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邊兔耳草

金邊兔耳草

金邊兔耳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杏香兔兒風的全草,味甘、微苦,性涼。歸肺,肝經。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等功效,主要用於虛癆咳血、濕熱黃疸、水腫、癰疽腫毒、瘰癧等證。

生理特性

桔香兔耳風,多年生草本,高30-1500px。具匍匐狀短根莖。莖直立,被棕色長毛,不分枝。葉5-10枚,基生;葉柄長3-250px,有毛;葉片卵狀長橢圓形,長3-250px,寬2-125px,先端圓鈍,基部心形,全緣或呈波狀,有時疏生刺狀齒,上面綠色,下面有時紫紅色,被棕色長毛。頭狀花序多數,排成總狀;有短梗或近無梗;總苞細和狀,長約15mm;總苞片數層,外層較短,卵狀狹橢圓形,內層披針形,先端尖銳;花筒狀,白色,稍有杏伸氣味。瘦果倒披針狀長圓形,栗褐色,扁平,有縱條紋及細毛;冠毛羽毛狀,棕黃色。花期9-10月。常生於山坡灌木林下、溝邊草叢等處。

產地

我國華東、中南及西南各地均有分布。

入藥部位

植物的全草。

炮製方法

揀去雜質,搶水洗淨,鮮用或切段曬乾。

性味

味甘、微苦,性涼。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積散結,止咳,止血。

主治

適用於肺膿腫,肺癆咯血,黃疸,小兒疳積,消化不良,乳腺炎;外用於中耳炎,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腸癰、肺痛:白石南葉嫩者12個,金邊兔兒60g。好酒煎服。(《綱目拾遺》引《慈航活人書》)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適量,鮮全草搗爛敷患處。

相關論述

《本草綱目拾遺》:“治虛癆吐血。行血涼血,清肺火。治吐血,癆傷,肺癰,肺痿,黃疸,心疼,跌打,風氣,傷力,咳嗽咯血,腫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