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相關率

金融相關率

金融相關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 FIR):由美國經濟學家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Raymond.W.Goldsmith)提出,是指某一日期一國全部金融資產價值與該國經濟活動總量的比值。人們常用金融相關率(FIR)去說明經濟貨幣化的程度,而且將FIR的計算公式表述為金融資產/GDP。在實際統計時,常常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來表示。

基本信息

簡介

金融相關率金融相關率
戈德史密斯認為:"金融相關比率的變動反映的是金融上層結構與經濟基礎結構之間在規模上的變化關係,它大概可以被視為金融發展的一個基本特點.因為在一定的國民財富或國民產值的基礎上,金融體系越發達,金融相關係數也越高,所以人們推斷出,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相關比率必然會逐步提高,而且可以根據金融相關比率來衡量金融發展達到何種水平,戈德史密斯認為:"在自企業經濟中,不同的金融相關比率總是與不同類型的金融結構相關聯." 根據金融相關比率的高低及其他有關特徵,戈德史密斯將金融結構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金融相關比率較低(約在1/5至1/2之間),債權憑證遠遠超出股權憑證而居於主導地位,在全部金融資產餘額中金融機構所占比例較低,商業銀行在金融機構中占據了突出地位.這種金融結構的特點"就是金融發展初級階段的特點"二是金融相關比率仍然較低,債權憑證仍然大大超過股權憑證,銀行仍然在金融機構中居於主導地位,但這種金融結構中,政府和政府金融機構發揮了更大作用;同時,大型的外資股份公司出現.根據戈德史密斯的考察,20世紀上半葉,大多數非工業化國家的金融結構屬於這一類型。三是金融相關比率較高,約在1左右(即金融資產總額與國民財富相等).然而,金融相關比率有一個相當大的變動幅度,同時債權仍然占金融資產總額的2/3以上;但股權憑證對債權券的比率已有大幅度上升,金融機構日趨多樣化,銀行體系的地位下降和儲蓄機構,私人及公共保險組織地位上升.戈德史密斯指出,這種金融結構在20世紀初期以來的工業化國家較為常見.

相關概念

金融資產:非金融部門發行的金融工具(股票債券以及各種信貸憑證);
金融部門:即中央銀行,存款銀行,清算機構,保險組織和二級金融交易中介發行的金融工具(通貨與活期存款,居民儲蓄,保險單等)和國外部門的金融工具等。
經濟活動總量:在實際統計時,常常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來表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