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山森林公園

金粟山森林公園

金粟山森林公園,位於富平縣城東北約三十多公里處。又因山巔唐代即建立高禖祠,有龍泉水藏於深溝,也叫菩薩山、靈泉山、紫金山。其總面積約15000餘畝,主峰海拔1240.7米。山上植被豐厚,物產富饒,尤其以天然太子參最為名貴。

基本信息

簡介

金粟山寺院金粟山寺院
金粟山森林公園位於富平縣城東北約三十多公里處。“以粟如金故名”,又因山巔唐代即建立高禖(求子之神)祠,有龍泉水藏於深溝,也叫菩薩山、靈泉山、紫金山。其總面積約15000餘畝,主峰海拔1240.7米。山上植被豐厚,物產富饒,尤其以天然太子參最為名貴。由於山深林幽,關中難得一見的野生鹿群時有出沒,珍稀動物金錢豹、護廟神蟲(大蛇)亦偶然現身。

歷史人文

金粟山森林公園金粟山森林公園
金粟山素有“渭北小華山”之稱,且融華山天險與翠華山蒼碧於一體。其山以架子梁為主峰,東、西、中諸峰依其形勢,各逞異秀雄奇,正如當地民謠所說:“中峰雄雞東峰鷹,西峰好象萬花叢。”山之東側與石疊山緊連,與萬斛山依依相望。其西側則為縣境內最高峰頻山(1439米),亦名明月山,俯對玉鏡山,其狀若欲攬“玉鏡”而顧盼自雄耳。金粟山腹之溝黑鷹溝,上世紀70年代末,因曾有一直升機於此隕毀而愈添神秘色彩。石疊山巔碧雲洞,僅賴一塊石板溝通外界,相傳昔有一劉姓仙人於此洞隱居。而玉鏡山火燒梁故事,則宣洩了民眾對暴君的憎恨情緒。特別是金粟寺院供奉的求子之神高禖神(民間尊為送子娘娘),其祠已有上千年歷史,“禱者輒應”,是目前海內外祭祀高禖神的惟一或罕見之聖地。至於躍身金粟山制高點觀景台上,天風獵獵,負手南望,關中形勝盡收眼底,千古煙雲悉涌胸臆,則不禁想起古書對“仙”字的釋義:“仙者,遷也,遷入山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