃;子實體分化發育適應範圍3~18℃,以12~13℃生長最好。溫度低於3℃菌蓋會變成麥芽糖色,並出現畸形菇。

人工栽培應以當地自然氣溫選擇。南方以晚秋,北方以中秋季節接種,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溫度,發菌培養菌絲體。待菌絲生理成熟後,天氣漸冷,氣溫下降,正適合子實體生長發育的低溫氣候。江南諸省通常以10~11月間接種,經過1個月左右發菌培養,到11~12月間進入出菇。高海拔氣溫較低的山區和長江以北各省,可提前在9月接種,11月出菇;也可以在早春接種,加溫發菌春季長菇。低海拔的平川地區,應適當推遲接種。為了解決夏季金針菇市場需求,可以利用冷庫生產金針菇。

(2)栽培場所

金針蘑栽培分為發菌、出菇兩大步。發菌階段要求場所保溫、通風、乾淨。出菇階段最好選擇在室外建半地下式菇房,即往地下挖1米深,再在四周用土垛起1米高的牆,上蓋塑膠膜及草簾。

(3)原料配比

①棉籽殼100公斤、麥麩20公斤、玉米面5公斤、石膏粉2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白糖1公斤。

②玉米芯(粉碎)75公斤、麥麩20公斤、玉米面3.5公斤、石膏粉2公斤、黃豆面1.5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白糖1公斤。

高粱殼、鋸末、花生殼、豆稈、玉米稈、油菜稈等大多數農作物秸稈粉碎後均可代替配方中的玉米芯,但無論選用何種原料,都要求新鮮、乾淨、無霉變。

按比例稱量好各原料,除白糖需加水溶化外,其餘均應拌均勻。加水充分攪拌並使含水量達到65%左右,再悶2~4小時,即可裝袋。

(4)裝袋滅菌

選用寬15~17厘米、長33厘米的塑膠袋一頭出菇,或15~17厘米寬、55厘米長的塑膠袋兩頭出菇。裝袋時邊裝料邊壓實,裝好後兩端用細繩紮成活結。按常規方法高壓或常壓滅菌。

(5)接種培菌

滅菌好的塑膠袋,冷卻至室溫後即可進行接種。接種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錳酸鉀5克進行滅菌30分鐘。接種時嚴格操作規程,兩端接種,一般每瓶種(750克/瓶)可接25~30袋。接種後及時將袋移入培養室,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約24小時菌絲開始萌發,在20~25℃室溫下生長約40~50天即可滿袋。9月中旬接種,大部分10月底發透菌絲,叫全期發菌。以後接種由於溫度低,發菌半袋後便邊爬料邊出菇,叫做半期發菌出菇。

金針蘑金針蘑

(6)出菇管理

袋栽金針蘑的栽培方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有五種:

①滿袋裝料,套袋出菇。

②滿袋裝料,套袋倒臥出菇。

③半袋裝料,蓋紙站立出菇。

④半袋裝料,披膜倒臥出菇。

⑤中間裝料,倒臥兩頭披膜出菇。

全期發菌的栽培袋出菇期的管理工序為解開袋口→翻卷袋口→堆袋披膜→通風保濕催蕾→掀膜通風1天→披膜促柄伸長→採收→搔菌灌水→保溫保濕催蕾。管理方法同前,直至收穫4茬菇。

半期發菌的栽培袋,在培菌期內,菌絲髮滿半袋後,兩端即有幼菇形成,此時應及時按全期發菌的管理方法將菌袋移入栽培場。

①堆袋披膜。堆袋披膜是近年來在生產中探索出的新技術,採用這項技術可提高場地利用率,提高產量,提高金針菇質量。

具體方法是將兩端袋口解開,將料面上多餘塑膠袋翻卷至料面。可根據袋的長短決定一端解口或兩端解口,一端解口擺放方法是將兩個袋底部相對平放在一起,高度以5~6袋為宜,長度不限。在出菇場內地面及四周噴足水分,然後用塑膠膜復蓋菌袋。此法保溫保濕良好,後期又可積累二氧化碳,有利於菌柄生長。

②保濕通風催蕾。披膜後保持膜內小氣候,空氣相對濕度85%~90%,每天早上掀膜通風30分鐘,約7~10天可相繼出菇,出菇後可適當加大通風,保證濕度,但不可把水灑到菇體上。

③掀膜通風抑制。當柄長到3~5厘米時要進行降濕降溫抑制。具體措施為停止向地面灑水,掀去塑膠膜,通風換氣,冬天保持2天,春秋保持1天,使料面水分散失,不再出菇,已長出的菇也因基部失水而不再分枝。

④培育優質菇。抑制完成後,進入柄伸長階段,要培養柄長、色白、蓋小的優質金針菇,必須控制好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這四因素之間的關係。

A. 溫度:控制在6~8℃。

B. 濕度:空氣相對濕度85%~90%。

C. 光照:極弱光,光源位置不能改變,否則子實體散亂。

D. 二氧化碳:濃度達0.11%~0.15%可促使菌柄伸長,超過1%抑制菌蓋發育,達到3%抑制菌蓋生長而不抑制菌柄生長,達到5%就不會形成子實體。通過控制通風量維持高二氧化碳濃度。一般溫度在10~15℃條件下,進入速生期5~7天菇柄可從3厘米長到12~15厘米,10天后可長到15~20厘米,這時可根據加工鮮銷標準適時採收。

⑤搔菌灌水。第一茬菇採收後,要進行搔菌,即用鐵絲鉤將菇根和老菌皮挖掉大約0.5厘米左右,並將料面整平。若菌袋失水,應往袋內灌水,可將塑膠袋口多餘的塑膠膜拉起往料面上灌水,6~10小時後將水倒出,然後再進行催蕾育菇管理。一般情況下,金針菇種一次可採收3~4茬,生物轉化率可達80%~120%。

生料栽培

金針蘑生料栽培的關鍵是控制好溫度,嚴防雜菌污染,而控制好溫度主要是掌握好栽培季節。生料栽培播種時間不宜過早,氣溫穩定在15℃左右為適宜的播種期,河南地區以11月份栽培為最適宜期。

(1)菌床製作

菌床上先鋪上用0.2%高錳酸鉀水溶液消毒過的塑膠膜,塑膠膜要比菌床寬2.5倍,薄膜上先撒少許菌種,再鋪上一半的料,料面上再撒一層菌種。菌種分布是中下層少,四周及表層多,菌種量占投料總量的10%~15%,床料厚5~8厘米,播種後將床面稍壓實,再用塑膠膜復蓋料面,以利保溫保濕。生料栽培金針菇原料最好選擇棉籽殼,在拌料時加入0.1%的50%多菌靈,加水量不可過大,一般含水量要求60%~65%。

(2)發菌管理

播種後在10℃溫度下,約15天菌絲長滿料面並向深層發展。若播種10天后,發現個別地方菌種不萌發,可掀起薄膜10~15分鐘。發菌40天左右,菌絲可基本發透料。當床料菌絲髮透後,每天揭膜通風10~20分鐘,當菌床表面呈白色並有琥珀色液滴出現時,將塑膠膜撐高20厘米,上面鋪放報紙,每天在報紙上噴霧保濕,霧粒要細、少、勻、勤,維持報紙濕潤,不可直接噴霧在菇床上,否則易引起爛菇。子實體不同發育階段要求不同的空氣相對濕度,當菌柄長達2厘米時,膜內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90%,當菌柄長達10厘米時,減少噴水次數,使菇床小區空間空氣相對濕度降至80%~85%。在出菇期,要注意加大菇房通氣量,待菇長至12~15厘米時,及時採收,並清理料面,乾燥1天后,再補足水分,蓋上薄膜,保溫保濕,促使二茬菇形成。采菇後,管理方法同前,共采菇3~4茬。

再生枝栽培法

金針蘑栽培中傳統的刺激出菇方法是搔菌。此法易使菇的生長高低不齊,枝數少,柄粗,產量和質量均不理想。採用再生枝栽培法,不僅菇密,柄細,高矮一致,而且外觀好,比傳統方法品質提高1

金針蘑金針蘑

-2個等級,產量提高10%以上。再生枝栽培法,就是當菌絲髮透菌袋5天后,將栽培袋從全暗培養室取出,移入有散射光的栽培室內。室溫控制在15℃。7天后,袋內培養基表面分泌出黃褐色細小水珠,隨之出現叢狀細長幼菌蕾,傘蓋很小,菇體像豆芽。此時不要急於開袋出菇。當袋內幼菇長至3-5厘米,呈不規則彎曲下垂時,棄掉棉栓及環套,袋口拉直並向外翻折下與料面平,開門窗通風降低菇房內空氣相對濕度至70%,使豆芽菇枯萎。經2-3天,原豆芽菇的柄上及料面老根上長出許多新的原基。當新原基長至l-2厘米時,拉高袋口至離料面5厘米,繼續適當通風,進行抑蕾處理。待菇體長至與袋口平時,拉直袋口,並在袋口上蓋紗布或報紙,經常噴水,使復蓋物處於濕潤狀態。待菇柄長至12厘米時,加強通風,使菇蓋略乾,柄變得硬實,這樣的菇體外觀好,耐貯藏,從菇蕾形成到採收需14-16天。

食用方法

涼拌豆芽金針蘑

【原料】鮮菇200克,綠豆芽150克等。

【製法】菇去根、洗淨。豆芽漂洗,去雜質、斷芽、豆皮。分別下沸水焯熟、瀝水。加入姜、蔥、醬油、味素、精鹽、醋、胡椒粉、淋香油拌勻即可。

【功效】具清熱消水的作用,用於防治中暑和腸炎。

金針蘑炒雞肉絲

【原料】鮮菇200克,雞胸肉150克,冬筍50克等。

【製法】摘去菇基褐根,洗淨瀝水;雞胸肉洗淨、成絲;冬筍、蔥、姜切細絲備用。炒鍋上火,加雞油,燒至七成熱時推入蔥、薑絲熗鍋,隨即加入雞肉絲炒至八九成熟,再加入冬筍絲、料酒、味素、雞湯,翻炒後燒沸,加入金針菇、精鹽,翻炒至熟,淋香油出鍋裝盤。

【功效】有補益氣血的作用。用於婦女產後體虛。

珍珠白玉湯

【原料】鮮白、黃金針蘑各100克,豆腐150克,白菜嫩幫120克,雞清湯1500克等。

【製法】菇洗淨,菇蓋與柄切開;豆腐切成2厘米見方小薄塊;白菜幫洗淨,切成2厘米見方小塊備用。湯鍋上火,加入雞湯,放入豆腐、精鹽、料酒、薑汁、蔥白段,燒沸至豆腐入味,加入白菜嫩幫、菇蓋和柄、胡椒粉,燒沸片刻,淋香油,放味素燒勻,離火出鍋裝湯碗。

【功效】有養顏嫩膚,減肥健身的作用,用於高血壓、肥胖症、糖尿病。

金針菇炒肚絲

【原料】鮮菇200克,豬肚250克,青蒜50克,豬油50克等。

【製法】洗淨豬肚,開4厘米寬的口,放入沸水鍋中,加花椒、姜塊、蔥段,煮至六成熟,撈出、切成粗絲;將青蒜洗淨,切段備用。炒鍋上火,加豬油燒至四成熱時下蔥段、姜塊,煸出香味,放菇、肚絲再煸炒,加精鹽、味素、料酒、雞湯、胡椒粉、青蒜段炒勻,濕澱粉勾薄芡,淋香油起鍋裝盤。

【功效】有消食開胃的作用。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腸胃不適等症。

禁食不熟金針蘑

未熟透的金針蘑中含有秋水仙鹼,人食用後容易因氧化而產生有毒的二秋水仙鹼,它對胃腸黏膜和呼吸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一般在食用30分鐘至4小時內,會出現咽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如果大量食用還可能會引起發熱、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便血、尿血等嚴重症狀。

秋水仙鹼易溶於水,充分加熱後可以被破壞,所以食用新鮮金針蘑前,應在冷水中浸泡兩小時;烹飪時要把金針蘑煮軟煮熟,使秋水仙鹼遇熱分解;涼拌時,除了用冷水浸泡,還要用沸水焯一下,讓它熟透。另外,市場上出售的乾金針蘑或金針蘑罐頭,其中的秋水仙鹼已被破壞,可以放心食用。

貯藏技術

一、短期貯存法

1.清水浸泡法:將採收的金針菇以每把1公斤紮成小把,浸沒在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清水中。可保鮮1-2天。

2.鹽水浸泡法:鮮菇用0.5%—l%的食盆水浸泡15-30分鐘,撈起,瀝乾,用無毒塑膠袋密封包裝。可保鮮3-5天。

3.藥劑處理法:金針菇漂洗後用0.1%—0.25%焦亞硫酸鈉溶液浸泡10—20分鐘,撈起,瀝乾,用塑膠袋密封包裝。在室溫下可貯存6—10天(食用或深加工時,用清水或濃度0.05x10(-6)的檸檬酸溶液將菇體漂洗乾淨)。

二、長期貯存法

1.醃製。利用食鹽或食糖的高滲透壓,殺滅腐敗微生物。醃製又稱為鹽漬或糖漬,方法如下:

(1)鹽漬金針菇

將金針菇清洗、去根除雜後,按上法用食鹽水或焦亞硫酸鈉溶液處理。然後煮製10—15分鐘。再用12波美度的食鹽水醃3—6天。倒缸後用25波美度食鹽水醃2—3天即可。這種方法可基本保持金針菇原有的色、香、味和營養成分。

(2)糖漬金針菇

將金針菇清洗、去根除雜後,用0.5%氯化鈣和0.1%焦亞硫酸鈉浸泡20—30分鐘。接著在40%糖液中煮10—15分鐘,冷浸6—10小時。再在65%—68%的糖液中煮10—15分鐘井冷卻24小時。乾燥後粘上糖粉,用食品塑膠袋密封包裝,即為金針菇蜜餞。

2.乾制。分為自然乾制和人工乾制兩種。

(1)自然乾製法。將菇體洗淨,上蒸籠蒸10—15分鐘。以2—3厘米厚度攤放在竹篩或蓆子上曬至含水量12%以下。翻動時要順次輕拿輕放,以免折斷菇體。

(2)人工乾製法。以採用遠紅外線和微波乾燥法為宜。其產品外觀、營養成分都優於傳統的烘房、烘箱乾燥法。乾燥溫度不要超過70℃。乾品含水量應在12%以下,並用無毒塑膠袋包裝密封。

3.罐制。金針菇清洗、去根除雜後,用98℃熱水漂燙5—8分鐘。然後用2.5%食鹽水和0.05%檸檬酸混和液裝罐,經排氣密封,殺菌,冷卻後即為成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